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崔大人驾到(514)

崔凝道,“好。这两年我太忙,也没空去观里,正好婚假有一个多月呢,到时候我带上五哥一起去。”

崔道郁忍不住道,“你新婚就不能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头?”

崔凝以为他担心魏家人会意见,“我新婚本就该拜祭师父,若是不趁着婚假去,就得等明年了,五哥家里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我好好说说,应是无妨。阿耶放心吧。”

说到拜祭,崔道郁一时无话说,但他也着实不能放心,哪有新婚燕尔满心惦记往外跑的新娘子啊!

崔道郁回到后院,又看小厮在抬箱子和家具,心口又是一堵。

这些是崔凝的嫁妆,明日得提前将大件家具等物送一部分去魏家,进行铺房。

凌氏正在屋里最后一次核对嫁妆。

崔道郁凑身边等了半晌,见她忙完便迫不及待道,“我看闺女半点没要出嫁的自觉,她这是成了亲能好生过日子的样子?”

自从崔凝和魏潜劝和了崔净两口子,凌氏就对他俩莫名的自信,“两个孩子都是明白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说不准五郎就爱这样式呢?你少跟着操心。”

不得不说,魏潜还真就与崔凝想到一块去了,当晚便使人稍信来问她要不要趁着婚假去道观,若是要去就先定日子,他好提前安排好。

崔凝立刻回了信,让他在回门之后随便挑一天。

次日一早,崔家的嫁妆便出门了,浩浩荡荡的长队,引得路人争相围观。

“真不愧是清河崔氏的嫡女,嫁妆真多!”

“可不是,听闻前头都快到魏家了,后头还没出大门呢!”

“那么些沉甸甸的箱子里不会都是金银财宝吧?!”

有人立刻鄙夷道,“什么金银财宝,那里头是书!你拿着钱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原来每隔一段中间都有抬篮,里面展示了之后箱子里放置的东西。

今日送妆主要是铺妆用的各种家具、被褥、喜果、书籍、一部分摆设,出嫁那日才是陪嫁的大头。

尽管崔凝继承了祖母的东西,但大多数东西都被当做压箱底,只会晒出来一部分,她明面上的嫁妆与崔净相差不大,只是因为祖母那一大批书才显得格外多。

书籍是被士族视为家族根基的东西,落魄士族即使吃不上饭也不会轻易变卖书籍,更何况这是江左小谢嫁妆里的孤本,十足的贵重。

不过,崔家人看着眼热归眼热,却并没有争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谢成玉在住进佛堂之前就将自己的产业分过一回了。

她与崔玄碧闹僵后就不再理家事,所有时间都用来经营自己的生意,早已不知道赚下多少产业。

当时拿出来的东西就已经是个很庞大的数字,所以其他人知道她把所有嫁妆都留给了崔凝之后,虽有人不平眼红,但并没有生出争抢的心思。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当年的嫁妆已经翻了很多倍,光是产业契书就有四十张之多。

凌氏拿不准这件事是不是婆母有心谋划过,不过她正好不想把东西拿出来扎别人的眼。

要知道这世间多少争执,都源于“不患寡而患不均”。

成亲的前两天晚上,凌氏过来与女儿同住,躺到被窝里之后,神神秘秘的掏出一卷春宵图。

她这厢还不知如何开口,崔凝看了图后,一脸疑惑,“咦?这不是双修吗?母亲拿这个作甚?”

凌氏惊道,“你看过?”

“是啊,我小时候在道观藏书阁晒书的时候,发现过一本双修术,里面有几张粗糙的双修图,二师兄不让我看。”崔凝摸着下巴回忆道,“后来这本书就不见了。”

一般小娘子到了一定年纪,见到心动的郎君,自然而然便知道羞答答了,崔凝这连双修图都看过,居然还一副“这玩意有什么奥秘”的好奇模样……

凌氏突然觉得任务艰巨。

之前在女婿面前丢过一次脸了,这一次说什么都要给女儿说明白,免得洞房闹笑话。于是凌氏事无巨细地给女儿开课,讲到最后,她一个连孩子都生过三个的中老年妇女都羞的不行。

看着女儿淡定无比,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凌氏心中犹疑,“你,听懂了吧?”

崔凝打了个哈欠,“懂了,母亲安心。”

安心?凌氏更悬心了!

哪有小娘子听懂这档子事,居然会是这个表情?

凌氏宁愿她没有懂,倘若懂了还是这反应……以后该不会对这方面毫不感兴趣吧?但是该讲不该讲的都讲的清清楚楚,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凌氏带着满心忧虑翻来覆去,到了成亲这日,眼下已经一片青黑。

亲迎这日,崔凝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慢悠悠的开始沐浴。

婚礼仪式在黄昏之时,时间尚早,青心青禄伺候崔凝换上崭新中衣,擦干头发,退到一侧,由两位妆娘开始梳妆。

崔凝的眉毛不是细细弯弯那种,现在都流行把眉剃掉,但妆娘并没有强行修改,只是刮掉杂毛,顺着眉型画了一双羽玉眉,眉毛上边缘平直,下边缘上扬,从眉峰向后拉长,看上去有一种清冷疏离感,却又在眼尾处扫了大片胭脂,犹如桃花花瓣晕开,将冷与艳结合的恰到好处。

梳头用了很长时间,两个妆娘一点一点将发髻盘起,中间还要垫上假髻,待差不多梳好,已申时中。

待妆发完成后,她暂时只穿上外衣,那些繁重的发冠和礼衣暂时还没有上身。

崔道郁、凌氏、道衍进来与她话别,殷殷嘱咐。

凌氏别开脸按掉眼角的湿意,待平复情绪,一转眼见丈夫哭的不能自已,泪水沾襟,胸口已然湿了一小片,女儿正笑嘻嘻的拍着他的后背安慰。

在一旁原想劝着点新娘子不要哭花妆容的妆娘一时语塞,就……没见过这种。

崔净抱着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进来,他一见到崔凝便叫,“姨姨。”

“珺珺。”崔凝惊讶极了,握住他肉肉的小手,“他没见过我,怎会认出我是谁?”

崔净半个月前才到洛阳,小孩子长途跋涉过于辛苦,便在家休息不曾带出来见人,直到今日崔凝才是第一次见到。

崔净哭笑不得,“这臭小子,也不知道随了谁,见到美人就会喊姨姨。”

小孩乐的眯起眼睛,“香香。”

童言稚语引得众人发笑,崔道郁趁人不注意悄悄抹干眼泪。

“郎君,娘子,前头来亲迎了。”有女使跑来通报。

“我们先出去了,快继续装扮吧。”凌氏道。

妆娘手脚麻利的给崔凝戴上钗冠,在唇两侧点上妆靥,补了点唇。

侍女执礼衣替她换上。

这两年崔凝长高了很多,却没有长多少肉,所以她的钗钿礼衣进行了一些细节调整,使得一层层宽大的礼衣叠加穿在纤细的身上,庄重之余还显出几分飘逸。

二门外,崔况正带着一群崔氏族兄手拿棍棒准备拦门。

这是婚礼习俗,意为挽留新娘,阻止新郎把人抢走。虽然只是一个形式,并不会真弄成械斗,把人打伤,但魏潜免不了要挨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