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凰涅天下(659)+番外

作者: 君朝西 阅读记录

这种猜测让完颜宗磐油然恐惧,身为金国皇帝的长子,他长年跟随在皇帝身边,十分清楚皇父对太祖皇帝的敬仰,女真部族传统的“兄终弟及”继位制也并未完全在皇父心中抹去,如果是为了大金的整个利益,放弃他这个儿子不是不可能。

这个时候,攻城掠地已不在完颜宗磐考虑中,尽快回师上京才是最紧要的,而此次南征劫掠的丰厚战利品就是他拿回权势的重要筹码。

完颜宗磐立即下令大军撤退,留下三千金军做出大张旗鼓攻打衡水的势头,用来吸引宋军的注意力,而他的中军和完颜宗英的左军则从武邑北撤,顺着黄河沿岸北上;同时命令完颜宗懿的右军先从乐寿撤退清州,押送战利品往莫州集中,等待与中军会合后一起北撤。

但这个撤退令来得晚了。

雷动料定完颜宗磐不敢南下,“粘罕虏军既撤,蒲鲁虎此虏焉敢再做逗留?”

因此冀州宋军虽然被攻打衡水的金军牵制住,但河北三镇的宋军并未如完颜宗磐所愿南下支援冀州,相反,正在河间府以北地区分兵而进,结出一张大网等待北撤的金军。

当完颜宗懿的右军接令撤回清州,押着几十车财物和数万俘虏往莫州进发时,经长丰镇通往莫州的官道途中被宋军阻截。

宋军是一万五千人的步兵,一支完全意义上的纯步兵,没有车阵兵和弓箭兵,五千重甲、一万轻步。

这支宋军的番号是龙猛军。

主将是梁兴,中山府人,三十一岁,原是太行山绿林寨首,后来被雷雨荼收服加入惊雷堂,宣和六年在惊雷堂暗底协助下收服太行山绿林,打出“忠义山寨”旗号,名震太行山内外。宣和末年金军南侵,梁兴率忠义山寨抗击金军,并联合河朔的绿林山寨结盟组建“忠义保社”,很快拉起五万多人的抗金义军,在太行山、五台山、房山一带抵抗金军。在北廷建朝后,梁兴的“忠义保社”被朝廷收编,整合后精选出一万五千健士组建“龙猛军”。

龙猛军的禁军番号是宋太宗时增设,原本是朝廷对慓悍不可制的群盗招安而设的禁军,名号听着响亮,地位其实卑下,属于禁军上、中、下三军中的下军,其待遇不仅跟捧日军等上军天差地远,就是在下军中也是最末微的,只比厢军稍强。龙猛军在禁军中是出了名的军纪差,士兵虽然有悍气,但为朝廷作战的士气却非常低,往往一战

不克功就复而为盗。

女真统军将领从降金的北宋将领口中知道不少禁军的情况,因此完颜宗懿一听探马回报说前方宋军打的“龙猛军旗号”,就油然而生轻视之心。

他麾下的大军在东光折损了五千余人,但收回驻守清州的四千兵员后,队伍中除了充作后勤军的三千人外,仍拥有作战兵员两万人。虽然前方这支龙猛军有一万五六千人,但他相信只需几千精骑就能冲垮这支贼匪军。

换作以前,完颜宗懿会直接下令三千精骑冲锋,然而经历了惨痛的东光之战,身为女真将领的锐勇之气虽然没有丧失,但在对阵宋军时完颜宗懿已经变得慎重,即使前面的龙猛军是传闻中的糟军,他在生出轻视之心的同时也保留了两分谨慎,命令完颜才的三千汉军进攻,试探这支宋军的战斗力。

领军出战的完颜才并非女真将领,而是降金的北宋河间府副将董才,投金后将整个河北地区山川的险隘、道路、驻军分布图整出后献给完颜宗望,东路金军遂大胆地孤军深入,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董才立下了这份大功,与率军献出燕山府的郭药师一起被赐姓完颜,但这些降金宋将并没得到女真人的信任,所统领的降金军队在战后就被全员遣散,直到金国再次决定南下侵宋,才重新起用他们为向导和先锋,并临时调配几千汉军给他们,充当探路军的角色。

