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872)+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卫希颜说:“以前,溪峒深受交趾欺压;今后大宋峒民不受任何外族欺压——任何欺压大宋子民的外族,必将为大宋军队讨伐!”

峒军沉默。

峒首当先呼喝:“大宋万岁,万岁,万岁!”

峒军反应过来也跟着呼喝起来。

不论这呼声中有几分真心诚意,也不论有没有人相信卫希颜这个承诺,但是,这句话已经记入了峒人的心中,只待时间的检验。

***

十月下旬,进军令下达前夕,卫希颜再次视军,作誓师动员。

左右江各部峒军在各自营盘里站军姿,等待卫国师视军,便听得官军营盘中传出阵阵齐吼声:

“为国家而战!”

“为荣誉而战!”

“为责任而战!”

“勇往直前,前进,前进,前进!”

“大宋万岁,万岁!华夏万岁,万岁!”

三十五部溪峒都被这排山倒海的气势感染了,只觉胸膛里的热血涌动,情不自禁跟着吼了起来:“勇往直前,前进,前进,前进!”“大宋万岁,万岁!华夏万岁,万岁!”即使他们心中对“大宋,华夏”并没有多少归属感,即使他们并没有深刻理解官军吼的“国家,荣誉,责任”到底是什么,但是这六个字已经不知不觉间记入了他们心中,或许在某一天,他们中的某些人也会将之奉为信仰坚定不移。

便又听得官军营地内,卫国师清晰的声音传入每人耳中:“除夕之日,与诸君痛饮升龙府!”

顷刻,官军爆发出吼声:“除夕之日,与国师痛饮升龙府!”

这山呼海啸般的声音,直听得三十五峒人人心旌摇荡,那种摧山破城的气势,让人不由得跟着信心满怀,仿佛攻破交趾国都,只不过是挥手之间的事。

好一个气势如虹!

好一个必胜信念!

此时此刻,受此种气氛感染,没有人怀疑两个月攻下交趾都城不能实现,包括三十五溪峒在内,都不由得跟着官军呼喝起来:

“除夕之日,与国师痛饮升龙府!”

“除夕之日,痛饮升龙府!”

作者有话要说:接着上一章的内容。

☆、南域之章(二)

“十月二十六日,讨伐大军誓师南下,卫帅先后至同登、巴外,与众军约,除夕之日,与诸君同饮升龙府。”

狼毫在澄泥砚里蘸了蘸墨,继续书写下去,

“讨伐大军分东西两路南下。东路帅吴玠,率国防第九军第一、第二精兵师,计八千七百余兵员,自巴外城南下,一千攻打扣马城,主力则攻谅州城。”

狼毫写到这里顿了顿,另起一行书写作为笔注,“扣马城位于谅州城东北,距谅州城十五里,与西北的巴外城同为谅山北脉的关隘,分东西拱卫谅州。”攻打谅州城必须拔掉东南侧翼的扣马城,以保国防军攻打谅州城的后路安全。

此前,在宋军驻营巴外城和同登城的九、十月间,谅州的交趾军曾经发动了两次进攻,但被宋军的枪炮打怕了,只龟缩防守不敢再度进攻。

写完备注,狼毫又提了一行,书写进军纪要:

“西路帅吴安国,率国防第七军第一、第二精兵师,约九千八百兵员,自同登城南下,从西北面攻打谅州城。”

“东路以刘彦适(广西经略使、安南行营招讨副使)统辖十六溪峒,计四万峒军,攻打谅州以东羁縻部族及县乡。西路以向子韶(广西路经略副使、安南行营副招讨使)统辖十九溪峒,计五万峒军,攻打谅州以西羁縻部族及县乡。”

交趾与宋朝一样,在边境有羁縻族——以往交趾军侵犯广西时,这些交趾羁縻族也是帮凶,没少欺压邕州的溪峒,峒人对包括交趾羁縻族在内的交趾人早就积恨在心,一旦报复起来格外狠厉;而且打下的地盘,抢到的财货人口都是自己的,各溪峒都是刀枪霍霍,十分积极。

伏首疾书的人对卫希颜的溪峒策略十分佩服,在后面笔注道:

“大宋与交趾的国界,绵延达千里,山峦起伏,道径多以百千计。然帝国官军进伐,能选的道路仅二三条而已,自巴外城、同登城入谅州之官道即是必经的大路。故交趾防备我官军进攻,只须防备此二三主道即可;但邕州峒部不同……,故攻打交趾,当以溪峒为辅。”

邕州接邻交趾的边境地区北面为右江道溪峒,南面为左江道溪峒,这些溪峒最熟悉交趾边境地理,又习惯了山居,再崎岖的小道也能健步如飞,可以选择的行军道路就比官军多得多,交趾人防不胜防。而且,左右江溪峒为了尽可能多的掠夺到交趾国的人口财货,打交趾不会集中在几条主干线上——随着大军的向南推移,这些峒部必定逐步分散开去,在进军路上,形成一个宽阔的攻击面,扫荡交趾国的县乡村庄。一旦千里国境线上处处烽烟,交趾便得四处围堵,而峒部凭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游掠战术,交趾军哪边都别想堵住,只能不断征发军队。如此,峒部就替国防军牵制了交趾的兵力。而随着交趾后方的军队陆续征发出去,消耗的是交趾国的兵员,相应的征调到升龙府的兵员就减少了。

陈如瑛写完这段笔注,又回到行军进程上:

“十月二十七日,国防军四师合围,破谅州城。十一月初一日,自谅州仍分两路南下。”

谅州南距交趾都城升龙府(今越南河内)不到三百里,与升龙府以延绵百里的谅山山脉为隔。在谅山以北,是层峦起伏、丛林密布的越北山地;在谅山以南,则是北部平原。因此,谅山是升龙府的屏障门户。国防军拿下谅山最重的军镇谅州,往南就是一马平川,直取升龙府。

“十一月十五日,西路国防第七军破原州城。”

“十一月十七日,东路国防第九军破北江州城。”

溪峒三十五部军则在国防军后路,分开攻掠州城之下的县乡村,所经之地,几乎鸡犬不留。刘彦适和向子韶这两位招讨副使名义上统辖峒军,但实际上只是协调峒军与官军的行军配合,其他则完全不管,对其大肆劫掠的行为只当不知。

在宋神宗熙宁四年,交趾曾率十五万大军入侵邕、钦、廉三州,肆行烧杀掳掠之事,邕州五万八千百姓被赶入邕江淹死,三州军民共被屠杀十万,被掳人口八万——如此血债,焉得不偿?卫希颜在攻打谅州前对安南行营文武官员道:“朝廷可宽仁,民间私怨却不可禁绝。”意即峒军报复是民间复仇行为,官军不管。

遂安南行营只约束国防军、武安军的军纪,对溪峒却是暗地放纵。

随着国防军的进攻,从交趾边境往内七八十里,尽被三十五峒扫荡一空。一群群溪洞蛮人如蝗虫一般将他们经过的地方清洗得一干二净,只要是能拿走的都全部搬走,搬不走的就一把火烧掉。交趾人建造的竹木房屋只余下大火烧过后的灰烬,成千上万交趾人成了溪峒的奴隶。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