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明外史(193)

是北京城里好素菜馆子里的菜,也没有这样好。”杨杏园道:“你忘记白天吃杏子

的那回事吗?这就是那一样的道理。”吴碧波端着一杯漱口水,正向院子外吐水。

便问杨杏园道:“这里有河吗?你听听这个流水的声音。”杨杏园走到平台上来,

只见山崖上大半轮明月,照得山影沉沉,树木隐隐。天上只有几颗亮星,在树按上

陪着月亮。天上一点云也没有。一片潺潺之声,却在天空。杨杏园笑道:“这哪是

水声,水有在半空中响的吗?”吴碧波道:“这难道又是树叶响,和白天在山口上

听的可不同。”华伯平听他两个人在外面说话,也走了出来。侧耳一听,果然听见

一道滩河流水的声音,在这屋外,像在山腰里,又像在山顶上。笑道:“有了,我

明白了。这就是书上说的那个松涛,对不对?”一句没说完,只听见波浪汹涌之声,

随风而来。回头又听见沙沙之声,由远而近,擦着这屋子过去。华伯平道:“妙极!

这要不是在山上住,哪里知道这种景况。”三个人漱洗已毕,依旧坐在这平台上。

那月亮离着屋外山顶,也不过一丈来高。在月光之下,近看山光树影,清幽如梦,

远看山下,云雾濛濛、不知所在。四围除了树木为风所吹之声而外,就是这屋的四

周,几头野虫,唧唧的叫。杨杏园道:“我在此时,只觉得万念俱寂,想起北京城

里的繁华,真如电影一般。”吴碧波道:“所以古人作书,都在深山,必定如此,

方能够心地干净,做得出好文章来。”大家正说着,忽听见一阵吹笛子的声音,在

山上送下来。那调子是《梅花三弄》,本也很熟的,只是在这深山之中,残月之下,

便觉得有无限凄凉。华伯平道:“咦!”他只说了一个字,杨杏园和他摆摆手,三

个人便都不作声,坐着悄悄地听去。一直等笛子吹完,吴碧波道:“杏园,我们不

要遇了仙家吧?他这一阵笛声,把我的心都吹动了,酸甜苦辣,我真说不出是什么

味来。”他们说时,听差正走过来沏茶,华伯平便问道:“这山上是什么地方?”

听差道:“是一幢庙。”华伯平道:“这笛子是和尚吹的吗?”听差道:“不是,

是一位冯太太吹的,她每天晚上,都要吹一遍。”吴碧波道:“这位冯太太的老爷,

是一个司长吗?”听差道:“对了。”吴碧波对杨杏园道:“这是一个失恋的伤心

人,难怪她这调子,吹得幽怨极了。”杨杏园道:“你怎样知道?”吴碧波道:

“她的恋人,嫁给了我们的亲戚,我怎样不知道?”华伯平道:“胡说!她的恋人,

怎样嫁起人来?”吴碧波笑道:“不说明白,你不知道。原来她的恋人,一样的是

个女子,不是个男子。”杨杏园道:“妙极。这是同性恋爱的故事。你说,她们是

怎么一段因缘?”吴碧波道:“这冯太太在北京城里,本来也是个交际之花。后来

不知什么人介绍,在交际场中,认识了一位施小姐。不到三个月的工夫,两个人发

生了同性恋爱。都说男子汉没有好人,我们躲开他们,到西山去住罢。冯太太对施

小姐说:‘这还不是办法,我们要今生今世在一处,除非你不嫁人,我和丈夫离婚。’

施小姐说:‘我早就决定不嫁人了,就怕你不能离婚。’冯太太说:‘好好,只要

你能这样的真心,我就去和丈夫离婚。’冯太太说了这个话,果然和冯司长提出离

婚的条件。冯司长本来是个西洋留学生,对婚姻问题,真是讲究恋爱主义的,慨然

答应了离婚。他又知道他太太,是和人家发生了同性爱,他的好奇心,战胜了他的

嫉妒心,并且答应离婚以后,每月津贴冯太太一百元的日用。这也算仁至义尽了。”

杨杏园道:“果是仁至义尽,冯太太可以和他保存一部分感情了。”吴碧波道:

“惟其如此,就越发糟了。冯太太当时一鼓作气的和冯司长离了婚,就和那位施女

士同搬到西山来,住在西山什么地方,我原不知道。”说着一指听差道:“他说这

笛子是冯太太吹的,那末,就是这里了。两个人大概住了两个月,果然情投意合。

后来施小姐常在山上玩,看见西山旅馆里的旅客,男女成双的居多,她的爱情就不

能专一啦。恰好这个时候,敝亲在山上养病,游山游得认识起来,也发生了爱情。

这异性爱的力量,究竟比同性爱的力量大,施小姐就写了一封信丢在桌上,和冯太

太不辞而别,下山结婚去了。冯太太万不料施小姐是这样薄情的人,这才知道女子

的心,比男子还狠,又海又恨,真是万念皆灰,住在山上,连门都不出了。”杨杏

园道:“我若是冯司长,我还接她回去,那才见得他的情深量大。况且冯太太和别

人是同性爱,和出山泉水又不很同,自然是坠欢可拾。”吴碧波道:“冯司长何尝

不是如此,但是冯太太以为丈夫心肠太好,自己却不好意思见面了。据说,那一百

元的津贴,她也不要了。以后何以为继,真是一个疑问。”听差站在一边,也听住

了。华伯平问他道:“这话对吗?”听差道:“不错,从前还有一位施小姐,和冯

太太同住,后来走了。”华伯平道:“这冯太太,可说她负人,人家也负她,这两

笔账在一处,如今都悔起来,也难怪她不下山了。”

说着,那笛子又吹起来了。也听不出是什么调子,只觉呜呜咽咽,若断若续,

很是凄楚。杨杏园用手搔着头发道:“可怜!我不忍卒听了。”华伯平笑道:“你

向来自负是个多情种子,何不想法救她一救?”杨杏园道:“连她自己丈夫都不能

救她呢,何况别人?”这时,月亮越发斜了,凉透毛发,杨杏园不觉打一个寒噤。

当时,笛子也就更然中止。杨杏园道:“咦!有什么变故吗?这笛子吹到中间,陡

然停止,不像自然的收束。”吴碧波道:“你又见神见鬼。”华伯平道:“不然,

我也觉得这笛子停得可怪。”吴碧波道:“我想她拿着笛子,一定在风露里吹,刚

才这一阵风我们都受不住,她一定也是受不住,所以不能吹了。”杨杏园道:“这

话也近情理。但是一个孤孤单单的妇人,在深山里住着,拿着一根笛子,在淡淡的

月亮底下,对凉风暗露来吹,这种情景,也就不堪了。”吴碧波笑道:“吹皱一池

春水,干卿底事?”杨杏园道:“王道不外乎人情,人情不外乎天理,你觉得我这

话腐败吗?”华伯平笑道:“话却是对的,不过这好像做官的人说的。”杨杏园一

上一篇:牛马走 下一篇: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