“咚!咚!咚!……”鼓声擂响。

完颜才率领三千汉军出战,面对前方杀气凛然的宋军方阵他心里打鼓,但不敢不出战,否则身后的金军执刀手会毫不犹豫地提刀砍了他的头。这三千汉军在完颜宗懿心中微不足道,就算冲杀过去死光了也不会让女真人心痛,至于打败前面的宋军立下功劳……他完全不敢想——这不是以前的宋军!何况是三千冲一万?

出战的三千汉军人人脸上都带着灰败之色,或许还有两分与同胞作战的心虚,士气颓靡不振,根本无法撼动如铁林般的龙猛军步阵,几乎是刚接近就被宋兵挥出的长斧劈倒,上去一排杀一排,接连倒下几百人后,汉军恐惧地纷纷倒退,后面的也趔趄不前……金军执法队策马到阵中射杀了前排十几人,拔刀大声呼喝进攻,汉军这才又一步一步地上前。

只见大斧砍下,血肉横飞,断头断肢铺了一地,尸体和血腥味刺眼刺鼻……汉军蓦地哗然掉头,往后面狂奔,即使金军执法兵在阵中拉弦射杀,也阻不住这股败退潮流。

就在这时,号角声尖厉吹响,金军骑兵出动了。

五千契丹骑兵在官道纵贯的原野上疾奔冲前,甚至不管前方的汉军还未退去,不少汉人士兵在惊恐斥骂中被奔马撞倒。骑兵的弓

箭射向宋军方阵,在龙猛军前排重步兵的铁甲上无力地垂落,箭矢的冲力甚至不能将这些体格雄健、下盘稳如磐石的宋兵击得晃上一晃。

接连几个回合的正面冲锋依然没有撼动龙猛军的阵形,完颜宗懿的脸色变得沉肃,心中对这支龙猛军的战力评估又增了两分。

他下令五千契丹步兵从正面进攻,前方的契丹骑军抄左翼,并令五千女真骑兵抄宋军方阵右翼,向轻步兵阵发起冲锋。

随着号角声吹响,五千女真骑兵的马蹄驰过早已践踏成平野的田地,远远的散开出去,迂回抄向龙猛军的右翼。

宋军很快陷入金军的左右翼包抄和正面进攻中。

在最擅步战的宋军面前,五千金军步兵的正面进攻显然未能对宋军步阵造成威胁,而左右阵的外围防线则在金军骑兵的冲锋下变得不规则,有的凸出,有的凹进,仿佛被分裂成片,似乎转眼就要被骑兵冲散吃掉。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仔细观察过去,就会发现这些被冲散的宋兵仍然保持着小步阵,并且灵活地移动阵形,凸出的往后移,凹进的往前移,仿佛是有磁石吸引的流动小阵盘般,转来转去也不会脱离大营盘的吸力,始终维持着左右及后方二十步内都有支应的阵势。

这种作战阵势与龙猛军的排阵编制密切相关。

龙猛军的步阵类同于上四军的天武军,步兵都是以六人为一小队,分持长斧、钩镰枪和大棒:前排两人手持长斧,待敌骑突前,大喝挥斧砍马头;若敌骑突破前排,第二排两名宋兵手持钩镰枪,专挑甲胄,将骑兵从马上钩下来;第三排两名宋兵步伐灵活,手持木柄大棒,棒身前部包铸铁,专打马腿,迫使敌骑落马,再棒杀之。因为是两人一组、六人一队打配合,以偶为基数,因此这种用来对付骑兵的锐阵——对付步兵更是锐阵——在北廷下发的《步兵阵营练兵实册》中命名为“鸳鸯步阵”。

上一篇:佛道gl 下一篇:酒医之春风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