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总有人前赴后继地爱上我(361)+番外

思惑似乎觉察到什么,他看向贾科。贾科的白发蜿蜒在苇舟上,落下几缕浸入水中。他披着白色的内袍,胸口微微敞开,露出苍白的胸膛。他的下巴尖削,面孔妖异,魔纹在半面脸上画出复杂而妖异的图样。

他用红宝石般的眼睛看着上空,弯曲的膝盖忽然向两旁打开,他对思惑说:“做吧。”

思惑的眉梢动了一动。

贾科用手指勾起,解开了自己的腰带。赤裸的右足抬起,抵在思惑的胸口,脚趾辗转柔缓地拨开他的衣领,将温热的脚心贴在炽热的胸膛上。他抵着思惑坐起来,白色的长发寸寸在肩头滑移,将衣袍带下了肩头。他放下了脚,用左手搂过思惑的后颈,将鲜红的嘴唇贴上了思惑的嘴唇。

“……我是魔躯,我有欲便求。”贾科舔了舔自己的嘴唇,舌尖舐着思惑的唇,在他微启的唇缝间缓慢而暧昧地画圈。

“这是蓬莱。”思惑说。

贾科笑了,“你是佛。”

佛的眉眼仿佛化开的春水,缓缓露出了一个细微的笑容。他的手被魔牵引着勾向魔的衣衫。白色的衣袍敞开,露出了颀长苍白的身躯。

魔狭长的眉眼里满是风情,他半阖着眼吻佛,颀长的睫毛半掩了欲望和柔情。他解开了对方的袍。他修长而灵巧的手抚摸佛的胸膛,探入欲望之地。

佛的呼吸渐渐粗重,他知道魔是他的爱欲,他的情劫。

他将魔缓缓地仰面放倒。白色的长发再度逶迤开来,三千银丝三千劫。

苇舟还在前进,划出一道道清浅的波纹。湛蓝的天,湛蓝的海,有微风。

佛吻魔的脖颈,胸膛和胸膛相贴,腿与腿交错纠缠。

魔甜腻的口中发出了不加掩饰的呻吟,他将修长的腿夹紧佛的腰,将自己的一切欲望和快活诉说。他鲜红的嘴唇不知廉耻,没有遮拦,从佛的耳垂一路咬到胸口,在佛的身上留下星星点点的痕迹。

汗水滴在苇舟上,热气升腾在胸口下腹之间。魔苍白的脚趾泛起粉色,紧紧蜷缩起来,浑身绷成一张上弦的弓。

佛的喘息萦绕在耳边,热气喷洒在脖颈上。白色的衣袍溅上了白色的浊物。

人生下来便是赤裸裸无覆一物,有欲有求。饥渴炎寒均坦荡荡无遮掩。这天地孕育万物,佛亦有情有爱,有欲有求,不可避免,无需遮掩。

魔意乱情迷,捏着佛的手塞进口中沿着手指根挨个儿啃咬,将佛舔得浑身沾湿。

佛将魔的欲望尽数含进口中,与自己的另一半交换浊物与津液。

魔吃吃地笑。他们在苇舟上翻滚,在平静的海面上摆动身体,在苍天下静谧地相贴与拥抱。

直到蓬莱已从迷雾里渐渐显出身影。

思惑将衣襟掩上,将抵在他下腹的脚放到一边。

贾科舔着自己发红还沾着液体的手指,慢吞吞地将揉成一团的白袍披上。

“做这事真快活。”贾科斜睨着思惑道。红色的眼眸穿过颀长的睫毛看向思惑。

见思惑不曾答话,他随后道:“只不过很快便要快活不起来了。”

净化魔躯不是件容易的事。苦非不惜伤害肉身也要阴魔化到极致,贾科要尝尽千般痛苦才能将魔气从体内生生拔根而出。

思惑知道,贾科也知道。

蓬莱已近在眼前,苇舟轻轻靠了案。仙山之上浮屠阁的三个大字未迎入眼帘佛气便已透过迷雾拼成了那三个大字。

贾科的呼吸一窒,面色平静,下船时手指与腿脚却在颤抖。

“我怕。”贾科说。这种恐惧来自于他的魔躯,来自于他极深的却被激发出的七情六欲。

“不怕。”思惑牵住了他的手,“我会陪你。”

贾科深深地看了一眼思惑。他问思惑:“如今我还需叫你思惑么,无我禅师?”

