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873)+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交趾国不得不派出大批军队北上,一方面抵御宋朝官军的州城的进攻,一方面四处堵击溪峒军的劫掠渗透。交趾从八月起就在大量征军,临时征集起了二十多万军队,这样大的征军量,已经是倾举国之力,对其国力的消耗是致命的。

从八月到十一月中旬,交趾国已经陆续向北面派出了十五万军队。

但是,在正面战场上,交趾军完全挡不住大宋官军的攻势。

宋军的新式武器给交趾军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他们的城墙无法承住宋军火炮的轰击,他们的刀枪弓箭也无法抵抗宋军的枪弹,以前是战争利器的战象也在大炮轰鸣下惊得四窜,反倒成了践踏自己人的凶器,就算往前冲,战象的皮粗肉厚也同样在宋军枪弹面前被穿透而入。

在侧面战场上,交趾军也是焦头烂额,陷入疲劳的奔波中,收效却微。

三十五峒蛮部采用的是趁虚而入、敌来则退的战术,绝不与交趾军的主力硬拼。一旦交趾大军出现,就立刻撒丫子回撤。交趾军最初还紧追不舍,想全部歼灭劫掠的峒部,谁知追着追着就落入了宋军埋伏的陷阱中,被早已守候在那的国防军某部套了口袋,死伤惨重。如是几番后,交趾军便有了阴影,对撤退的峒部再不敢紧咬不放,而是追一阵就了事。这对三十五峒部的威慑当然不大,峒部的气焰便越来越嚣张。而在深入交趾境内后,有几个峒部被交趾军狠狠地打了埋伏,吃了不小的亏,但多数峒部的扫荡都是成功的。这使溪峒进军的士气一直都高涨不落。

卫希颜以溪峒为辅的战略,就不是让峒军与交趾主力正面厮杀——如果真要他们正面作战,肯定不会允许溪峒如一盘散沙出击,必得整合起来作战。如今让溪峒各自独立为战,那就是以国防军为作战的主力,而一众峒部,则是劫掠地方。

看起来溪峒占了大便宜,但世上没有白得的便宜。这样一来,交趾人仇恨的主要对象不会是正面战场作战的大宋官军,而是烧杀抢掠的左右江溪峒。峒部得了打下来的交趾土地,但之后统治起来麻烦就大了——深怀仇恨的交趾人能顺服地当奴隶吗?肯定不会!最后,不是交趾人起兵反抗灭了峒部,就是峒部镇压将交趾人杀光。而峒部要统治这些地方,就得经过与这些交趾“奴隶”的厮杀,狠斗下来,很难有哪个峒部坐大。这实际上是毁掉了今后几十年内,任何溪峒想借着交趾这块土地兴起的可能。而交趾的反抗力量也会在与峒部的斗争中消磨殆尽。

这是个一石二鸟之计。

正因背后有这样深刻的利益在,政事堂才同意了卫希颜的策议,将打下来的交趾土地分给这些溪峒蛮人。毕竟以后要拿回来容易得很,而且有了蛮部的“大棒”在前,朝廷的礼义教化就是“甜枣”,华夏文明的植入也会减小难度。

对于被利用的左右江溪峒,卫希颜虽然没有宋人常有的“蛮夷”偏见,但是利用起来也是毫不心软的。这时候的少数民族,很多都桀骜不驯,尤以荆湖峒和广西峒为最,一旦壮大就有作乱的野心,后世的少数民族优待政策用到这些峒部身上就是喂白眼狼——卫希颜认为,必须先打服了再顺毛,谈待遇。再者,这些溪峒如何行事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安南行营并没有教唆他们劫掠。若是行事有节制,或有远见的溪峒,就不会在交趾做得太过分——日后能兴起的,必是这类溪峒,肯定不会多。而这样的溪峒,才值得给予国民族优待。

