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福妾(清穿)(334)

作者: 南风不尽 阅读记录

尤其东南亚一线的水文图、航海日志全在荷兰人手中,他们一开始还挺欢迎大清开放通商口岸的,试图将货物倾销给大清,但他们的巴西木、姜、奴隶、棉花和皮革等商品,大清的百姓和达官贵人都不是很买账,这些玩意儿除了那什么巴西木之外,他们都有啊?而且那木头瞧着也不咋地,咱的金丝楠木、酸枝木、红木哪个不比这玩意好看又漂亮?真寒酸……不过人家大老远来了都来了,怎么好让人空手回去?于是荷兰人反而被天生有生意头脑的沿海商人反向高价销售了各式各样的丝绸、茶叶、瓷器、香料……

荷兰:没从大清赚到一分钱,还花光了所有。

实际上正是如此,在西方各海贸大国眼中,华夏在他们心中远比印度与其他东南亚小国更重要,大航海时代最挣钱的几类货物里,华夏就占了四样(茶叶、丝绸、瓷器和蔗糖),当有一天,荷兰人习惯性地打劫了一艘从东方满载而归的葡萄牙货船后,靠着船上的丝绸、漆器、瓷器等货物荷兰人的东印公司在欧罗巴卖得了三百五十万荷兰盾的天价收益(九万五千盾就值一吨白银),也就是将近四十吨白银之后,他们就眼冒绿光了。

而这只是一艘船的货而已。

还是无本买卖最赚钱了,与其花大价钱跟大清进口这些货物,不如直接打劫啊?意识到这一点的他们犹如醍醐灌顶,从此就开始玩阴的了。

而大清海贸起步晚,只能从荷兰人、葡萄牙人手里买航海图和水文图,那些外邦人卖给大清商船的全是错漏百出的海图,导致大清商船经常出现船毁人亡的事情,而荷兰人就跟在沉船后头打捞大清商船上的货物,白捡一堆好东西,然后全运到东瀛换银子,换了银子再到大清换丝绸。

但华夏儿女的坚韧是这些外邦人难以想象的,外邦海图不靠谱,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沿海的渔船、商船纷纷开始自己测绘水文,只要出海就带着测深锤,拿自己的性命和经验去实验各种航道,无论经过任何港口与海岸,在补给与等风来的时候,还会留下航路指引标志,留给后来经过的华夏商船作为借鉴与指引,很快,开了海贸三年了,马来、印尼及马六甲海峡附近的航线包括洋流、浅摊、小岛附近的水深都已被华夏人自己探明,并一一记录画成了海图与航海日志。

从此船毁人亡的事情就很少发生了。

一计未能得逞,这些外邦人就改阴谋为阳谋,几个大的西方海贸国合力把持了航道必经之路的海峡周边小国,将马六甲当做据点,纷纷换上武装船只、配置火炮,组成一共二十五艘的私掠船,对所有经过的大清商船收取高昂的过海费。

不给?开炮。

有一艘大清民间大商船被攻占后,他们将船凿穿了,将船上所有人绑了起来,搬空船上货物,就这样傲慢与不屑地看着那商船在海面上缓缓地沉了下去。这事儿就发生在格尔芬出海之前不久,船上的人都死绝了,因此还没来得及传回京师。

格尔芬从广州出海也必须经过印尼,沿途受到好几次外邦私掠船的骚扰与袭击,但他这回带的是大清的水师舰船,各个带炮带手铳,为着他能够顺利远洋澳洲、接管那巨大的飞地,康熙给他的船全是新的、最好的,连上头装的炮都擦得锃光瓦亮,给的水师也尽都是年轻力壮精锐之师,格尔芬也不是什么信男善女,作为一个纨绔四十多年的老纨绔,他踩在船头剔着牙,当即将那被迫再次出海的悲愤与还是没摸到清倌小手的痛苦全都发泄在了那些外邦船身上。

一个炮打到他主舰右舷不远处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浪花,浇了格尔芬一头一脑的海水。

“王八羔子,敢骑到你大爷头上拉屎,掉头!掉头!给爷打!狠狠打!”

格尔芬顿时将牙签一摔,大喝道。

于是才刚刚出海不久,就跟外邦人打了一架,击沉了对方三艘大船,自个的船炮打空了、也伤了几艘船,于是拿绳索拖着伤船又灰溜溜地回了广州,格尔芬气血上头逞一时意气打完了才后悔,生怕被康熙责罚,一边自己私掏腰包修船,一边连夜写了牒报折子,八百里加急送进了京师。

格尔芬有点小聪明,他让人搜集了不少外邦人劫掠我大清商船的事迹一并写在牒报里,将他的鲁莽行径美化成了为民请命、义愤填膺、不得不反击,也算是歪打正着,把远在深宫中的康熙从躺着收银子的美梦中唤醒了,再次看清了这些外邦人露着獠牙的真面目。

如莱布尼茨与那英吉利商人般和善的总归是少数,格尔芬还在牒报中写道:“据广州港口海贸商行统计,康熙四十年至康熙四十三年,外邦人便在短短三年内在水师巡视不到的远海劫掠了三百余艘大清商船,此外,他们还控制了大清沿海附近的几处商船补给的小岛,将岛上11个货栈、100多头牛、鸡蛋家禽都洗劫一空,还曾试探想登陆澎湖,被百姓发现,水师将其赶了出去,商行称,靠着这等空手套白狼的行径,外邦人劫掠大清商船一回,至少能获利八吨白银……”

一艘船就能得八吨白银……换做大清的计量单位,也就是16万两白银,他们劫掠了三百多艘,就算三百艘,也有四千八百万两银子了!这群外邦人劫掠得的钱财比大清一年赋税都要多!!

精通算学的康熙和胤禛立刻就在脑子里反映了过来,尤其是素来勤恳节俭、户部每一块铜版都算得清清楚楚的胤禛,那颗心直接就碎了、滴滴答答地流了一滩血,他忍不住用手捂住了胸口。

胤礽正好瞥了眼已痛不欲生的老四:“……?”这孩子咋了?突发疾病?

“都看完了吧?”康熙坐在上头将折子扔到桌上,悠悠地开口,“有什么看法,都谈一谈吧。”

明珠坐在皇子们的对面,他已没有什么实际职位,但康熙对明珠的机敏还是很依赖的,喜欢时不时叫进宫来,遇着事也爱问一问他,因此他今儿穿了件普普通通的青灰色素夹棉袍子,只有袖口和衣领、衣摆处绣了几枝飘然的竹叶,不似其他人一般穿着整齐的朝服,好似个深山隐士。

他将众皇子一扫而过,又望了眼习惯性低头欣赏地毯,绝不肯头一个开口说话的老滑头佟国维,而张英和李光地是汉臣,他们素来谨慎自持,也绝不会贸然开口,尤其张英,那就是个和稀泥的好手,东扯一点西扯一点,好似说在了点子上又好似没有,绝不会轻易表态。

每当这时候,明珠就开始思念索额图了。

至少他指定能头一个打开话匣子,再贸贸然说些蠢话被康熙责骂,虽然牺牲了他一人,但这小内廷的氛围也就松了,人人都能说上一句两句了,这样皇上往往也就满意了。

如今就剩了他一个,真是独木难支啊。

明珠在心底叹了口气。

索额图走的第四百不知多少日,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