听到“无我”两字,思惑顿了一下。他捏紧贾科的手道:“无我已不再存在了。”

贾科知道,那是思惑的过去,也是他的过去。

——

贾科被思惑带上蓬莱浮屠阁,祓除魔气三百载,思惑不曾离开他一步。

蓬莱三百年不再有人轻易出入。世传蓬莱有魔,那魔被锁在浮屠阁上,惨叫日夜响彻浮屠阁。又世传蓬莱有佛。那佛镇着魔,只要魔挣扎得太过厉害,佛便会叫他吃一些苦头。

蓬莱日渐神秘,再无人能轻易寻到这海上仙山。

思惑离开那一日,怀里抱着一个人。那人形如枯槁,半死不活,已将咽气。

思惑踩着苇舟,抱着那人,在茫茫的东海上将他缓缓放进镜般的水里。

他说:“轮回去罢。”

那人的眼睛睁开了,黑漆漆的。他看着思惑,嘴角吃力地扬了扬。他动了动嘴唇,分明没有发出声音,思惑却知道他在说什么——

“下一世再见。”

第219章 番外二

善静小和尚修行了百年后终于登上了仙梯。上界同下界大有不同却也并非全然不似。上界的天人同下界的凡人都有嗔痴怒怨, 要说有何大不同,那便是上界的天人有的爱远远不及下界凡人。

善静的师父十年前圆寂了。只不过善静一直不觉得他师父是寿终正寝。那疯疯癫癫的老和尚自从名扬三界的思惑法师成佛之后便天天叨叨着“该是轮回渡劫了”,乃至于他一走,善静就下意识地觉得,他师父恐怕是去历劫了。

老和尚就善静一个弟子,善静当年听闻思惑大师成佛,自言自语地嘟囔如何成佛, 他那没有被佛祖开光的师父摇摇晃晃地坐在树枝丫杈上, 给善静留下了走前最有用的一句话:“想要成佛之人是成不了佛的, 想那须菩提——哎哟妈呀!”

老和尚从树枝上掉下来,摔断了脚脖子,然后躺在床上哎哟了九九八十一天,一天早上鸡鸣刚过,便没有了人气。

善静大夏天里坐在老和尚面前念了七天的往生经, 见老和尚的肉身不腐,便将他送进了缘空提到过的潜龙寺里。

潜龙寺方丈最后给了他一丸佛舍利, 善静盯了半天,将其塞进了贴身携带的布包里, 捧着那布包对空气说:“师父, 您那么大个儿,化了怎么也得三颗舍利,让您平时不念经就晓得偷吃,不积什么善缘,险些连一粒都乌有。”

他又自言自语道:“兴许潜龙寺方丈是骗我的, 我师父怎么可能有舍利呢?”

话是这么说着,他却更为珍重地将那佛舍利往怀里揣了揣,自此在山里闭了关。

善静登上上界那一日,缘空便收到了消息,只不过彼时缘空还在自在天闭关修行,等到两人相约在东海想见,已是又去十年。

天上一天,人间一年。自在天里的时间也不同外界,更不同于下界,缘空还是当年的缘空,不过略成长了些,善静却是个青年模样了。

善静一眼就认出了缘空,高兴地将缘空一把抱了起来。缘空连忙挥手连喊:“使不得!使不得!”

善静这才将他放了下来。

缘空手挂佛珠冲善静立掌躬身一礼,道:“一别多年,未曾料到还能同善静师相见,可见你我因果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