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崔大人驾到(320)

谢飏喉咙里意味不明的轻“呵”了一声。

崔凝扬了扬手,青心连忙把食盒提进屋里去。

“表哥。”崔凝没有进屋,隔了窗子站在廊下,想着寒暄两句,“你没有大碍吧?”

谢飏不用想便知道她的来意,亦不打算费神,直截了当的道,“昨日绑你的是谢家二房夫人。她这么做是为了整治我,说起来……咳,咳,你是受我牵连才遭此无妄之灾。”

他嘴角溢出点点血迹,抬手用拇指在嘴边抹了一下,猩红的血反而顺着嘴角拉出长长一条,在惨白的脸上显得触目惊心。

崔凝顿了一下,掏出帕子递了过去。

谢飏倒是没有客气,接过来垂眸将嘴角擦拭干净,眼见素白的帕子上染了血,他便没有还回来,只道,“你若恨,只管报复,不论是我还是谢家。”

她因谢飏遭受无妄之灾,谢飏却也没有趁人之危,崔凝谈不上感激,也不至于迁怒。更何况,崔凝没有想过更深层的原因,只觉得谢飏本来也是受害者,还平白遭了一顿罚,简直不能更冤。

“祖父已经做了决定,我没打算再追究。”崔凝见他如此虚弱,便知晓青心并没有夸大,“我只是不想糊里糊涂罢了。你……好生休息吧,我先回去了。”

若是平常,崔凝自当大大方方的关怀他,可经历了昨晚事情,她心里总是有那么点不得劲,只得随口敷衍一句便匆匆离开。

谢飏抬眼,看着她的裙角消失在二门处,又低头咳了一阵。

崔凝给的帕子上已染了一片血,谢飏看了一眼,随手丢到桌上。

雪越下越大,密密压压倾泻而下,冷彻骨髓。

魏家。

魏祭酒处理完公务,刚从书房出来,便见小厮在门口着急打转。

“郎君!”小厮一见他,便如见了救星一般,“夫人说五郎打从外边回来便去祠堂跪着了,风雪这般大,若是坏了身子可怎么好!”

魏祭酒皱眉。

他这个儿子早慧,自幼便极有主见,且严于律己,从不需要旁人约束管教,所以一直以来他对魏潜的教育都是以引导为主。

魏潜偶尔也会去自行去祠堂思过,但这二十余年,也只曾彻夜跪过一回。

那时魏潜尚且年幼,经历了一场剧变,一夕之间从天真活泼变得老成持重。

魏祭酒想到此,心中亦忍不住担忧,遂不曾与小厮多言,匆忙赶往祠堂。

祠堂中灯火如豆,风穿堂而入,灯火明灭,投在墙壁上的身影始终笔直。

魏祭酒一进门,身上的暖和气便被吹散了一半。他解开大氅,披到魏潜身上,一言不发的在旁边跪到旁边的蒲团上。

魏潜皱眉看向他,“父亲这是做什么?”

“子不教父之过,你若是做了错事,也是我这个父亲教导无方。”魏祭酒睨了他一眼,见他一脸的不赞同,不咸不淡的道,“怎么,难道你是打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我在想事情罢了。”魏潜把大氅取下来,打算给魏祭酒披回去,“您早些回去休息吧。”

魏祭酒不悦道,“穿着吧,若跪出病来,回头你母亲计较起来,我怕是又要吃顿排揎。”

魏潜固执的给他披上,“身为人子,在列祖列宗眼皮底下叫父亲挨冻,父亲这是陷我于不孝。”

话说到这份上,魏祭酒倒是没有再拒绝,却也没有离开,而是拢了拢衣襟顺势继续跪着。

隔了须臾,魏潜忍不住叹了口气,无奈道,“儿子只是一时有些迷茫,父亲不必忧心。”

“迷茫?”魏祭酒头一次从魏潜口中听见这个词,一时竟是觉着有些新鲜。他虽一直以来专注于译注撰文,但从来不是个只醉心书卷的呆子,稍一联想便知晓了缘由,“因为崔二娘子的事?”

崔魏两家结亲,崔玄碧不可能把那么大的事情瞒着,因此关于崔凝的身世,魏祭酒是知情的,只是所知不如魏潜这般详细。

“初接触这桩案子,我心无旁骛,一心想要查出真相,后来从崔尚书那里得知幕后凶手极有可能是陛下,我虽未放弃,但心中迟疑了。”魏潜眼中满是迷茫,“我一直以为这世上没有任何事情能阻碍我探寻真相,只是没料想,我并非不畏强权,只是那些人的权利还不够大而已。”

魏祭酒侧目,见微弱的光线勾勒出那张与自己有六七分相似的面容,此情此景不由令他想起自己年轻之时也曾有过的那些迷茫困惑,一时间心绪复杂。

“我一直在想,假如凶手真是陛下,我究竟会如何选择。”魏潜转眼看向魏祭酒,“父亲会怎么做?”

“确实难以抉择。”魏祭酒叹气,“我魏家儿郎皆要做直臣,可人心都是肉长的,总有舍不下的时候。”

直臣又岂是那么好做的?魏祭酒知晓魏潜绝不会贪生怕死,然而魏家上下老少都是人命啊!

魏潜一时不语。

之前,他也憎恨自己的畏惧退缩,但是方才跪在这一尊尊牌位之前,他才忽然意识到,在这件事情上,他固然对自己失望,却并非因此迷茫。

魏潜仰头,目光落到写着魏徵的牌位上,不知是在问先祖,还是在问父亲,“如今佛道盛行,举国上下多有信奉,佛说众生平等,可是众生当真平等吗?皇权之下,民有三六九等,这世上的一切的正义皆是建立在这规则之下。既然这世间本就没有公正可言,那我所做的一切,还有意义吗?”

倘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众生平等,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公正。

魏祭酒闻言不由震惊,他顺着魏潜的目光看过去,心中迟疑,即便是被誉为明镜的魏徵,恐怕也从来没有想过以一己之力挑战君权至上的观念吧。

魏祭酒沉默片刻,缓缓道,“当年你被掳走,你母亲几欲崩溃,此后许多年她都不能走出阴影。我还记得,你回来之后也曾来这里跪了一晚。”

魏潜垂眸静听。

“那天,也是你跪在那边,我跪在这边。还记得,你当时掷地有声的发下宏愿。”

愿以律法为刃,锋芒之下,再无冤情;愿以此身为刃,剑锋所指,恶将不存!

“言犹在耳。”魏祭酒笑道,“我便想,哪怕这辈子毫无建树,也不枉人世走一遭,因为我此生最引以为傲之事便是有你这样一个儿子。”

第308章 长安令

魏潜怔住。

魏祭酒拍拍他的肩膀,“人生一世,总有些事难为,有些意难平,倒也不必事事苛求。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魏潜的初心绝非是颠覆这个世界。

如今天下安宁,魏潜不会为了追求渺茫的众生平等而去毁掉百姓安居乐业,这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对于大多数争权的人来说,正义不过是好听的借口,而于魏潜来说,权不在重,够用就行。

可是究竟坐到什么位置上,手中的权利才算够用?

若哪天冤情背后元凶真是圣上,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不够。所以正如父亲所说,人活一世,总有些事情力不能及,总有些事情,教人意难平,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