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764)+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

八月十二,随着战区百姓都陆续迁移完毕,南北之战正式开启。

***

中部战场,鄢陵。

鄢陵是开封府最南面的县,在开封与颖昌之间,北距东京城三百二十宋里,西距颖昌府城二百宋里。因为正处在开封府和颖昌府的交界处,南北两军时有小规模战斗发生,所以县城和村乡百姓都已迁移到鄢陵北边的尉氏县和东边的扶沟县,使鄢陵县城以西以北的百里平地都成了没有人户的交战带,而耕地田亩也早都荒芜了,只余下一望开阔的黄土地,几片树林,以及地面顽强生长的野草。

八月十二,南北首战就在这里。

仲秋的天气干燥,交战这日是个晴朗的天,巳初时分太阳已悬在头顶上,照在开阔的平原上,人马匝地,兵戈如森,旗帜如林,合有六七万之众,分南北对峙,相距约三里之遥。

双方都是东西列阵,战线极长,横向延出四五十里,自西向东为左翼、中军、右翼。

南军以种瑜为帅,坐镇中军,左翼吴安国,右翼吴玠。

北军以何灌为帅,坐镇中军,左翼岳飞,右翼张所。

双方中军都是以步军战阵为主,两翼则是骑步兵混合。

虽然南北两宋廷已经改变了以前骑兵短缺的状况,但宋朝毕竟是农耕国家,不比游牧民族,举族为骑,南北两廷的军队仍是以步兵攻坚为主。

北军摆的是鹤翼阵,中军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战术上有利于左右包抄。

种瑜用望远镜观察北军阵形后,对身侧的行营参议官许申道:“何灌挺自信的嘛。”

鹤翼阵对统帅的战术指挥能力要求极高,要求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对手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形中部之敌,中军统帅本阵则防卫严密,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则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不能达到目的。这对中军和两翼统将的指挥和默契都要求极高。

许申放下望远镜,回道:“何灌用兵稳且狠,踞中阵攻可锐、守可坚。岳飞用兵奇正相合,沉稳机变兼备。张所用兵擅长离合,大阵变小阵分割,再小阵又合大阵绞杀。从列阵旗纛来看,阵形分布和三位统将的战术各相契合,若是配合得宜,这鹤翼阵倒还真飞得起来。”

种瑜哼声,“飞得再高,也能将它打下来。”

就在南军将僚讨论北军阵形的同时,北军将领也在手持望远镜观察南军的阵形。

北军中的望远镜并非来自南廷,而是北廷军器监制造出来的。

其实掌握了墨家的光学原理,造出望远镜并不难,最主要是有先行者捅破发明的窗纸。历史上许多发明创造事实上在发明前就已有了原理和技术,却往往因为人们想象不到或发现机缘太迟而延后很多年才面世。而一旦打开了想象的窗口,相关的发明创造就纷纷涌现。比如望远镜面世后,在火炮和机弩上安装望远镜来瞄准目标提高射中率,从而出现专门的瞄准镜,就只关乎“想到”,而非技术。

由于两军阵前相距有三里之遥,北军三位统将都各自带着幕僚骑马行到前军观望敌情。

南军摆的是雁行阵(“人”字倒立形),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可以充分发挥弓弩火炮这类远射兵的威力。

望远镜下何灌的脸色冷峻,策马行在他身边的幕僚长程恩道:“观南军这阵形,果如何帅所料,是要借重火炮之威。”一旦北军出击,就会进入雁行阵的夹击区,同时受到两侧火炮的打击。

这在南军的《炮术操典》中,名为“交叉火力打击”。后世战争中机枪的部署就是一个典型的雁行阵,步枪兵一般在阵地正面,而至少两挺机枪会部署在敌人进攻路线的两个侧翼,这样任何进入机枪射程的敌军都会被机枪的火力如收割麦子一般扫平。

冷兵器时代的将领们固然不知道“交叉火力”,但对两翼夹击的战术却是熟知又熟。

何灌冷笑一声,拨马回中军,顷刻传令下去,“鸣镝开战。”

巳时二刻。

两枝鸣镝响箭分别从南北中军阵□上空中,拖着火药引信燃烧的尾巴,“啪!”“啪!”装着火药的竹管爆裂,红色烟雾腾散开来。

正文 367南北之战(二)

北军中军阵前的鼓声咚咚响起来。

前阵坐着的北军步卒都站了起来,列在最前面的第一步阵却没有立定整军,而是向两边让去,露出后面的第二步阵兵卒。

站在队伍中间的指挥将官虬髯绕面,神情凶厉,翻身上马,将头盔戴上,锵然拔刀,仰天长嚎,“横山!横山!横山!”

三千步卒同时扬刀长嚎,“横山!横山!横山!”

十人一队的旗手用力挥旗,卷着的旗帜哗啦在空中招展开去。

“横山!”

“横山!”

“横山!”

三千北军步卒如潮水般,嚎叫着朝对面的南军冲去。

种瑜这才在望远镜中看清这支队伍,还有绣着黄色骆驼的旗帜,他不由呸了声,“横山步军?!何灌够狠,让蕃兵打头阵。”

这支冲阵的横山蕃兵是西夏降兵——包括横山兵和平夏兵,共收编两万多人,编为横山、平夏两个蕃军,其中横山军统五个营,眼下出战的是横山乙步营。

黄色骆驼正是横山步军的标帜,象征着“坚韧不拔”——奈何败于崛起的北军之下。

归降宋军后,横山兵在装备上倒是比以前好了。眼前冲阵的这横山营就有一半配了全副步人甲——宋廷步兵铁甲,重量从四十斤到六十斤不等。而在西夏军中只有重甲骑兵“铁鹞子”才能配铁甲,步军只有皮甲,论防御当然比不上铁甲——当然造价也是远不如的。

种瑜嗤声,“何灌倒是舍得。”

许申在旁接口道:“让人冲阵当炮灰,当然得给点甜头。”

种瑜扑哧笑了起来,说:“弘道你的舌头越来越刻薄了。”许申回应他,“岂不闻近墨者黑?”种瑜呸他一声,“你才是墨者。”

但见横山营冲在最前面的是一千轻步兵,毕竟穿皮甲比铁甲要轻便快捷得多,冲在皮甲兵之后的,是一千身穿纸甲的步卒。这种纸甲不是一般的纸,而是极柔韧的纸张,加工捶打,迭厚三四寸后再以铁钉固定,论远程防御不及铁甲,却比皮甲强。这一千纸甲兵之后才是一千步人甲兵。

种瑜心忖:一个步营配了三种甲,恐怕不仅仅是为了重步和轻步的配合……

他的眼睛眯了起来,沉声下达开炮命令。

中军高台上,绣着一架火炮的大旗立即舞动起来。

南军雁行阵的两翼,已经调校好角度的八十门火炮分别从两侧斜面对准正面战场。

顷刻,摔钹声响。跟着,炮位侧方的三角旗挥动,八十门火炮迭次开火,雷鸣声动,大地震颤。

南军用于野战的这种火炮身管长、口径小,是军器监研制的线膛式后装炮第二代,名为“翼虎炮”,意思是如虎插翼。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