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啼笑因缘(33)

只在这时,走进来一个黑麻子,穿了纺绸长衫纱马褂,戴了巴拿马草帽,只一进门,台上的姑娘,台下的伙计,全望着他。先前那个送茶壶的,早是远远的一个深鞠躬,笑道:"二爷!你刚来?"便在旁边桌子下,抽出一块蓝布垫子,放在一张小桌边的椅子上,笑着点头道:"二爷!你这儿坐!给你泡一壶龙井好吗?天气热了,清淡一点儿的,倒是去心火。"那二爷欲理不理的样子,只把头随了点一点,随手将帽子交给那人,一屁股就在椅子上坐下。两只粗胳膊向桌上一伏,一双肉眼,就向台上那些姑娘瞅着一笑。寿峰看在眼里,心里只管冷笑。本来在这里找不到沈三玄,就打算要走,现在见这个二爷进门,这一种威风,倒大可看一看。于是又坐着喝了两杯茶,出了两回钱。

这时,就有个矮胖子,一件蓝布大褂的袖子,直罩过手指头,轻轻悄悄的走到那个邻座的军人面前,由衫袖笼里,伸出一柄长折扇来。他将那折扇打开,伸到军人面前,笑着轻轻的道:"你不点一出?"寿峰偷眼看那扇子上,写了铜子儿大的字。三字一句,四字一句,都是些书曲名。如《宋江杀惜》、《长坂坡》之类,心里这就明白,鼓儿词上,常常闹些舞衫歌扇,歌扇这名堂,倒是有的。那军人却没有看那扇子,向那人翻了眼一望道:"忙什么?"那人便笑着答应一个"是"字,然后转身直奔那二爷桌上。他俯着身子,就着二爷耳朵边,也不知道咕哝了一些什么,随后那人笑着去了,台上一个黄脸瘦子,走到台口,眼睛向着二爷说道:"红宝姑娘唱过去了,没有她的什么事,让她休息休息。现在特烦翠兰姑娘,唱她的拿手好曲子《二姐姐逛庙》。"末了两句,将声音特别的提高。他说完退下去,就有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站在台口,倒有几分姿色,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眼珠子,四面看人。她拿着鼓条子,先合着胡琴三弦,奏了一套军鼓军号,然后才唱起来。唱完了,收钱的照例收钱,收到那二爷面前,只见掏了一块现洋钱,当的一声,扔在藤簸箕里。寿峰一见,这才明白,怪不得他们这样欢迎,是个花大钱的。那个收钱的笑着道:"二爷还点几个,让翠兰接着唱下去吧。"二爷点了一点头。收钱以后,那翠兰姑娘接着上台。这次她唱的极短,还不到十分钟的工夫,就完了事。收钱的时候,那二爷又是掏出一块现洋,丢了出去。

寿峰等了许久,不见沈三玄来,料是他并不一准到这儿来的。在这里老等着,听是听不出什么意味,看又看不入眼,怪不舒服的。因此站起来就向外走。书场上见这么一个老头子,进来就坐,起身便去,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都望着他。寿峰一点也不为意,只管走他的。

走不了多少路,遇到了一个玩把式的朋友,他便问道:"大叔!你找着沈三玄了吗?"寿峰道:"别提了。我在群乐馆子里坐了许久,我真生气。老在那儿待着吧,知道来不来?到别家去找吧,那是让我这糟老头子多现一处眼。"那人道:"没有找着吗?你瞧那不是--"说着他用手向前一指。寿峰跟着他手指的地方一看,只见沈三玄手上拿了一根短棍子,棍子上站着一只鸟,晃着两只膀子,他有一步没一步的,慢慢走了过来。寿峰一见,就觉有气,口里哼着道:"瞧你这块骨头,只吃了三天饱饭,就讲究玩个鸟儿。"迎了上去,老远的就喝了一声道:"呔!沈三玄!你抖起来了。"

