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小炮灰被世子爷盯上了(416)+番外

皇帝眼底掠过异色。

咋办?怕是会被气死。

皇帝早知道她俩互相看不过眼,恩怨还不小。可以说,她这般替表姐着想,皇帝是没有料到的。两相对比之下,杜婉就显得极为大气,于是他对于杜婉的好感,更是蹭蹭蹭地往上涨。

成功想歪的皇帝,压根不知道杜婉的真实想法。

募捐可不是轻松活,还有她不想出风头,不想累死累活就赚点儿名声。

名声是个好东西,却也是一道枷锁。有些人能利用好名声让自己过得更好;有些人却因为好的名声,而活得越来越累。

杜婉的梦想是当条快乐的小咸鱼。

当然她敢这样做的原因,一点是能刷皇帝的好感,二是确信秦鱼鱼威胁不到她。

杜婉出宫。

皇后派来拦杜婉的人,又慢了一步。

是杜婉不想应付她,麻利地溜了,回去了公主府就去见长公主,跟长公主聊了聊宫中的事情。

长公主目露神奇之色,“把私房都捐了,你个小财迷舍得吗?”

“啥?我怎么就成小财迷了?”杜婉炸毛。

长公主咯咯地笑得前俯后仰。

杜婉嘟起嘴,“娘亲,御赐的东西不能卖还要供着,挺没意思的。我拿出来讨好舅舅,算是物尽其用。”

“看你说的什么话。”长公主手指一点她的脑门,“可是树大招风,你真要当即捐那么多吗?”

“谁说我要当众捐的?”

杜婉傻了吧唧才会当众损款。

就算她将所有的身家都捐出来,旁人还是会觉得她能捐这么多,身上肯定还会有更多,“我是将御赐之物,都以舅舅的名义捐。”

“真聪明。娘亲给你再凑一些。”

长公主很快明白个中的关窍。

等杜驸马回府,长公主又将此事跟他说了,他很赞同。

只要公主府以皇帝的名义捐赠,不管捐出多少都没人敢说什么,在皇帝那里还能卖一波好。

城外正在治理蝗灾。

官方在城内开始募捐,号召城中的百姓出一份力,有银子的可以捐银子,没有银子可以将家多余的旧衣服旧被褥等等拿出来捐赠,帮忙更多需要帮忙的人。

行善积德,好人好办。

正如杜婉想着,皇帝安排人去做此事。

有人带头捐钱,被宣扬出去。

又安排了几个人,效果很好。

国子监的学子,京城各大书院,都纷纷组织捐款。

另外秦鱼鱼站出来,联合一些权贵子弟,办了个义善堂,每日举行一场拍卖,据说只会举办半个月,拍卖的东西都是大家捐赠的贵重之物,所得的款项将会用于救灾。

秦鱼鱼拍卖会办得有声有色,让她的名声都好上了不少。

皇后对于这个很满意,最满意的是杜婉这个臭丫头没有出来抢风头,“为了支持女儿,将本宫库房的一些东西,清点些不用的,列张单子出来,送去义善堂。”

“多谢母后,儿臣最近正愁没东西可拍卖呢。”秦鱼鱼最近是春风得意,一扫之前的阴霾。

皇后高兴道,“事儿还不止的。”

于是,皇后特意将捐赠的消息传去各位嫔妃的耳边。

她都这么干了,别人能置身事外吗?

嫔妃们得知,就算暗骂皇后,还是会送些东西去义善堂。

各府的当家夫人一收到消息,便跟着做。凭她们的身份地位,眼下的情况可以少捐,但却不能不捐。不然,等下次去参加宴会,被人知道你没捐,抠门的名声是免不了了。

长公主同样派人送些东西去义善堂。

第457章 这小心眼又犯了

杜婉清点了自己的私库,将不能吃不能用的御赐之物,列出了长长的单子,连同长公主都被她怂恿,有样学样的开了个人的私库,将用不上的御赐之物都让人搬了起来。

就这样足足装下了五大马车。

车上的东西,件件是珍品,价值不菲。

杜婉不是送去给义善堂,而是直接悠哉悠哉地送进宫。

皇帝被人禀报,出去外面一看,真是五大车的东西,以前他有赏赐这么多吗?

皇帝问:“都是朕的赏赐之物?”

“是,包括父亲和娘亲的,都被我拉过来了。”杜婉笑容干净又纯粹,就跟着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般。

皇帝看她的眼神都变了。

若这个是自己的生,会不会捏死她?

只是,现在利益的是自己,他心头又大乐。

杜婉乐滋滋道,“舅舅,您尽管拿去用,换银子正好充实国库。”

“家底掏空了没?不怕你父亲打你?”

“有舅舅在,还能卖得了咱家吗?我父亲知道的,可没说什么。”杜婉一拍着小胸脯,满脸的正气,“再说我娘亲都说了,能为舅舅分忧,是咱们分内的事情。”

“好!好!好!”

皇帝一边三个好字。

活了大半辈子,皇帝的眼眶久违的红了,一直以来个个都想从他身上要好处,就算是枕边的人和女儿都不例外,唯独皇姐一家子都是傻的,从来都待他极好,现在连家底都送来给他。

只要他活着,定会保他们一辈子富贵尊荣。

杜婉见状,就知道这波好感刷对了,“舅舅,我父亲说此事儿最好不要宣扬出去。”

“为什么?”皇帝眸色略深。

杜婉小声道:“咱们私底下知道就成了,父亲说什么三人成虎,怕被有人传着传着,把好意都曲解得变味儿,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让外人知晓,说您不用赏赐我们什么,只要您能领情就成。”

“嗯,朕知道会如何做。”

皇帝不会大肆宣扬,对于公主府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但是公主府这么干了,京城的势力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了,就是小范围地知道,并没有大范围地传开。对于公主府的做法,很多权贵都不能理解。为了捐款,谁会傻得连家底都掏掉大半,还不图名声。

杜婉美滋滋地要出宫。

出宫前居然转去了御膳房,将首席大师傅私下做的佛跳墙,连整个瓦罐都抱走了,气得大师傅直跳脚。

这事儿没多久又传到了皇帝耳边,皇帝失笑,“吩咐下去,日后郡主进宫想吃什么,都由着她。”

“是。老奴这就去吩咐。”

“……”

杜婉兴冲冲地回府。

怀里还抱着一瓦罐东西。

杜婉高兴道,“娘,好东西!”

“妹妹,什么好东西?”杜潜从主院的正房走出来,刚过来给母亲请安,就听到妹妹的声音,忍不住走出来看一看,“怀着抱着什么?”

杜婉惊讶,“咦,大哥回来了。你真的口福。”

接下来她抱着瓦罐进去,看到长公主。没有看到杜驸马在场,略有点遗憾。若是一家子都齐了,就可以开吃。

杜潜跟着她进来,“抱着什么?”

“佛跳墙!”杜婉激动地说着。

传闻中的佛跳墙,正宗的佛跳墙,据说极为好吃,做起来又极为费时费神费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