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方不败同人)日出东方之一笑倾城(71)+番外

又过了片刻,狱卒来收碗筷,言语中多有欣喜之意。一小队人停在牢房门口,两个押一个,将把汉那吉一行全都押出了牢房。东方不败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等狱卒一走,就迅速出了牢房,到法场边上静静等候。

那法场本是一片肃杀,此时两边却挂起几块红绸,又扯开了一道横幅,写了“杀夷大会”四个大字,竟平添了几分喜庆。城中百姓听说是要杀俺答的孙子,一个个喜笑颜开,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把法场围住了。有几个还买来了烟花爆竹,只等把汉那吉人头落地,就要放鞭炮庆祝。

过了片刻把汉那吉一行被押上法场。人群中登时一阵嗡嗡作响。只见九男三女一字排开,脑袋后面插了标靶,上书一个斩字,垂头丧气,面色如土。一排刀斧手走到把汉那吉一行人身后,手握钢刀,好不吓人。不一会儿监斩官上监斩台,来的不是文官却是个长相颇为威武的武将。下令验明正身,把犯人的名字一个个用朱砂笔圈了。

东方不败见不能再等,从袖子里取出十二枚银针,等监斩官一说斩字,刀斧手刚刚举起钢刀,就手掌一扬将银针一齐钉入刀斧手的穴位。

台下百姓等了片刻,见刀斧手高举钢刀却不往下砍,不由议论纷纷。又过一会儿,就连监斩官也看出不对,让人下去查看。查看之人见那些刀斧手一个个手不能动口不能言,想来想去也想不通理由,只好回禀说是十二个刀斧手一齐中邪。

监斩官不由大怒,下令再换十二个刀斧手上来。岂料那新上来的十二条大汉也是刚一举钢刀就顿住不动。监斩官气得胡子翘起,亲自拿了一把大砍刀在把汉那吉身后比划。才一举起,心口微微一麻,登时不能动弹。

如此一来连监斩官都中了邪,法场内外众人不由呆住,不知道要如何是好。东方不败心道,只要等过了时辰,今日就斩不成了,贺栖城无论如何都能赶上。他一摸衣袖,还有数十枚银针,登时放下心来。他见台上又是掐人中,又是泼凉水,心中不由暗暗好笑。

过了片刻,只听人群中有一人喊道,“上去杀了这个番贼!”东方不败闻言不禁微微蹙眉。他用银针装神弄鬼,目的只是拖延时间。若是台下百姓被鼓动着冲上去,任凭他武功再高也保不住把汉那吉身边所有人的性命。他见人群中喊声越来越多,拦在法场外围的兵卒已经渐渐不支,心中不由一冷。暗道,如今只好用雷霆手段杀掉领头的几个,震慑众人了。掌心凝起三分内劲,就要跃出人群。

正这时,却听一队人快马来到。东方不败一抬头,在人群中见到贺栖城,登时喜上眉梢。贺栖城也正好在用目光搜索东方不败的所在,见了他平安无事,不由露出笑容。

法场外百姓看见当先之人,不由闪开一条道路。只见那人背后背一把阔剑,蓄了一把短须,不是总督王崇古又能是谁?王崇古在大同城中极具威名。他足智多谋,赏罚分明,从边关百姓到士卒将领无不对他敬佩有加。

王崇古走到法场中,扫一眼台上的情形,冷哼一声道:“胡闹!此人杀不得!大家散了罢!”

若是旁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此说,周围百姓定要不服,冲上去跟他理论。无奈说话的人却是在鞑靼铁蹄之下救了他们多次的王崇古,大同城中军民全都对王崇古敬若神明,当即没有一人敢出言反对,一个个默默散去了。

贺栖城与东方不败见状,不由相视一笑,都知道把汉那吉的命算是保住了。

第49回

王崇古一面吩咐将把汉那吉一行人妥善安排在自己营中,一面命人拆法场,将属下将领训斥一番,又依照东方不败抓住的鞑靼探子首领的口供,将几个和鞑靼人私通的官员拘禁起来,桩桩件件做得滴水不漏,让贺栖城看了好生佩服。

等一切安排妥当,王崇古才换了便服与贺栖城和东方不败相见。他统领边关军政要务,见识眼力着实不凡。见东方不败神气内敛,两边太阳穴也不似寻常内家高手一般往外突出,外表丝毫看不出武功深浅,只是身上自有一股凛然威势,便是在一般猛将身上也极少看到。王崇古知道今日是遇上了高人,连忙询问起东方不败的姓名。

东方不败淡淡一笑,说了“东方不败”四个字。不要说王崇古听后一脸惊讶,连贺栖城闻言也不由微微一怔。贺栖城转念一想,明白东方不败此时怕是已经武功尽复,不再惧怕任我行前来寻仇,所以才会对王崇古坦言身份,心中不由暗暗替他高兴。

王崇古听说眼前之人竟是闻名天下的东方不败,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用江湖上的礼数又对东方不败施了一礼,绝口不提日月神教易主之事,只一个劲夸赞东方不败的武功。东方不败见这个总督倒也有趣,明明是文人出身偏偏背了把阔剑在背后,对江湖上的切口手势竟也知晓一二。不由略微放下对朝廷官员的成见,对王崇古拱了拱手。

王崇古想了想,道:“此番我去宣化巡查,本是几个月前就定下的。不想却正好碰上把汉那吉来降,险些坏了大事。幸好有两位义士出手,不但保住了大明和鞑靼议和的筹码,还替我把埋伏在大同城中多年的细作全都指证了出来,我在这里以茶代酒,敬两位一杯!”说罢举起茶碗对贺栖城和东方不败点了点头。

贺栖城见王崇古营中待客之道大大不同于寻常官员,也不分宾主,一齐围坐在一张八仙桌旁,桌上放一大壶凉茶,一叠瓷碗,一盘花生米。有客人来就取过一个瓷碗给客人喝茶。那瓷碗比寻常饭碗还大一圈,哪里像是一地总督所用,倒有点像是酒楼客栈门口免费提供路人喝伙茶用的茶碗。他见王崇古敬茶,连忙客套一句,又为自己和东方不败倒了一满碗茶,三人碰碗,一饮而尽。

一旁一个小个子亲兵见状,忍不住小声道:“我家大人是出了名的‘一杯倒,茶桶子’,所以每次都要人家陪他牛饮。”

王崇古把脸一板道:“胡说!营中喝酒容易误事,所以我才喝茶!”说罢丢了一颗花生米到嘴里,嚼了几下咽下,又道:“两位不要见怪,这几个小娃子都被我惯坏了。不过他也没说错。想当初,我在会试发榜后多饮了几杯,到殿试之时都险些没醒过来,哈哈哈哈……”

东方不败见那亲兵不过十多岁的年纪,长得又瘦又小,着实不像是能胜任护卫之职。他听说过军营中常有将官带年纪小的兵卒在身边取乐,不由一眯眼睛,浅笑道:“王大人这位亲兵年纪倒小。”

王崇古刚要开口解释,那亲兵却像是听过差不多的言辞,登时红了张脸气咻咻道:“我们几个都是军中遗孤,我家大人怕我们无人抚育流离失所,才会将我们带在身边!”

东方不败见他一脸又羞又气的表情,知道他所言不假,微微一笑道:“我刚想说,年纪这般小,倒是练甚么功夫都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