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枝春(9)

掌柜眯着小眼道:“你们两小子想的倒美!好了,收拾收拾小路你就去门口看看,关好院门。”

小路听了掌柜的话,便丢着手里的帕子,在温水里洗把手就出了门。

刚出门,小路就被嗖嗖的北风吹得缩了缩脖子,提着灯笼在院子里晃了一圈,又转到马厩里看了看客人们的马儿都安好,才回到院门前,借着廊上高高挂着的灯笼,往被白雪掩盖的路上看了看,正准备提着灯笼回屋,却耳尖的听到了笃笃笃的马蹄声,疑似有数匹马在奔跑。小路心里诧异,这大雪天的,出门的人大多是坐马车,那个会傻子似地骑马啊?不想抬头间已经看到了五匹骏马奔到了眼前。马上之人都是一身戎装铠甲。

打头的男子二十来岁,勒好马后,看了看院门上的客栈二字,看了眼提着灯笼的小路道:“我们住店。”

小路愣了一下才道:“这位军爷,本店已经被人全都包下了。你们用饭还行,这住店,只怕……”

男子拦住想发飙的兄弟,看了眼小路道:“我们先用饭,你去请包下店的客人下来,均间房出来。”说完也不理会小路,牵着马进了院子。

小路看他们这样子,随想嘟嚷几句,但是看最后黑脸大汉的冷眼后一个战栗,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掌柜的听到动静后忙出来了,横了小路一眼,忙将几位军爷迎了进去。

“小路,去,请楼上那位高爷商量下,能不能将楼下那没有住满人的大通铺房加几个人进去。”

小路忙应声上楼去,心里却觉得掌柜的就是偏爱小刘(另一小二叫小刘)!而掌柜的客客气气的招呼了五人坐好。

掌柜的这才看清男子的脸,棱角分明,额头上一条一节手指长的伤痕让男子本算得上英俊的面目充满了冷意。掌柜的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的,心里打了个突,给几人上了一壶热茶后,才道:“楼上还有两间上房,只是她们的女眷都住在楼上。这自是不好让外男再住上去的。听说是扶灵回乡的官眷呢……楼下的通铺倒容得下三人,就是怕委屈了几位军爷……”

男子听了沉默片刻问道:“还有其他房间没有?”

“还有一间房,很是简陋,且隔壁就停放着那位老爷的棺木……”

“哼!我们杀的人还少了?最不怕的就是死人了,我们就要那间屋子。你待会去给我们收拾好。热水被褥之类的全都备好。”男子冷冷的吩咐道。

“老大,说了半天,还是先叫点吃的吧。”长着络腮胡子的男子想是饿狠了。

为首男子点点头,报了几样常见的菜名及五碗热汤面。

掌柜的听了,心里腹诽着,要是沈家人不同意,这可就有麻烦了。 碍于几人腰间的大刀,还是忙跑去了后面厨房,推醒了打着瞌睡的崔大厨,报出几个菜名后,才琢磨起来这几人来。

小路跑去楼上,给高彦江说了此事。

睡在火盆边打地铺的阿树粗声道:“这样的大雪天,莫不是冒牌的军爷。大少爷您还是别同意的好。”

倒是高彦江,皱眉道:“此地离京城不远,有军爷来也是常事。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他便对小路道:“你去和掌柜的说我们同意了。”

待小路颠颠的下了楼,高彦江才对一边的阿林道:“一会你下去看看。”

小路这才千恩万谢的出了屋。

高彦江看着床榻上发出呼噜声的高成,嫌恶的皱了下眉头,动手将他推到一边,这才扯了床被子盖在身上睡了。

却说楼下五人正吃着饭时,另一小二哥小刘跟着掌柜的去收拾那间空屋子,而笑路则留在大堂里。隐约听见院门外又传来声,便跑了出去。一看,果然是又有客人来了。一匹老马拉着一辆极其简陋的马车正停在院门前。小路殷勤的迎了上去。

赶车的车夫乃是一四十多岁的男人。他停好车后才对着车帘子说道:“老婆子,到客栈了。”

车帘掀开,出来的是一四十来岁穿着普通的妇人,妇人麻利的跳下车,对车夫道:“当家的,你来抱着元哥儿下车,我扶大姑娘下来。大姑娘正发着热呢。”

车夫听了点头,从马车里抱出一六七岁大的男孩子,妇女则扶着一八九岁的女孩子下了车,一个十一二岁的丫鬟也抱着包裹跳下了马车。

小路将看那女孩子和那男孩子的衣着,虽然款式不是时兴的,但是料子倒不是很差。忙将几人迎进了门。

掌柜的着小刘收拾房间,自个出来了,看见又有客来自是没有赶出去的理。脑袋一转便有了主意,这一家人倒是女眷多,楼上空着的那间上房倒是能住,这车夫嘛,去通铺挤一晚就行了。掌柜的又喊小路去和沈家人说说,小路只得不情愿的上了楼。

高彦江听有人想住到楼上来,便去了齐氏的房门前,将事情禀告了一遍。

屋中,齐氏听了,便叫吕嬷嬷随着高彦江下去看看。

吕嬷嬷本就对这客栈条件不太满意,想着若是那些人看着不顺眼,便拒绝了事。哪知当她看见那扶着小姑娘的嬷嬷时,却不能拒绝了。盖因那嬷嬷是认识的人,却是平洲余家三房的于嬷嬷。齐氏在平洲做姑娘时,吕嬷嬷曾经跟着她和平洲一些世家女子走动时,见过这于嬷嬷和她的主子余家三奶奶数次。

“于姐姐!你这是?”吕嬷嬷听说过余家没落的传言,但是没想到余家败落到这等地步了,便是两个小主人出门,仅跟着一个丫鬟和奶妈。

倒是于嬷嬷看到吕嬷嬷,神色好了些:“我们家姑娘还烧着。这天寒地冻的,还请妹妹给齐太太带个话,让我们住一晚……”

吕嬷嬷点头道:“若是我们太太知道是余家人自是一口便同意的。”吕嬷嬷看了看似乎烧得神志不清的小姑娘一眼,对着于嬷嬷道:“你们随身可带着退热的药材?我们家倒是备了一些,要不你上去和我们太太讲讲?”

于嬷嬷自是同意的,忙扶着余姑娘上了楼进了空着的那间上房,小男孩自然也抱了进去。

高彦江看是认识的人,自是同意那于嬷嬷家的男人住进了沈家奴仆通铺房里。他看了眼大厅里依旧吃着面条的几个男人后才回了房。

吕嬷嬷回房将事情给齐氏说了,齐氏点点头道:“便均点发热的药材给他们吧,也告诉于嬷嬷不用来表示感谢了,就说我这边孩子已经睡着了。没了娘亲也是可怜……”

如梅便从包袱里拿出一包治疗发热的药材,匀出一小份来从手帕包了后给了吕嬷嬷不提。

“娘亲,这余家三奶奶是谁?”如梅回忆着平洲里余氏人家,问道。

“是余家三爷余显舟的发妻洪氏,曾经在闺阁之中和洪氏有过数面之缘,听说她已经过世了,还留下一女一子呢……”

如梅后面的话一句都没有听进去,余显洲,余显洲,不就是余欣娘的父亲么?原配发妻留下的嫡女,不就是余欣娘么?余欣娘,没想到原来她们曾经这样早时就遇到过……想着刚刚给出的药材,若是不给,余欣娘若是死了,会不会没有多年后那些恩怨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