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同人之瑾言(3)+番外

雨村仍是讶异,面上已是缓和许多,拱手道:“二姑娘但说无妨。”瑾言便细细的将甄英莲的事情说与他听,言罢,只道是曾有高僧批命,与此女有缘,须得救她一救,而对贾雨村和甄家的关系只作不知。贾雨村自是满口答应,心中纳罕不提。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设定贾敏死时,黛玉是9岁,瑾言7岁。网络上普遍得到认可的是黛玉7岁末离家,8岁初进的贾府。

因为要给两人设定管家的经历,所以我擅自加了一岁。

☆、第二章

都中,贾府。

鸳鸯服侍了老太太歇午,想起贾母近日因天气渐热略觉倦怠,无甚么胃口,便想着亲自到厨下瞧瞧,吩咐几个开胃脆口的小菜佐餐。待事毕,回至贾母上房,未及走近穿山游廊,却听见那头有人说话。鸳鸯素习谨慎,放轻了脚步,停在山墙外,只听得那头似是两个人说话。

其中之一道:“姑太太未出阁时便是最得老太太宠的,比之如今的宝玉也不差什么,你当初也一同在这服侍的,这有什么不知道的。如今姑太太去了,只留下两位表姑娘,老太太可不惦念着,倒是不知这两位是如何,这趟你也同去了,倒是同我说一说。”另一个接口道:“这你竟是猜不到呢。那两位样貌就不说了,你就想着咱们姑太太未出阁时的模样就是了,可那待人行事,真真是一丝也不错的,我瞧着,竟是我们府里几位姑娘也比不得呢。”

鸳鸯原是欲走的,听到这里,又忍不住停下脚步。方才不得细听,她也只隐约听得一个是此次派去江南林府的周婆子,另一个也是贾母上房处伺候的。

只听那不知名姓的婆子讶道:“老姐姐这是哄我呢。咱们家几个姑娘俱是老太太教养出的,哪里再找更好的去。”

周婆子笑道:“我哄你做什么。你没瞧见,先头打发人去,回来只说姑太太的白事是两位表姑娘操持的,我还当笑话听,只心说两个小姑娘能当什么事,我们府里一般大的小爷姑娘们,哪个不是只知道读书玩耍的。可这回,我可瞧得分明,那姑老爷竟是不管事的,那府里姑太太去了,府中事务全是两位姑娘理着,日日竟也照常读书,家中姨娘和下人没有不服管教的,事事妥帖,当真是比大人还强。难得的是待人也和气宽厚,规矩体统都是好的,只怕再过几年,比那位还强呢……”忽听院里有脚步声传来,两人忙止了话头,径自去了。待两人去的远了,鸳鸯才从山墙后绕出来,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这维扬林府,自瑾言那日同贾雨村说起寻英莲及封氏夫人之事,不几日,贾雨村便动身进了京。此后不过数月,果然传出贾雨村补了金陵应天府的缺,已是离京赴任去了。

这日,天气晴暖。瑾言放下手中信笺,微微含笑:香菱的命运已是改变,贾雨村先一步寻到了那拐子,救了英莲,又去信与封氏,如今封氏居于府中,英莲正在来的路上。

不过,虽说不再有两家相抢英莲的事情发生,那薛蟠却仍是闹出了人命——原来那薛蟠竟是个男女不忌的,那日不知如何,却是遇上了原著中先买下香菱的冯渊公子,他见那冯渊生的好风流人品,便忍不住起了心。可那冯公子虽说素来是好男风的,却也是乡绅之子,自来无人敢轻慢的,哪里想得遇上了这呆霸王,气急反抗之下,竟是自绝身亡。

瑾言想起来就忍不住笑,虽说那冯渊兜兜转转还是与薛蟠纠结了一番,死于非命,但这人于书中着墨不多,瑾言没什么印象,于她也无甚干系。倒是薛蟠,□良家男子未遂,反逼得人自尽,这罪虽说没有原著中的重,但名声却毁净了。也不知这回罪轻了些,薛宝钗可还能入宫,若不能,倒是白费了瑾言这许多功夫。

未过几日,英莲也到了林府,与封氏相见,母女俩抱头痛哭,自是对瑾言感激不尽。后来也无甚大事,只是英莲一心报恩,只求服侍瑾言身侧,瑾言再三推辞不果,想想也罢,便让英莲做了一等大丫鬟,只不曾签得卖身契,月例一并供给。而封氏,瑾言与黛玉商议后,订于她一等仆妇例,也使她领了几样府中差使,免得她还要接绣活养家。 

这封氏原也是乡绅夫人,大家规矩虽不太懂,但内宅事务也是通的,自家道中落后便寄居娘家,只为人绣花以补贴家用,日子十分拮据。及至瑾言将她接来,又令得她得以与女儿团聚,更加之林府中日子比从前不知好过多少,对瑾言也是十分感念。在瑾言与黛玉上京的日子里,林府中庶务倒是多亏她打点,此是后话。

作者有话要说:看来看去,薛蟠和冯渊倒是有些虐恋情深的模样,不知道有没有人写他们的耽美~

林姐姐和林妹妹进贾府要好好写。。。

☆、第三章

话说瑾言推迟了上京时间,又救了英莲母女,只觉心事放下大半。林府人口简单,每日也并无甚事务,因此姐妹俩每日里也只略理一理,黛玉仍是照常读书绣花,瑾言素来是厌恶绣花等精细活计的,贾敏在世时也是拿她无法,而林如海因着瑾言小时候的一段缘故,只令她习武强身健体,别的倒也无所谓。如此安逸日子,又是过了许久。

这日,瑾言照常往议事厅去。未至厅内,便瞧见外头守了一圈的丫鬟婆子,再上前,便有黛玉身边的墨兰打了帘子,欠身道:“二姑娘来了,大姑娘已在里头了。”瑾言含笑点了点头,进了厅内。厅内只得黛玉一人,低着头看账本,见瑾言来了,便起身拉她坐下。

两人只说些家务琐事。不一会儿,就有家中管事媳妇来回说,贾家派的人到了。黛玉赶紧吩咐将人带进来,又着人去安排来人的食宿等事,一番忙乱不提。

直至天黑,两人至林如海处用了晚饭,后又一同去了黛玉的院子,两人只说些闲话。

瑾言斟酌再三,还是同黛玉说起了先派人往京中贾府去打点事宜的想法。黛玉略想了想,蹙眉道:“这会不会过于麻烦了?虽说是外祖家,可终究是去人家家中做客的。”

瑾言微笑道:“正是做客呢,才要如此。你今儿也听那几个婆子说了,二舅母的妹妹薛夫人一家可也是同住外祖家的。”

黛玉淡淡道:“横竖与我们无干。”瑾言叹了口气道:“姐姐你总是不愿多想些。二舅舅家有个表哥唤宝玉的,你也是知道的。母亲还在的时候,也曾隐约露出外祖母有与我们家亲上加亲的念头。”见黛玉仍是不甚明白,又叹了口气接着说:“外祖母虽有此心,但父亲确是没这个意思的,这也就罢了。可虽如此,外祖母只怕仍是有这想头的,母亲丧事一过便巴巴地打发了人来接,连我们俱是孝中也顾不得,你道这是为什么。但约莫二舅母是不乐意的,想来她属意的是她外甥女薛家的宝姑娘的。那薛家怕也是同意的,要不怎么弃了自家的宅子不住,巴巴的上门往亲戚家住去,还一住就是这么久。我们此次前去,虽说与那表哥无干,但别人却不这么想。母亲未出阁时又与二舅母不甚和睦的,若我们不将气势做足些,只怕在贾府的日子不好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