这些目的大多被隐藏在暗底下,不为人所知。陈如瑛在任职安南行营机宜文字的那些日子里——尽管她当时只是桂州武安军的一名统制,却是以卫希颜学生的身份,被点名授任此职——比起行营的其他官员,她对卫希颜的想法了解得更深入,当然也有卫希颜有心教导的原因。

而对溪峒的利用和目的显然是不能见诸笔端的,至少不能出现在她正在书写的、将作为同窗兼友人撰写帝国.军事史的参考纪要中。

“不是所有真相都能见诸于历史。”陈如瑛想起她另外一位同窗——现任大理寺评事谢敏娴的话,不由自嘲地想:“谢敏之当真是学律法的,理智得发指,偏偏说的话该死的有道理。”

她腹诽了同窗一句,抬眼参考案头的私人札记,又照着节录下去:

“十一月二十五日,西路国防第七军破定州城。”

“十一月二十七日,东路国防第九军破化州城。”

交趾军面对国防军的进攻比起宣和靖康年间面对金军侵略的河北禁军还不如。陈如瑛记得卫希颜曾轻蔑评道:“除了神宗时打过侵宋之战外,其后六七十年无战事,朝廷不修军事,军中上层只知欺压下层,贪污克扣军饷,下层兵士只图混日子——这样的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

而如今的大宋国防军,却是综合实力比女真铁骑更强大的军队,也无怪乎交趾军望风披靡,闻风而遁了。

“十二月十六日,福安城交趾军弃城逃,第七军进占福安州。”

“十二月十七日,北宁城交趾军弃城逃,第九军进占北宁州。”

大宋军队势如破竹,一路直下,都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十二月二十日,第七军抵富良江(红河)。二十一日,第九军抵达。两军会师于富良江北岸。”

富良江是交趾第一大江,从大理国流入交趾,经升龙府,往东流入南海。升龙府的城池就建在富良江以南。跨过富良江,即兵临交趾都城之下。

此时,交趾只能从富良江以南征军,而指望江北的援军可能性太小——所有县乡都被邕州三十五峒扫荡,没被国防军攻占的那些州城、要寨失去了周围乡户的支撑,任何一座城寨都不可能征起兵来,而稀薄的守军无法给南下的国防军造成威胁,还要唯恐被溪峒蛮军联合攻打,一句话:只能自保。

交趾京城内一片人心惶惶。

只有一条并不算十分宽阔的富良江,而且是在十二月的枯水时节,如何挡得住从北面涌来的宋军?

交趾水师几十艘战船在江面上来回巡弋,却给不了城内军民一分信心。

从北面逃过来的交趾溃军和百姓都往富良江涌来,交趾战船只来得及将最后逃过来的逃军和权势户接到南岸,那些无权无势又无买路钱的百姓只能被留在江北绝望地哭嚎。已经没力气逃的人索性停着不动做了宋军的俘虏——比起烧杀抢掠的溪峒蛮军,纪律严明、不杀平民的大宋官军给交趾百姓的印象要好得多,做官军的俘虏总比蛮军掳去强。

交趾朝廷已经征集了升龙府以南能够征集的兵员勤王京城,只留了二三万军队防御南部与占城国、西部与南掌国(老挝)交界的边境,此时京城的兵力满打满算只有七八万。

交趾一国的总人口,除去羁縻部族外,约在一百三十万左右,富良江以北的全部人口不超过五十万,则南面诸州的人口在八十万左右,这是男女总数。枢密院军情司根据谍作得到的交趾户部丁册复本进行过统计,交趾上税总户数约十五万——只有适龄男丁才上税,以一户三男丁来算,总丁口在四十五万上下,再计入不上册的隐户,大约还能增加七八万男丁。以全国不到六十万的丁口,富良江南面占了三十七八万,其中可征集为军的最多只占一半。之前陆续派到江北增援的兵员有十五万人,逃回来的有三成,加上京城的三万正规军,不超过八万。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