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二国记同人)破枷之岚,天之苍苍(62)

作者: 佩刀 阅读记录

是半兽,又不是本国人,生温和被当成软弱可欺,乐于助人到成了冤大头,就连在学府中优秀的成绩也能被当做攻讦成死读书的书呆子、不通实务的理由,乐俊最初着实吃了许多亏。

虽然因为阳子的缘故,乐俊和延王延麒都有一定来往,但延王并不是那种会因为人而额外帮他一把的个,毕竟不靠自己走出来的话,延王不可能永远帮他收拾烂摊子,而延麒更是不会顾及这种官场往来,恐怕根本就没注意到当初的乐俊受过什么刁难。

后来乐俊也慢慢想明白了,既然有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也有让人民过得更好的祈愿,与其因为这些被打压,使得自己的才能只能在小小一里一族发挥,那还不如遵守规则往上爬,起码能够使得更多的人民受惠。

除非强悍到可以一人抵消一国规则的程度,否则再出众的才能也必须要有足够的舞台来发挥,只要自己的本心不动摇,不被周围的污浊所染就行了。

当年他可以带着一个素未谋面、又明显戒备他的阳子,离开他几乎从没出过三百里范围外的鹿北之里,一路行到雁国求学,这本就已经表现出了他的坚毅和决断。

即使是回国之后,不论是在家乡当个教书先生的沉寂,还是那当了九年承州侯的经历,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前任州侯涉及刺杀台甫而“畏罪自杀”,空降的半兽代州侯,效忠于前任州侯的钉子们,惶然的州府官员和人民,还有承州年复一年的蚀灾,最初修建通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经费,以及和当地富商、行商许多次的交涉,哪一样哪一样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如果将这位混迹两国官场,一次差点做了雁国地官长,一次州侯、官长通通做过的半兽,仅仅只当成一个格温和、乐于助人的冤大头青年,那么雁国那些被他硬生生比下去的官员们,以及巧国承州那些当年想闹事、结果看现在一片平稳的承州就知道了结局的钉子们一定会一脸血的。

做完这件事,虽然他心中仍旧是忧心,不过还是乖乖打包完行李,前往蓬山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题目原本是漫画《Bl-each每个人都搅基》的平子真子卷头题词,总觉得很适合塙麒的感觉。

AND,再度感谢irisnape的雷~乃给我投了好多个了,蹭

☆、64第二十章 这世上的一切,都是为了将你赶尽杀绝2

几天之后,乐俊还没从蓬山回来,延麒也还没到,塙麒就要独自面对一个让他无法面对的问题。

此时,他就坐在朝议的御座之上,听官府的内史官禀报着。

当时塙麒交给乐俊的可不止有前去蓬山迎还先塙王的事,还有另外两桩:拟定先塙王的谥号,以及准备国葬之仪。

蓬山此行与主持国葬非乐俊去不可,可是这拟定谥号和准备葬仪就不是非他不可了,甚至于他对于拟谥这件事还不太好插手,临走之前就把这事直接交给官府了。

一国之君崩御之后的谥号,可谓是臣子和人民对其执政时期所作所为的一个最终评价,是后世史官对这一位王的盖棺定论,结根的崩御本来就与塙麒有着不菲的关系,再由乐俊来评价,无论是塙麒还是乐俊本人都想避免这样的况。

然而这本就是官府的职责,所以塙麒给乐俊找了去蓬山这件差事也有让他避嫌的意味,这以往历来是由内史官草拟谥号,再由官长上报给假朝的执掌者的,如果假朝执掌者看先王顺眼,可能还会给个还行的谥号,反之就倒霉了,现在略过了官长上报那一项,也不算太过分。

问题就出在内史官拟定的这个谥号上。

“虚王……”塙麒重复了一遍刚刚内史官上报的谥号。

虚,就是无,意味着结根这位王什么都没有做,虽然没有做过坏事,但也没有为人民做过任何好事,有了跟没有一个样。

在所有谥号之中,大致会按照君王生前的功过,分为美谥、中谥和恶谥,“虚”这个字虽然算不上是对这位王持政予以否定批判的恶谥,但也好不到那儿去,这个字有时候还显得比那些有恶谥的王更毒。

好歹那些王虽然得到的是恶谥,但不管他们做对做错总是做了,你为王啥都没干,连王的本职都不作为,还想咋滴?

史官,这大概算是所有官员之中一个比较特异的群体,平时是没他们什么事的,然而有高位人物想要著事立传的时候,所有人才会看到他们的存在。

因为远离权力中心,而且通常需要他们的都是在自己亡后,由下任假朝执掌者下结论的,少有王会特意一直养着他们,也许是长久被视为透明人所形成的反逆心理,他们反而更重视自己的存在感,当真的有需要他们的时候,尽皆是一副“你终于也有一天要求到我头上了”的脸色。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史官们都是些格拧巴的人物,错王治世五十二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结果就得一“错”字为谥号,难道他生前的些微功绩就全看不到?前任泰王治世百余年,因为后期骄奢逸,就得一个“骄”字;还有前代景王舒觉崩御,还好因为景麒还没陨落,是个厚道的麒麟,最后倒得了个“予王”。

简单来说,就是有一份恶也夸到十分,不提王之功绩,喜欢言王之过错,这还不算,还要一脸“老子大义凛然不畏权贵忠言直谏,你们一个个只会阿谀谄媚歌功颂德,否定老子意见的通通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说得好听点是对错分明,其实说白了就是拼命找存在感,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而已。

当然这也是有每一国内史官的例行作风在,庆国、才国的内史官通常给历代王和大臣的评价都比较温和,雁国、戴国就要严苛一点了,至于巧国的内史官嘛,别国说起来就一个字:毒——这点单看前代错王的谥号就知道了。

面对这样一群人,通常王崩御后的假朝执政者都懒得看,也懒得跟他们扯皮,只要内史官不是太过分,恶谥就恶谥呗,反正又不是他自己的。

“是的,台甫大人,下官认为没有比这个字更适合先王的了。”内史官一片趾高气昂地说道。

塙麒心中就是一堵。

虽然不想看内史官这样的脸,但塙麒却无法批判他错了。

结根确实什么也没做,这是事实,除了登基大典之外,她甚至从没有一天坐在这个御座上过,平里总理国政的都是塙麒,再其次就是冢宰韦深知等人,从即位到崩御,她就没经手过任何一件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结根为什么如此?——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塙麒希望她如此而已,现在他不但害死了自己的王,就连后名也无法为她保存,累得她被冠上“虚王”这么一个谥号,塙麒心中自然更加难过。

也是憋屈。

塙麒是巧国宰辅,本来就不是名正言顺的王,如果还想学那些昏庸无道的王一样,那样根本不会有人理会他,所以他注定只能走能臣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