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是我的独家珍宝(82)+番外

沈砚行越听心里的疑惑越大,“他怎么来找你,按说这样的东西拿去大城市卖,应该能得到更多。”

寿州窑为唐代名窑之一,位居第六,陆羽的《茶经》甚至将寿州窑生产的碗列于洪窑产品之上,位居第五,称“寿州瓷黄”,内外黄釉器素为明清官窑之高贵品种,或为日用器,惟帝后及皇太后可享用,或为祭祀用器,专祭土地神,无论当时寿州窑还是不是官窑,这样的东西肯定是上供之品,那人的祖上是怎么收藏的,要是被发现可是杀头的大罪。

“他说他是别人介绍来的,但我不敢接,又见那碗实在好,我就说要不然我找个朋友看看,先把他打发回去了再找你,结果前几天他来问我到底要不要,人家催他还钱了。”盛穰的面色并不好看,纠结显而易见。

沈砚行想了想,没能把其中的疑问想通,于是道:“他下次什么时候来?”

“明天。”盛穰回道。

既然是明天,那就等明天见了人再说好了,沈砚行打了个秀气的哈欠,“那就明天再说罢,我累了,先去躺躺。”

他今天没有睡午觉,又吃饱了肚子,头变得昏昏沉沉起来,回房躺下就睡着了。

最后是被电话铃声叫醒的,他迷迷糊糊的接了电话,听见那头叶佳妤欢快的声音,“沈砚行,你在做什么?”

“……啊?哦,睡觉。”刚刚睡醒,他的反应慢很多,语气也是含糊的。

叶佳妤愣了愣,“这么早就睡了么?”

沈砚行嗯了一声,安静了一会儿才又解释道:“中午没睡,困了。”

他边说边坐了起来,伸手揉了揉了脸,再开口时语气已经清醒很多,只是仍有些沙哑,“你在b市今天过得怎么样?”

“很好,我同你讲,子期这里是一间规制特别正的一进院子,影壁抄手游廊和东西厢房应有尽有,正房前面还中了梨树,梨花特别好看,你说我回去之后要不要也在家里种一株?”叶佳妤显然谈兴很浓。

沈砚行却不同意,道:“算了罢,梨树的意头不好。”

叶佳妤似乎愣了愣,半晌才嘟囔道:“你怎么也信这些,种梨树就一定会分离吗,迷信。”

“宁可信其有,你中了又怎么样,过不了几天家里老人肯定给你铲了。”沈砚行低声笑了声,又躺了回去。

叶佳妤哼了声,又道:“我今天和子期一起架了秋千,特别好玩,我都好久没有玩过了。”

“今天没工作?”沈砚行笑笑,问她。

叶佳妤哦了一声,“已经商量好了具体步骤,明天正式开始。”

顿了顿,她又问:“你呢,顺利么?”

沈砚行沉默了片刻,内心的犹豫实在无法打消,于是语焉不详的应了句:“……还行,具体如何明天再看看。”

他和叶佳妤说着话,脑海里却不由自主的开始想延和居后院里的陈设,东厢已经是穆牧的住处,西厢只放了杂物,走廊上的横梁很坚固,应该可以用来架秋千的。

想了想又觉得不行,那里到底空间有些狭小,要不然还是在树下吧,树枝粗壮可受力,视野也开阔。

嗯,就那里罢,搭一架秋千,她回来了也可以玩。

第52章

天还没亮, 叶佳妤就醒了过来, 到底是到了一个新地方,睡的陌生地方, 床是硬板床, 她这么大就没怎么睡过这种床, 一时也睡不惯。

虽然睡得不沉, 但她倒也没觉得精神不济,拉开房间的窗帘往外看出去,恰好能看到院子里的梨树。

过了一夜,白色的花瓣在地上又铺了一层,把地板都遮住了,叶佳妤深深吸了一口气,清晨的空气有些许冷冽,凉凉的钻进鼻腔。

木子期正拿了扫帚把地上的花瓣扫到一起去,叶佳妤笑着喊了她一声,“子期, 你起这么早呀?”

