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明外史(337)

吴碧波看到这里,那人猛一抬头,见着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便将稿子纸一翻,

把字覆在桌上,将白纸朝着外。吴碧波也觉自己冒失一点,便掉过脸去,再看桌上

打诗条子。一直看了半点钟,忽然想起何剑尘还等着回信,便别了梁子诚回去。梁

子诚一直送出重门,轻轻的对他说道:“晚上我在家里候你得了。我还等着钱用,

最好是快一点进行。”吴碧波道:“这又不是作买卖,可以想法子拉拢。这是国家

奖励人民的事。”梁子城连连说道:“得了,得了,不要说官话罢。过两天,我请

你吃小馆子,报答你这一番盛情,那还不成吗?”吴碧波道:“你既然请客,我就

不用客气。是哪一天,请你说明,我也有个指望。”梁子诚笑道:“你真是厉害,

一点也不饶人。就是明天下午罢,至于什么地点,由你和那位何先生商议好了,我

们晚上再定,你以为如何?”吴碧波道:“天气热,我们上公园逛去,惟有那样吃,

才能够痛快。”梁子诚点头道:“好!就是这样办,可是你也要把事情凑成功,才

好意思去吃我的哩。”吴碧波一笑而去。

到了杨杏园这里,何剑尘和他买了一大包蟹壳黄烧饼,在那里一面闲谈,一面

喝茶吃着。吴碧波一看,就连挑了两个葱油椒盐的吃了。笑道:“这种烧饼,在上

海的时候是很容易有得吃。北京城里,却很稀奇,只有南城八大胡同里,有两三处

有得卖。我们住在东城的人,很不容易碰着了。”何剑尘道:“胡同里的江苏人多,

他们是专做烧饼给江苏人吃的。他要到内城去,到哪里去找这种吃烧饼的知音?”

杨杏园笑道:“不是我说句刻薄话,自从北京有了南班子以后,对于南北人情风俗,

他0倒是沟通不少。”吴碧波道:“何以见得?就在这蟹壳黄烧饼上,能看出若干吗?”

杨杏园笑道:“可不是!现在有许多北方人,吃了蟹壳黄之后,觉得酥薄香美,远

在北方烧饼硬厚糊淡之上,于是也常常派人到胡同里买蟹壳黄吃,这岂不是一证?

其他如拆烂污揩油种种名词,也是由胡同里传出的。南班子能沟通南北人情风俗,

于是大可见了。”何剑尘道:“幸而我们都是南边人,若有北方人在此,南方人究

竟以此事为荣呢,还以此事为辱呢?”杨杏园道:“这南方两个字,在北京说出来,

太广阔了。他们对于各省的人分法,只有几:其一,东三省的人,都叫奉天人,三

特区的人,叫口外人,山东叫老杆或叫山东儿,山西叫老西儿,陕西甘肃人,都不

大理会。此外无论是那一省,都叫南边人,连河南江北都归入南边之列。这其间有

一省有不漂亮的事,其余各省,远如云贵,近如豫皖,都要沾光,未免说不过去。

所以人家说南边人怎样,我是不在意。”何剑尘道:“这样分法,固然是不对,但

是南方人也未尝不承认。你看那江苏人挑担子卖南菜的,他是遇到大江以南的人的

住宅,都要去撞一撞,他就是大南方主义。”吴碧波道:“我也知道他们那里有南

货,全是稻香村贩来的。就靠他那一口苏腔,引起人家同乡之念来卖钱罢了。”何

剑尘道:“说你们不肯信,有一个卖南菜,发了几万银子财哩?”吴碧波、杨杏园

都不肯信。何剑尘道:“怎么没有?而且这个人的生意,还在做呢。这个人叫王阿

六,是上海人,一个大字也不识。他不知道怎样到北京来了,无以为生,就挑了一

担南货,到南边人家去卖。他走的人家,和别人不同。别人挑了南货是到大宅门里

去卖,他挑了南货,却到南方姑娘小房子里去瞎闯。无论人家买不买,他总说了一

顿闲话再走。因此这些老鸨和龟奴,他认识的实在不少,熟悉了,生意自然也不坏。

后来他翻然改计,不干这生意,却花了一大笔运动费,在津沪海轮上,弄了一名茶

房当着。靠着他在北京南班子里人眼熟,就常替他们向上海带东西。北京的南班子,

和上海的长三堂子多是有关系的,东西带来带去,无非是班子堂子之间。日子一久,

上海长三堂子,他又认识人不少了。这一来,南北跑的姑娘,没有人不知道王阿六,

来往坐船,也非等王阿六这条船不可。甚至有些老鸨子不能亲送姑娘,简直就送王

阿六多少钱,请他包接包送。连北京到天津这一段火车,王阿六都代为照应。因为

这样子,他另请一个人替他茶房的职务,自己却北京上海两头跑,带贩烟土私货,

带为姑娘解款项珍宝。总而言之一句话,京沪之间,窑子里的事,他无所不办,无

往不弄钱。”杨杏园道:“我仿佛听见有个姓王的茶房,在北京盖了两幢房子,就

是他吗?”何剑尘道:“对了,就是他。盖的两幢房子,也是离不了吃窑子,全是

赁给窑子里的人住。据人说,他手上大概有两万多了。作一个茶房,能挣到两三万,

我们衣冠楚楚之士,得不了他十分之一,说起来,岂不令人愧煞。”杨杏园道:

“茶房挣两三万,你就觉得多吗?我听说,闵克玉家里有一个听差,家私快到十万

了,那不让我们听了,要恨无地缝可钻吗?”吴碧波道:“你两个人说的,还不算

奇。我倒知道一个最妙的财主。不知道你二位,有银行界的朋友没有?若是有,应

该知道银行界里有一个甄厨子。”

说话时,茶几上一大包蟹壳黄已经吃完,只剩一个椒盐的。杨杏园是坐着,吴

碧波是站着,不约而同的,两个人都伸手来拿这个烧饼。杨杏园坐得近,就先拿到

了。因笑道:“我倒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名人,真是枉为新闻记者。你既知道,我很

愿闻其详,这个烧饼,我就算是报酬罢。”说时就站了起来,把这个烧饼塞在吴碧

波手上。吴碧波也就接着,笑道:“这要加点作料做一篇稿子,投到上海各报上去

登,准可以弄个块儿八毛的稿费,还不止一个烧饼吃着的价值呢。”说着,用两个

指头钳了烧饼吃着。杨杏园让他将烧饼吃完,笑道:“不管酬金多少,你既然无法

退还,当然要给我们新闻了。”吴碧波笑道:“实在我说得高兴,你就不行贿赂,

我也是要说的,你又何必多送一个烧饼给我吃呢!我这就告诉你罢。这个甄厨子,

他向来是在大华银行包厨的。行里有上百行员,都是由他开上等伙食。他们可放着

正餐饭不吃,每人又凑出十块钱,另办伙食吃。他们总裁的伙食,每席是十二块钱。

上一篇:牛马走 下一篇: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