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45)

“顾家哪来的钱盖房子?”顿时成为全村最热的话题。

连小孩都要特地跑过来问一句:“小石头你家要盖县城的那种房子吗?”

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秋娘干脆就直说了有人买去了龙骨车的图纸。

毕竟这个没法眼红,距离太远了只能羡慕,要是说这些年攒下来的,恐怕又有小心眼记恨秋娘不带她们一起挣钱了。

“小石头这也太出息了!”

“也不知是谁买去了,肯定给了不少钱。”

青砖大瓦房啊!

虽然不少男人都在县城干过类似的苦力活,也知道怎么盖,但是从没在自己村子里盖过。

这下更多人来帮忙了,几乎大半个村子都来了。

顾璋本还在忧心,这房子什么时候才能住上。

一看这么多人,恨不得一人一块砖,就能直接围一圈,他顿时安心不少。

这日,是顾璋和虎头向赵夫子辞别的日子。

他们已经领了县学的衣服,三日后就要去县城书院念书了。

赵夫子难得没板着脸,有些不舍的看着自己学堂里最乖巧聪明的两个学生。

“去了学堂好好念书,别辜负你们爹娘的期望。”

“我教不了你们了,这个是送你们的礼物。”赵夫子递过来两个东西。

看不出是什么来,虎头好奇的先接过来:“夫子送我们什么?”

拿到手,虎头的脸色就变了。

顾璋仔细一看,竟然是赵夫子手上那个戒尺的小版!

虎头笑得都像是在哭了:“夫子,这个戒尺,这个,不会……”

赵夫子板起脸,就如同往日课前每次要打人手心一般。

吓得虎头赶紧站好,双手紧贴大腿。

顾璋也有些条件反射的发憷。

不过很快他就镇定地发现了端倪,这个“小戒尺”很薄,而且有些小的过分了,大人握住后就看不见了,更别说惩戒人。

赵夫子咳嗽一声:“翻过来看看。”

顾璋和虎头将打磨光滑的木片反过来,上面刻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赵夫子道:“这是《礼记·中庸》中的一句话,日后你们学到,就懂了,平日里可当书签用。”

虎头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夫子,这句话什么意思?”

赵夫子严肃道:“在你们没学到这话之前,就当它是戒尺好了,翻开书看到,就想想往日偷懒的后果。”

当书签来用,看到就想起儿时偷懒被打手心,谁还敢偷懒?

虎头小脸顿时哭丧起来:“夫子。”

顾璋也觉得这份礼物,颇为“别致”,不过也确实用心良苦。

“多谢夫子的礼物。”顾璋珍惜地把这枚戒尺模样的小书签收起来。

虎头也赶紧道:“谢谢夫子的礼物!”他一定会好好供起来的!

别了夫子,他们俩人分别回家收拾准备。

顾璋直接去了一天一个样的新房那边。

顾大根正领着大伙干活。

村里的汉子都热火朝天地干着,也热火朝天地聊着。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下雨,我看河里的水位线都降低了不少。”

“我们还好,对面大丰村的河床高一些,他们的龙骨车已经要取不到水了,最近看我们不顺眼的很,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

顾璋也知道这个事。

在灌浆期结束后,小麦是不需要水的,越干反而越好,能在地里晒得透透的,收下来晒的时候都省了工夫。

收割小麦的时候,更是没有人希望下雨。

所以天气被人忽略了好长一段时间了。

但是种植玉米可不一样,种子吸收了水分才好发芽。

太干可不行,可天偏偏就是不下雨,闹得人心慌,对面一条河之隔的大丰村,更是明显脾气暴躁。

“大丰村倒霉,正好在咱们交粮食税前一天去,被狠狠刮了一层皮,能不暴躁吗?”

“那也不能怪我们啊,就算两个村子关系不好,也不能这样吧,咱们还卖龙骨车给他们呢!是吧,小石头。”

顾璋突然被点,一群人正在干活的叔叔伯伯都看过来。

“小石头来了啊!”

“是不是马上要去县城上学了?你这聪明脑瓜,肯定能学好。”

……

顾璋面对一通夸奖,都回以一个露出小白牙的笑容。

他围着屋子转了一圈,满意地看着青砖大瓦房按照他的图纸施工。

大伙还在聊,“要我说,还是那些减产的村子不好过,本来小麦就减产了,这会儿要是天还不下雨,恐怕玉米也要受影响。”

“多亏了小石头的龙骨车,要不咱们恐怕也要减产了!”

许多人连忙附和,声音里都带着股后怕。

他们都看见过那日交粮食的情况。

心中愈发感激顾家,要不也不会一说要盖房子,都一个个卖力过来帮忙。

顾璋觉得这个功劳确实说大了,村里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只知道是因为缺水减产,周围有人减产,他们没减,自然就归功于龙骨车。

但是其实,如果他们村没有龙骨车,最多也就是累一点,田离水近,勤快点辛苦点没那么大影响。

那些减产的,是田离河边距离稍远,或者地势太高,或者其他各种原因综合导致没法人工大量挑水。

天灾永远是人力没法抵挡的,在末世前那样发达的科技社会,国家都拿一些天气没办法,更何况是古代。

顾璋摇摇头,不过他也没傻到自己说破。

他绕了一圈,又去秋娘那边讨了一杯凉茶,正坐在小板凳上喝着,远处就传来闹哄哄的声音。

“这边,顾家人应该都在盖房!”

“小石头肯定也在那里。”

顾璋正小口小口喝凉茶,抬头望向远方。

“找我的?”

顾大根走过来,眉头皱起:“你跟在爹后面,别瞎跑。”

刚刚干完活,肌肉都还隐隐鼓起,看起来很凶。

“是大丰村的人。”

“这么大一群,还都拿着镰刀农具,这是想干什么?”

周围帮忙干活的人也都停下来,大家都站起来,聚在一起。

秋娘见状不妙,赶紧遣散在后面帮忙的小姑娘,让他们去找村长。

几个做饭摘菜的婶子,拿起菜刀家伙事,也走到前面。

“你们这是干什么?”顾大根沉声问。

对面大丰村,一位膀大腰圆的男人站出来,指着顾大根旁边的顾璋道:“我们都听说了,这娃娃是个有福气的,得龙王喜欢。”

“你们什么意思?”德贵叔上前,皱眉问。

“谁不知道,小石头年初掉到水里,当天就下了全年最大的一场雨,后来缺水了,他一个小娃娃竟然做出了龙骨车取水,这分明是得龙王爷喜爱。”

顾璋眼中的疑惑,顿时化为无语凝噎。

他说他除了教训那个走狗之外,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而且有小呆瓜帮忙,包青天来了也别想查到他。

怎么就突然有这么一大群人来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