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归卿.哥儿娶夫记/归卿(131)

总之,宫十二托了系统诊断,太子夫夫的问题,确实是出在太子身上:

幼年时寒气入体未能及时调养,导致子嗣艰难;而青年时候一度尚可,才侥幸得了个柴捷小鬼头,但那之后不久又有湿寒之气入侵(太子君:阿捷出生之后……莫非是那一回?),肾水一伤再伤,基本上已经无望子嗣了。

宫十二:给他增强体质有用吗?

系统君:如果只是增加他一些寿命还行,子嗣上嘛,你要是愿意再欠我六十万点积分……可惜我都没法子再收取你的利息了。

系统就是这么悲催呀,明明大好压榨宫十二的机会在眼下,但因为透支次数限制,他都没法子赚那说不定能增加到八成十四归的利息。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当然啦,若是宫十二足够狠心偏心,不顾给即将面临指不定几十还是几百年小冰河时期的百姓们准备活命之法,只将积分攒着给太子夫夫生娃用,也许一年两年攒不起,十年八年肯定能让东宫的小娃娃一个接一个冒头儿的,但他能吗?

那些百姓里可还有姓宫的。

就是没有宫家一族拖着,宫十二所受的教育,也真没有以万万人的性命,去换一家子嗣的概念——

太子夫夫也不是没有子嗣,柴捷虽说是哥儿,是此间的雌性,可谁说雌性就不能传承香火啦?真计较,招赘也行的。

楚小铮也默认了宫十二这个选择,就是太子夫夫,宫十二没和他们说得那么明白,但稍一试探,也能看出他们异口同声愿意此生不得一子承欢膝下、都不愿意拿万万百姓生死安危来换的说法,确实出自真心。

如此这般,宫十二这个选择也不算亏心。

但不会因为“我明明能帮忙却没帮忙亏心”,不代表宫十二就不郁闷了。

#说起来都是庚金之精惹的祸!#

#不,果然还是这哥儿身子坑爹吧,十五及笄魔咒神马的简直是反人类反社会反星球的存在!#

要是没那事,宫十二好歹还能负债给楚小铮他哥帮忙啊!

而且这那啥,一人生一个娃虽略纠结,但面对楚小铮的时候肯定不用这么心虚,就是背书依然必须背,但好歹能多换点儿福利呀……

宫十二越想越郁闷有木有!

而在这样的时候,若有人撞上门来找抽,也肯定要抽他丫的对吧?

入住楚侯府不过一月,宫十二已经从侯府侍卫抽到东宫侍卫,眼看着连皇帝的御前侍卫都要惨遭毒手了呀!

←←一干子将门勋贵,甚至帝后这俩被抽者最大的上司,却都只是看戏,偶尔还要打击被抽的家伙一句:

“谁让你不争气?连个小娃娃都打不过!”

然后打击着打击着,某日皇帝说顺了嘴,“小娃娃”三字被替换成“小哥儿”,京里彻底炸开锅啦!

被抽惨了的家伙,和这些家伙们的父祖长辈上司们反而还好点,哥儿武力高的虽然不算多,其实并没有普通人以为的那么少,呃,特指这些将门勋贵们,其中代表人物请参照皇后陛下,这位在父兄叔伯都死光了之后,以哥儿身份接手安家军的陛下,那可是外打得胡人闻风丧胆,内揍得一干子胆敢瞧不起他哥儿身份的将士们哭爹喊爷的呀!

如今不过是再出一个宫十二,年纪小点儿,武力值也更高了些,虽然稀罕,但将门人家稀罕的是:

“好哥儿,说人家了木?赶紧取回来,说不定能出个天生练武奇才的子孙,要是同时还具有天生军事家脑袋就更赞了有木有!”

真正炸锅的,其实是那些偏文传承的世家,和近几十年才靠着科举制度发达的寒门文官:

忒么滴这位可是上京待考的举子啊!打得那群武夫不要不要的是很赞,但忒么滴居然是个小哥儿?你驴我呢还是驴我呢?

☆、宫十二在京中之二

一开始,不拘世家还是寒门,文人们最初都还是站在宫十二这边的:

尼玛的都说武将粗豪,尼玛都鄙视文人心眼子多,但好歹我们没听说那个不要脸到打不过人家就污蔑人家大好汉子是个哥儿的地步啊!

那位宫小举人虽容貌稍盛,又和楚侯爷好得不明不白的——

文人对这两人的关系也不是没有猜疑,但有好事者看了宫十二一路考来的答卷,都不得不承认,不拘宫十二与楚侯爷是什么关系,他一路考上来,还是有真材实料的,故没脑子到将背后的酸话说到人前的,还真不多。

再加上宫十二将一干子武将打了个落花流水,这使得一干文人心中有种诡异的满足感,更不愿意在这点子事情上做文章,也十分鄙视怕得罪楚侯、不敢将真相揭穿,只混不要脸诬赖人家是哥儿的武将人家。

——忒小心眼了有木有!

一般武将都是要更粗放一些,一般文人都是更细致一点,于是文人们给武将鄙视“心眼只和针尖儿似的”也不知道鄙视多少回了,难得有一回能明晃晃鄙视回去,几个忍得住不添柴架火的?

不定看宫十二多顺眼,实在是机会难得,不冒出来踩武将两脚,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家啊!

第一滴冰水入油锅,就是这么着。

但要是这么着也还罢了,可怎么可能呢?

第二滴冰水,不,准确的说,简直就是第二锅冰水,很快就注入滚滚烫的油锅,溅起油花子无数。

宫十二,这个虽然没听说什么□□小三元考出来、但确实很有点儿真才实学的年轻举子,忒么滴居然真的是个哥儿?

与他同科的落榜学子都是死人哪?就是中举的那些,但凡名次比他靠后的,日后还能有脸出去见人啊?竟考不过一个哥儿?

最要紧的是,这科举可不仅仅是看哪家小子哥儿文采好而已,什么叫抡才大典?什么叫为国举士?

忒么滴科举考出来,他是可以做官的呀!

忒么滴要不是这些年人才日多,进士都有在候缺不得官者——这举人,本也已经可以当官了呀!

忒么滴容忍一群寒门汉子入朝当官已经很受不了了好吗!

←以上,是享受够操纵九品中正制好处的世家们之卧槽。

但寒门学子比世家蹦得更高!

为什么?

第一僧多粥少啊,虽然本朝两代皇帝手腕强硬,硬是将本归世家操纵的察举制改为科举制,许了寒门藏书,许了寒门有不抱世家大腿的相对正当公平途径求官……

但,先帝和当今手腕再强硬,再偏爱寒门,也做不到将世家弃之不顾。

事实上,能一瞪眼就压得皇帝要讨好谄媚的皇后陛下,也是世家出身,只不过他那个世家没落了,嫡亲亲人更是死绝罢了。

当然皇后也没有因此就如何枕边风吹着皇帝偏心世家,但世家子就是和寒门子一样公平科举,他们也是妥妥占了优势的呀!

寒门纵能藏书,又能有多少银钱去买书?

更别提在桥下客弄出纸张印刷之前,根本是有钱都很难在外头找到书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