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枝春(84)

福婶点点头:“姑娘果真聪慧,确实如此。三年前,柳老娘瘫痪在床,柳老大家和柳老三家无一人上前服侍,最后发丧都是柳老二举债葬母的。而柳家老三,好吃懒做,如今也租种着我们家三十亩地。”说着指向一片长满枯黄野草的地儿道:“那片就是了。来和太太哭诉的人家里,就有柳老三呢。”

如梅点点头,看着树烟深处的村落璀然一笑:“这村里的好吃懒做的家伙,可别都是我家的佃户吧!”

福婶一笑:“姑娘再看看,再打听打听就知道啦!”

大房:大老太爷,大老太太

大老爷:已逝,大夫人:安氏:一子沈润,一女:

二老爷(在外地为官,没有出场)

三老爷:沈予,族长。三太太:周氏(继室),一女如薇。大姑娘如槿(已故三太太所出)姨娘:林氏(四太太的族妹)一女如芹。

四老爷:沈宜,四太太:林氏(丫鬟宝贵),两女:如芸,如芙2

二房

三房:大老爷沈经,大太太孔氏 一子沈汛(黄州七品县令)一女:如蓉,另一子未出场

二老爷沈齐,二太太叶氏,两女如萍和如茵,一子沈沁(未出场) 四房:三太太高氏,如茗,如芷

;

五房:五老太太,曾劝过六房的殷老太太。姑娘如芝,如菂

2

六房:老太爷,;老太太殷氏(丫鬟喜福,添福) 大老爷沈圭(已逝)大太太:齐氏(吕嬷嬷,水翠,水碧);一女如梅(真嬷嬷,被赶;春华,小月,冬儿,秋红被赶),长子沈渊,次子沈泽(胡嬷嬷,宁嬷嬷,翠环,翠珠)。殷姨娘(崔嬷嬷),两女,如蔷(翠柳,春娇,),如兰。吴姨娘无所出。

管家沈喜,福伯。

大姑奶奶:沈锦(已逝)一女白悦儿。

二姑奶奶:沈宁(端姑);二姑老爷:高成(已逝)

两子两女:高彦江,高彦雪(丫鬟春凝,春巧),高彦冰(春妮),高彦海。

三姑奶奶:沈窈(未出场)

七房场人物:七老太爷。

& 八房未出场。

' 九房出场人物:大老爷(已逝且未出场)

二老爷沈须(未出场已逝)————冯氏素娘(婚前三日守寡)

三老爷——沈故,三太太:黄氏;

乡居生活(二)

齐氏让水翠送走了四房的两位侄媳,自己则瘫坐在靠椅上。

“太太,不如给长房的三太太送点礼,请三老爷发话让人早点启程?”吕嬷嬷看不过齐氏这般辛苦,因为这个,这两天就是对白悦儿也不及从前那般周到了。

齐氏无奈道:“你以为周氏说的话那般管用?大头的钱我们已经花出去了,现在上门的人,虽然累点还能应付。何必还白白给长房送银子?”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如兰在小丫鬟的通传后进了屋。

“太太好。可有什么地方女儿能为娘亲分担一二。”如兰行过礼就关心的问道。

齐氏温和道:“这几日你悦儿表妹都是你照看,已经是帮我分担不少事儿了。其后几天,你还是好好照顾她,让她早日康复才是。”

如兰知道齐氏的意思,也不再多说什么。

“再过三日我便要回柳家村的庄子,你是跟着我去呢?还是留在老宅里?”齐氏想到这个,不经意的问道。

如兰想起那窄小的院落,乡下那充斥着各种牲畜叫声和奇怪味道的地儿,脸色不由得白了白,虽然短短的一瞬间,齐氏还是看到了。

“不知道吴姨娘和悦儿妹妹这次是否跟着一起去呢?不若我就在城里帮着吴姨娘照顾表妹……”如兰知道不管自己再怎么讨好,齐氏也不可能像对如梅那样对自己,天天在她面前凑,只会让她更加厌烦,且乡下是自己极其不喜欢去的。想到殷姨娘的嘱咐,聪明的如兰自然知道,她现在要做的不过是两件事情,一是面上敬着齐氏,二是好好学规矩学理家。可惜第二件事儿,齐氏是不可能尽心教她的,所以她必须留在城里。

齐氏哪里不明白如兰的心思?笑道:“兰丫头懂事多了~如此也好。正好城里的什么都方便些,你便好好协助吴姨娘照顾悦儿吧。吴姨娘虽然是姨娘,但是也算你的长辈,你有什么不懂的,或者要什么都和她讲。若是她有什么不对的地儿,你也不要闷在心里,你是这家里的二姑娘,若是谁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就拿出正经主子的款儿来。

如兰心中明了,这是要自己和吴姨娘互相制衡,谁在这老宅里都不能做大。

齐氏见如兰点头,心里放下一个疙瘩了。语气更加爱温婉地说:“我们过年若是不回来,我便遣人接你和吴姨娘去柳家村过年。 另外吴姨娘的学工厨艺都不错,你可向她好好学学。当然,女训之类的也不可疏忽了。至于族学,年后再看。这几天族中人频频来访,什么样子的你也知道,和什么人来往要注意分寸,尤其是我这个嫡母不在身边时。”

如兰想起前几天网长房送去的“薄礼”,心里一跳,眼角偷见齐氏的脸色平和,才镇定下来:“是,太太,女儿谨记太太的教诲。”

齐氏这才让如兰下去。 “吕嬷嬷,满打满算,为大姑奶奶这事儿,花费不下一千三百两银子呢!比两个田庄一年的收益好多……好了,随我去看看悦儿吧。她虽然小,但是有些话还是要说给她知道的。如今我们家里境况不好,钱财不多,也无成年男子支家,若不是不管,也没人说我们家刻薄。如今管了,那是我们家仁义,可不是必须的……”齐氏和吕嬷嬷缓步往客院去了,身后的丫鬟们都落后五六步的距离。

吕嬷嬷点点头:“谁说不是呢?这钱送了出去,咱们家账上的现银已经不足三百两了。”

齐氏皱眉道:“回去乡下,得想法子赚钱了,还不能引起其他几房的注意。”

吕嬷嬷倒是笑道:“就是二姑娘都不愿意去乡下,其他房里的爷们太太那更是不想去了,若是靠田庄赚钱,倒是不打眼的。”\

齐氏看着十米开外的客院叹息道:“农事赚钱不多还慢……算了,到了乡下在做打算把。”说完让后面的一个丫鬟去叩门不提。

如梅坐在灯下看着田簿佃户名册,而一边的沈泽和沈渊则摆弄着各自的弹弓。

这两天里,沈渊和沈泽和村里的孩子已经熟悉了,毕竟都是小孩子,他们还没有像村里大人们那样对沈家敬而远之。他们觉得沈渊和沈泽除了认识几个字外真是什么都不会,被狠狠的鄙视嘲笑了一番。若不是沈渊和沈泽脾气好,说不定他们两人的小厮就和村里孩子打起来了。

这时候没有南下过冬的鸟儿及小兔子之类的动物都是挺肥的,村后的密林比村前的小河更加吸引孩子们。几乎人手一把弹弓,在密林是追逐着。沈渊和沈泽俩孩子哪里见过这个?下午回家,就让郭旺财的老爹郭二和门房的林木一起为他们做弹弓。这样俭省的玩意,倒是比以前的小珠子之类的东西更得兄弟两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