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胜者为王(131)

皇帝将脑袋又砸回他大腿上,扭了两下,干脆翻身仰躺着,盯着王子胜的下巴看了好一会,又伸手摸了两把,见王子胜还是看着他等答复,才闷闷道:“我教不来……臭小七是父皇教出来的,老二老三跟我的时候倒是不少,心却养得太大……仁哥儿不管最终如何,总有三五十年要给臭小子做臣子的,现在看着虽好,日后如何也不好说……大舅兄是胆小了点,但胆小有胆小的好处,仁哥儿若能学上三两分,臭小七总不至于忌讳他。”

穆小七现在对仁哥儿仍是极好,甚至比幼年时更好几分,皇帝也相信这些好与更好,或许不是全无自己入契王家的缘故,却也有穆小七足够的真心。但就算皇帝不愿意直言,却也不得不承认,古往今来,最靠不住的,就是帝皇的真心。

阿穆与子胜,那是因着子胜自身强悍,强悍到便是人间九五的阿穆,要与他并肩前行,也不是易事;仁哥儿与穆小七却不是阿穆与子胜这样的关系,便是了,他也没有子胜那样的本事,能让九五之尊要与他并肩前行尚要努力追赶——如此,便是穆小七确实有真心,仁哥儿又如何能一直保得住?

阿穆待子胜是真个不同,他愿为他爱屋及乌,故而私底下从不因仁哥儿一声后娘真恼过,却也还是要让他知道,何谓君臣有别。

皇帝一番话说得自己有些郁闷,原本欢脱的面容也沉静下来,猫眼还是半眯着,却不再是方才月牙弯弯的可爱。王子胜看着他,浅淡的神色却忽然温柔起来,眼神专注之余也带出几分暖意,而后忽然缓缓俯身,在那不自觉微蹙的眉心,以唇轻触。

93第 93 章

日子在阿穆和子胜的你侬我侬、羡煞情浓中,过得飞快。

仿佛昨天才在水镜这边笑话两个孩子的笨拙傻气,一转眼,两个少年却已然在眼前。

穆小七再两年都该及冠了,出京前已然是满朝皆知的端方沉稳,此时历练归来,越发威仪内敛;仁哥儿更是长高长大了许多,当面看时比水镜里头的更加清晰,面容虽还有些稚嫩,却已经不是出京前那个胖墩墩的小男孩,不到两年已经抽条得和穆小七一般高,眉眼间也颇有几分稳重之色,对皇帝行礼如仪,也是一丝不错。

皇帝亲自迎到大庆门前,对太子的长进似乎挺满意,顺带对其随员都颇爱屋及乌,都等不及回宫就问了好些话,见者皆暗叹皇帝爱子情切,惟二三两位皇子眼神越发暗了下去,却也只能打点起精神讨好皇帝,又为远行归来的太子道乏。

一时众人如何寒暄,一时太子又如何奏对,都不消多说,却说太子到底身份不同,皇帝这大庆宫,除了国宴必须在大庆宫前殿举行,也就是有时几个阁臣重将奏对误了饭食,能得皇帝赏赐御膳,此外便是中宫都鲜有留饭的时候,不想太子一回来,皇帝便即留饭,连带身边几个随员都得了这难得的殊荣,其余三位皇子也给捎带上了,却真真实实是捎带着的——皇帝先留了太子的随员,后才随口说一声:“老二老三你们也来吧!”又吩咐人:“去把四皇子也叫过来。”

皇子们已经很久没和皇帝一道用过膳,今儿难得一次,心情却实在复杂。

好在到了人后,皇帝也没比在人前时对太子更慈爱,话反而少了许多。四皇子且年幼,中宫也没准备将他往顶梁柱的方向教,皇帝对他虽不错,却因着年岁太小,也没什么话说,因此也不觉得有什么;二三两位是享受过皇父身边只得他们两个子嗣的滋味,奈何嫡庶有别长幼有序,中宫又确实慈爱,皇帝与太子话虽少,彼此气氛却远不是他们能比的自在,因此看着皇帝连太子的随员都招呼着命坐下用膳,甚至还能说出其中好几个偏爱的口味来,亲命内侍将个人爱好的菜色移了过去,心下越发五味杂陈,到底也不敢再多想什么。

用过膳,见皇帝只捧着杯茶,不喝也不放下,更加不说话,二三两位虽然还未成亲,但都是十二岁上头就出宫开府了,虽有心在宫中留宿,奈何皇帝未留人,他们也不得不识相,只得起身告辞,皇帝一说便允了,却难得又多叮嘱一句:“明日不需早朝,也不要太晚进来——你们兄弟几个许久未见,明儿也好好说说话。”

明儿中宫要为太子举行家宴,是以有此一说。

到底是在身边养了几年的儿子,皇帝虽说不好重庶轻嫡,甚至因着家业传承的唯一不可分割性,嫡庶一视同仁亦不可,太子也让他满意,更加不好对庶子有甚重视,但总是亲儿子,又不过就这么一巴掌凑不足的,如果庶子能安分,皇帝还是更乐意让他们兄弟亲近。

小皇子看着机灵,到底还是个孩子,闻言先笑嘻嘻应下来,其他三个年长的更明白皇帝心思。穆小七无可无不可,弟弟都是讨债的,但只要识相,他也不是不能容人;二三两个未必真就彻底放弃了,但此时情势如此,也只得先领了皇帝的好意。

一时皇子们皆退下,穆小七都跟着幼弟往中宫请安,随员也各自跪安出宫,惟有王仁,绕了一圈又回来。

刚跪辞出门时还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除了因着年纪实在小,面容有些稚嫩外,就连个头也没比别人矮多少,行至也是稳重有度的少年郎,转了一圈回来,立刻就不一样了。

进殿门时还是低着头,进得殿来,眼睛就咕噜噜一转悠,确定里头除了皇帝就只有众多眼熟的不眼熟的宫人之后,立刻高高抬起头来,冲着皇帝就是一笑:“后,咳咳,穆爹爹好啊!我爹爹呢?”说着,脑袋不老实地四处转,眼睛更是灵动得很,丝毫不客气。

皇帝挑了挑眉,果然还是不老实,老成稳重什么的,都是给外人看的玩意儿,抽条得再像个大人,骨子里还是那个顽劣调皮的胖墩子,不过……好吧,起码穆爹爹比后娘好听多了。

皇帝对自己身边人原就拿捏得妥当,这几年王子胜几乎都在宫里,虽说他自有隐匿身形的手段,但总不能时时刻刻都隐着身,大庆宫的内侍宫人少不得又经过一番筛选洗练,忠心自不必提,又有王子胜神秘莫测的手段镇着,皇帝自己爬进人家碗里都不知道看过多少回,仁哥儿那“后娘”称谓也不只听过一回两回的,心理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好。

况仁哥儿此次又实在懂事不少,穆爹爹这个称呼在一般人听来也实在过分大胆,但听过“后娘”的都真心觉得雷劈指数降了不只开平方那么多。

连九霄神雷都被迫习惯了的人,再接受一般凡雷,自然也就没什么感觉。不论是王子胜忽然从皇帝身边从无到有渐渐显现的身形,又或者是仁哥儿过后不小心又喊出来的“后娘”,满殿宫人,无一变色。

素质真不是一般的好,难怪皇后敢私底下和张氏夸口:也就是皇帝跑去理一小家太屈才,不然不说张氏,就是她自己,都比不上“阿穆”一半儿——这调理人的手段,可真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