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农家子靠植物系统飞升首辅(144)

顾大根嘿嘿笑道:“只要爹还抱得动,你就没长大。”

为了烤火取暖,家里的灶一直是热的,这会儿烧水也快。

滚烫的热水兑好了凉水,热乎乎的洗了个澡,再躺到家里的床上,顿时觉得浑身都舒坦起来。

顾璋道:“今日咱们吃锅子吧?暖和。”

“听小石头的。”王氏笑道,“再出一炉杂嚼,也给他爷俩尝尝咱家生意的滋味。”

屋子外已经飘起了雪,地面上也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

寒风萧萧,屋子里却冒着腾腾热气。

圆形的铜锅中间放着炭、里面的水煮得咕噜咕噜的冒着泡泡。

水中放着不知名的菌、闻起来格外鲜美,表面浅浅漂浮着一层羊油。

顾璋总大手大脚地从外面买各种好东西回来,次数多了,顾家人对那些没见过的吃食,也都习以为常。

要是见到什么没见过的吃食,都觉得是顾璋又从哪里买的。

若是自己买不到,那多半是小石头在学院里的朋友从各处带来的,或者知府、提督学政那样的大官送的,或是从燕老府里带回来的,他们普通人知都不知道那些吃食,去哪里买?

故而,顾璋在家里也放开了些,偶尔会少拿点系统里兑换的好吃的,放进自家锅里,灶里。

“这汤可真鲜,秋娘的手艺越来越好了。”顾大根吃下一大片切得薄薄的羊肉。

在外头奔波,总没有家里来的舒坦。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都大口吃着锅子里的肉片、青菜、豆腐……

吃得那叫一个香,连带着顾璋他们三人的胃口都变好了不少,比往日都吃得多些。

冬日里热腾腾的锅子,最能抚慰人的身心。

吃了锅子,尝过了喷香扑鼻的炙肉,一两碗扎实的白米饭下肚,幸福的满足感在温暖的屋子里飘荡,与外面飘雪的凉意仿佛两个世界。

等都吃的差不多了,一家人的速度都慢下来。

围着锅子,边聊天,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吃着。

顾璋又从炉子里摸出几个烤得软乎乎的板栗:“烤好了,试试我烤得怎么样?”

板栗被烤得香甜软糯,轻轻一咬,一股甜滋滋的味道,伴随着暖人绵密的口感,就在嘴里绽开来,暖到心里。

“好吃!”

“好软好甜,竟还有这么好吃的零嘴。”

“感觉啥好吃的,都逃不过咱家小石头的寻摸。”

“还是家里舒坦!”

顾大根从兜里摸出一锭不小的银子,献宝道:“你们瞧,这是什么?”

面对秋娘询问的目光,顾大根笑着解释道:“这是咱家这几个月的俸禄!”

“咱干活可都是有钱的!”

顾大根献宝似的把银锭送到秋娘面前:“你瞧大不大?”

秋娘笑道:“傻样。”

他们一家人熄了铜锅中间的火,全都走到烧着火,温暖的屋子里。

屋子里干干净净的,被褥也都换上了新的,刚刚洗过澡,换了干净衣服的顾大根和顾老爷子,都有种被家里惦记着的感觉,心都暖暖的。

他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秋娘从隐秘处拿出了一个带锁的木盒子。

顾璋瞅了一眼献宝的爹,凑过去小声道:“娘挣得可多了。”

顾大根挠挠头:“吃食能挣很多吗?”

分明走之前,秋娘还有些担心,他还跟秋娘拍胸脯保证,说万一不挣钱,还有他在,即使去码头卖力气,也不会让家里坐吃山空的。

木匣子上的锁被打开,里面是细碎的白花花的银两。

往前几十年,手里几乎只有铜板,很少见到银子,即使每季度有金家玩具铺子的的分成,也多是银票。

这样直接看到一匣子碎银子,冲击实在有些大。

顾大根和顾老爷子都被眼前的一匣子碎银惊得说不出话来,呆呆的坐在那里瞪圆了眼睛。

“这,这么多?”

“这是咱家生意挣的?!”

顾璋坐在炉子边,又给自己剥了一个板栗:“那当然,咱家铺子生意可好了。”

王氏也笑道:“秋娘多能干,多厉害,你们又不是第一天知道。”

秋娘算道:“咱家铺子每日卖两炉杂嚼,一炉十多斤,两炉能有三十斤。猪肉和羊肉定得多,会比零着买便宜些,一斤算30文,出炉之后能余个六两左右,便算50文的成本,再加上柏枝、香料,有60文。”

“再算上铺面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大约70文不到的成本,羊肉利润高些,杂嚼利润低但卖得多,均的算下来,一斤能挣20文,一日就是600文,一个月就是十多两。”

顾璋知道秋娘目前只能算到这儿了,还是日日勤学才有的水平,他补充道:“一月就是18000文,也就是十八两。”

顾大根:!!!

顾老爷子:???

顾老爷子听着就觉得晕乎,最后更被总数给砸晕了,这可是家里自己手上的,稳当的营生。

顾大根也晕乎,觉得娘子看起来都更精神,更漂亮了,他下意识夸道:“还是秋娘厉害!”

当初能把他喂壮实,让一家人的日子变好,现在来了府城,更厉害了!

他美滋滋地将手里的银锭放进木匣子:“我也添一点,这样咱家的家当就更多了。”

秋娘嘴上不说,可从精气神就能看出,她整个人都冒着向上的劲儿,眼睛也是亮的,显然也是欢喜现在的。

顾璋也从怀里掏出一张银票:“那我也来放点,给凑个整。”

顾家人看着木匣子,都还有些恍然,“咱家竟然有这么多银子了。”

“可真好。”

“咱们这次回村,再买些地吧?”

王氏倒是罕见的提议道:“要不咱们在府城买点屋子吧?我瞧每日来买杂嚼的焦老爷子,日日收租,每天都乐呵呵的,长得也白胖。”

她从小就想把小石头养成那样白白胖胖的模样。

一家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都积极的想让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

顾璋觉得心都暖暖的,上辈子被抛弃在雪地,又一人禹禹独行,仿佛时刻被浸泡在凉水里的心,都被暖呼呼的热气小心的捧出来,护在手心里。

又过了两日。

确定好要回乡过年的顾家人,将院子打扫干净,又联系了一家商队,这才出发。

回乡的路上,每个人都是高兴的。

顾老爷子和顾大根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官服。

顾老爷子甚至都想好了,要怎么穿,要走村里的那条路,要什么时辰去走,好让他的老伙计们都瞧瞧。

秋娘和王氏,也带上了诰命服,还有配套的全部首饰。

顾璋在这方面没太大的执念。

但顾家人从前在村里,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都是村里不被瞧得起的人家。

家里田少又穷苦、还没壮劳力、娶不起媳妇、吃不上饱饭、好不容易娶上了媳妇,又生了个病恹恹的孩子,总有绝户,没人养老送终的说法环绕在耳畔。

衣锦还乡的荣耀和快乐,是旁人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