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817)+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也有人聊起是否应该取消纸钞,有人说不同面值的金币、银币已经铸造,铜钱也有不同的面值,没有价值的楮钱就应该取消;也有人反对说纸钞比起钱币还是要易于携带得多,只要朝廷不滥发纸钞,与金银铜钱配合使用,有益于贸易流通。

又有一桌的三名青服聊起工部计划在京城开设公共驿车,都盼着尽快开通,“至少这种天气不用骑着骡子受风受雪了。”一人自嘲地笑着说道。像他们这些俸钱不多的小吏,哪有钱养马车,逢雨雪天气临时租车也是极不便的,若是有到皇城的驿车自然是方便了他们,。

章谊用完点心,悠悠啜着茶汤,很有兴致地听着周围的摆谈,直到随从提醒卯正二刻了,才起身离去。

回到执政巷口,仪仗、车队重新起行。

今日不是正旦、冬至的大朝会,也不是每月初一的朔参朝会,仅从四品以上、有常参权的文武官员要上常朝,但不上常朝的官员也要到皇城内的官署上衙,在丽正门两边的侍班阁子外面已经停驻了不少车马骡驴。

宫门已在卯正开启,章谊的马车穿过丽正门广场驶向左掖门,元随和侍卫们都留在侍班阁子里。马车验过牌符后直驱而入。这是建炎朝对两府宰执的殊遇:遇雨雪暑热天气,宰执车马可直入皇宫,在第二道宫门处落车。

章谊已经在车中换了宰执的公服,腰中系了金鱼袋,在左银台门下车,沿着东西走廊往西,再往北,经过大庆殿,文德殿,到常朝的垂拱殿。朝臣由閣门入后,不能直入殿中,殿外左右有长廊,名为东西上閣,要按照文武之分在东西上閣处列班,等待钲响上朝。

章谊来得算晚了,常参的朝臣已经到了大半,分列在东西上閣中。人虽然不少,却颇为安静,无人敢大声说话。御史和谏官就在边上盯着,若有喧哗或站错班次的,不仅要被当场喝斥,朝会散了后还会被弹劾“上朝失仪”罚铜。

章谊往东閣行去,閣内朝臣各自躬身退避,为他让出路来。章谊表情温煦,一路颔首,在经过尚书省六部班时目光停了一下:兵部侍郎卢法原还没到?

这位兵部侍郎上朝一向积极,今日怎么迟了?章谊心中微讶,脚步却未停,一直走到宰执班子里,列在范宗尹的后面。应当列在他身后的谢如意如往常般还没到——大理寺官员必须住在大理寺后面的官舍中,大理寺在北城,离皇宫比较远,大理寺参政向来是宰执中最后到的一个。他目光向前面一扫,丁起、赵鼎、叶梦得都已列班,胡安国还没到,朱敦儒尚在海州未归。

他目光又向对面閣子一扫,发现应列在西班之首的枢密副使李邴也没到,心里嘀咕:“李汉老上朝向来早,今日怎的也迟了?”

才想着,便听后面有异动。

众人都往閣门望去,便见李邴大步而入,径直往东閣走来,面上神情很是沉肃。两閣的朝官都惊讶起来,东閣的官员一边躬身退让,一边心忖着“出了什么事?”

李邴一直走到丁起身前,从袖中递出一个小指粗细的麻纸细卷。

章谊几位参政心里都咯噔一声:这是枢府军情司的鹰鸽军情件!

丁起打开纸卷,目光迅速浏览,表情瞬间绷紧,目光仿佛钉在了纸面上,似乎看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他捏着纸卷停顿了好一会,才拧着眉头传给了他后面的赵鼎。

吏部参政的目光也如丁起般惊滞了,方正的脸庞在瞬间显现出惊震、难以置信和愤慨的表情,很沉重地将情报递给了身后的户部参政。

“嘶——”叶梦得倒吸口凉气,几乎要忍不住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只觉一股寒气从口里一直冻到心里,他沉默地将情报递给了范宗尹。

范宗尹看后也是一副如同雷劈的表情,章谊站在他身后,能听见他喉咙间急剧滚动的声音。

范宗尹一脸沉痛地将军情件递给了他。

章谊看完之后,终于知道前面的几位同僚为何那般神情——即使没有镜子,他也知道,自己的脸色如出一辙。

——雷动篡朝!

此刻,在他心中,只来来回回地滚动着这句话,全身仿佛受不住冷般,打了个噤子。

正文 400改朝换代

时间回到昨日——

十二月初一,北廷紫宸殿。

北廷与南廷同为宋廷,初一也是朔参的大朝会。按北廷的朔参朝制,京中凡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及六品以下的台谏、侍讲、太学博士、国子博士等有资格朔参的官员都在紫宸殿朝见。

卯初,皇帝升朝。

然而,却未如往常般由殿下的诸臣禀事,而是令内侍宣读了一份诏书。

——禅位诏书。

朝上如遭雷霆。

列在朝殿后面的大多数中低品级的朔参官员都茫然不知所措,而四品以上的高级官员中有半数是知情的,均神色自若地听着诏书,另有半数却是蒙在鼓里的,一时惊嚇得不能言语,神情呆木地听完诏书。太傅何栗起身怒目瞪向雷动,心情激愤下全身都哆嗦起来,戟指大骂一声“国贼!”呕出一口血,晕了过去。

殿上一时骚动。

便听一声高呼,“陛下德义,归位于周,必为千古帝王垂范,!”

不久前才回京的枢密副使何灌第一个叩首应诏,声音在殿上高亢入耳。

列在六部尚书后面的太常卿汪伯彦眼珠一转,抢在第二个高声呼道:“陛下德义!”

他的声音却是与另一道声音重合,左近的官员都看得清楚,那人正是礼部祠膳司员外郎王次翁。

汪伯彦伏拜的身子微微侧了下,抬头向后望去,见是个绿服官儿,心中大怒:尔辈也敢争功!

军器监雷铖、兵部职方司郎中雷暗风同时心嗤:两个投机小人!

此时殿上约有一半臣子都是雷系或亲近雷系的京朝官员,心中都恼怒汪伯彦和王次翁二人抢了他们的风头,当即纷纷叩首应诏,呼道:“陛下德义!”

一些大臣却只是沉默地伏首,既未高呼应诏,也未出声反对,包括户部尚书张悫、兵部尚书韩肖胄、刑部尚书朱胜非、凤翔府尹唐重等几位重臣。就在昨夜他们被召至丞相府,提前得知禅位之事,身为宋臣,应该挺身而出驳斥此事,但他们都是受到雷动重用的官员,是由雷动超擢提拔上来的,雷动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这是其一;若干,雷动十年功勋赫赫在目,大宋这半壁江山可以说是他一力挽颓,在他们这些大臣心中,御座上的皇帝早已成了一个象征;而更重要的是,雷动的真实身份让他们震惊了。

在众臣叩首应诏的当儿,也有几位大臣身子一倒昏了过去:不知是真昏,还是假昏。

唯殿中侍御史綦崇礼大声抗言道:“陛下,大宋江山,祖宗基业,岂可让于奸臣贼子!”说着怒目戟指雷动,“汝效王莽、司马昭乎?”

尚书左丞兼吏部尚书董耘起身斥道:“周王乃周世宗后裔,宋继于周,而今归位于周,帝位顺承天理,岂可与篡朝者相提?”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