“你也是啊,快出来罢, 洗脸刷牙吃早饭了。”她扶着扫帚转过身来, 百褶裙在地上划出小小的弧度。

叶佳妤应了声好就又把窗关了, 片刻后她出来, 连头发都没有绑, 随意的落在肩背上。

小米粥熬得绵绸, 她就着一碟咸菜喝了粥, 又吃了个馒头,然后摸摸小肚子,吁了口气,“早上要做什么?”

“百花糕嘛,忘了?”木子期一面收碗,一面对她道。

叶佳妤想起来了,昨天商量第一支视频拍什么的时候,考虑到花朝节刚过,于是木子期建议做百花糕。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俗称百花生日,其由来已久,晋时周处《风土记》记载“浙江风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竟放,乃游赏之时,花朝月夕,世所常言”,然而当时的规模较小,直到唐朝花朝节才盛行起来。

她正想着,木子期却打断了她,“不过你要先去换衣服和化妆,衣服我给你放房间了。”

叶佳妤点点头道了声谢,然后起身去回房去换衣服,浅绛色传统一片式褶裙和白色绣梨花交领长袖上衣,乌发以一支天然黑檀镶嵌纯银梅花发簪绾成低髻。

她对着镜子侧头看了看脑后的头发,从首饰盒里取出一对称心如意耳钉来,铂金耳钉的花纹是如意夔龙云纹,点了一颗红宝石,莹白的珍珠坠子浑圆温润,她用手拨了拨,坠子动了动,贴在耳边有种温柔的光。

手腕上一直戴着的那支由沈砚行修补好的翡翠玉镯被摘了下来,换了一对纯金包银的藤镯。

她出了门来,木子期上下打量她一回,“人比花娇,没想到你这么适合汉服。”

叶佳妤遗传了母亲的鹅蛋脸和微丰身材,杏眼目光温软,脸蛋微红,浅绛色的长裙及地,她站在那里就是一道温柔的风景。

只是她一开口就将这种温柔化了一大半,因为她的声音实在是清脆,有着年轻女郎的朝气蓬勃,“从没穿过这么正规的汉服,装个样子还可以,哦?”

木子期笑了起来,正要说话,就见杜悦走了过来,“期期姐,准备好了,可以开始拍了。”

“好,我们走罢。”她转头对叶佳妤说了声,然后和她一起往厨房走去。

厨房很宽敞,也很干净,叶佳妤昨天就来看过并熟悉了东西的摆放。

木子期在庭院里种了许多花草,春天百花盛放,今天要做的百花糕恰好就需要采摘新鲜的鲜花,她和叶佳妤去摘牡丹花瓣。

说来也是有趣,花朝节吃花糕,始于女帝武则天,《山堂肆考》卷一九四载:“武则天于花朝节游园,命宫女采百花和米捣碎后蒸成花糕,以赐群臣。”

因为武则天的喜爱,一时之间宫廷内在都流行起了这种兼有花瓣和谷物两种香气的糕点。

镜头一直跟随着她们,把她们摘花瓣和洗花瓣时的嬉笑都记录了下来,走过梨树下时有梨花瓣盘旋着落在叶佳妤的头上,在乌黑的发上越发显得洁白醒目。

木子期替她拈了花瓣,然后和她手挽手进了厨房。

鲜花洗净,入淡盐水浸泡半小时后,取少许沥干备用,其余的则捣碎滤花汁备用;牛奶热至微温加入酵母粉搅匀,再加入绵白糖、鲜花汁、粘米粉搅拌成均匀米糊;取模具刷层薄油,铺上花瓣一层,倒入一半米糊,再铺上一层花瓣后将所有米糊全部倒入;盖湿润屉布发酵一小时,待米糊发酵至原本两倍大后直接上锅大火蒸制半小时,百花糕即成。

上一篇:八十年代生活记 下一篇:七零知青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