原来关寿峰在天桥茶馆子里练把式的时候,很有个名儿,沈三玄又到茶馆子门口弹过弦子的,所以他认识寿峰,平空让他喝了一声,很不高兴。但是知道这老头子很有几分力量,不敢惹他。便远远的蹲了一蹲身子,笑道:"大叔!你好,咱们短见。"寿峰见他这样一客气,不免心里先软化了一半。因道:"我有什么好!你现在找了一门做官的亲戚,你算好了。"沈三玄笑道:"你怎么也知道了!咱们好久没谈过,找个地方喝一壶儿好不好?"寿峰翻了眼睛望着他道:"怎么着?你想请我?喝酒还是喝茶呢?"沈三玄道:"既然是请大叔,当然是喝酒。"寿峰道:"我倒是爱喝几杯,可是要你请,两个酒鬼到一处,人家会疑心我混你的酒喝。往南有遛马的,咱们到那里喝碗水,看他们跑两趟。"

沈三玄一见寿峰撅着胡子说话,不敢不依。穿过两条地摊,沿路一列席棚茶馆,人都满了。道外一条宽土沟,太阳光里,浮尘拥起,有几个人骑着马来往的飞跑。土沟那边,一大群小孩子随着来往的马,过去一匹,嚷上一阵。沈三玄心想:这有什么意思?但是看看寿峰倒现出笑嘻嘻的样子来,似乎很得劲。只得就在附近一家小茶馆,拣了一副沿门向外的座头坐下。喝着茶,沈三玄才慢慢的问道:"大叔!你怎么知道我攀了一门子好亲?"寿峰道:"怎么不知道!我闺女还到你府上去过好几回呢。"沈三玄道:"呵呀!她们老说有个关家姑娘来串门子,我说是谁,原来是你的大姑娘。我一点不知道,你别见怪。"寿峰道:"谁来管这些闲账!我老实对你说,我今天上天桥,就是来找你来了。我听说你嫌姓樊的没有给你钱,你要捣乱。我不知道就得,我知道了,你可别胡来。姓樊的临走,他可拜托了我给他照料家事。他的事就像我的事一样,你要胡来,我关老头子不是好惹的。"沈三玄劈头受了他这个"乌天盖",又不知道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便笑道:"没有的话,我从前一天不得一天过,恨不得都要了饭了。而今吃喝穿全不愁,不都是姓樊的好处吗?我怎么能使坏!难道我倒不愿吃饱饭吗?"说着就给寿峰斟茶,一味的恭维。寿峰让他一陪小心,先就生不起气来,加上他说的话,也很有理,并不勉强,气就全消了。因道:"但愿你知道好了。我是姓樊的朋友,何必要多你们亲戚的事。"沈三玄道:"那也没关系。你就是个仗义的老前辈,不认识的人,你见他受了委屈,都得打个抱不平儿。何况是朋友,又在至好呢?"

说着话时,只见那土沟里两个人骑着两匹没有鞍子的马,八只蹄子,蹴着那地下的浮土,如烟囱里的浓烟一般,向上飞腾起来。马就在这浮烟里面,浮着上面的身子,飞一般的过去。寿峰只望着那两匹马出神,沈三玄说些什么,他都未曾听到。沈三玄见寿峰不理会这件事了,就也不向下说,等寿峰看得入神了,便道:"大叔!我还有事,不能奉陪,先走一步,行不行?"寿峰道:"你请便吧。"沈三玄巴不得这一声,会了茶账,就悄悄的离开了这茶馆。

沈三玄手上拿棍子,举着一只小鸟,只低着头想:这老头子那个点得火着的脾气,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也不知道他为了什么事,巴巴的来找我。幸而我三言两语,把他糊过去了。要不然,今天就得挨揍。正想到这里,棍子上那小鸟,扑哧一声,向脸上一扑,自己突然吃了一惊,定睛看时,却是从前同场中的一个朋友。那人先笑道:"沈三哥!听说你现在攀了个好亲戚,抖起来了!怎么老不瞧见你?"沈三玄笑道:"你还说我抖起来了,你瞧你这一身衣服,穿得比我阔啊!"原来那人正穿的是纺绸长衫,纱马褂,拿着尺许长的檀香折扇,不像是个书场上人了。那人道:"老朋友难得遇见的,咱们找个地方谈谈,好吗?"沈三玄连说"可以",于是二人找了一家小酒馆,去吃喝着谈起来。二人不谈则已,一谈之下,就把沈家事,发生了一个大变化。要知道谈的什么,下回交代。

上一篇:她的城(短篇集) 下一篇:小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