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家[民国](54)

宋姨就是前面的大太太,留山东老家乡下的那一位,虽然大老爷跟她说开了,但是到底对女性太苛刻了,她无依无靠,只守着祖宅,对外还是随着夫姓,含糊喊一声宋姨。

“她自苦许多年,现如今仍旧觉得是自己不好,盼着伯父能回去呢,一年见一次也好。”

宋旸谷人沉进去池子里,一会儿才上来,憋着一口气,“伯父应该不会回去。”

出去做官的,一辈子,回乡的机会屈指可数,不是丁忧守孝,大概就是魂归故乡的时候了。

外出做官,一做就是一辈子。

说是不惦记吧,个个死了之后,都要葬到老家里去,没有一个愿意在外面的。

宋映谷是个贴心的好孩子,“妈还惦记你呢,教我给你带了东西,没来得及给你送过去,几时我再回去,带你一起。”

“行,妈好不好?”

“好,都好,全家就惦记你一个呢。”宋映谷开玩笑,看弟弟脑门有青茬子,自己又拿着刀给他修,差了几岁而已,像是个长辈。

宋映谷一边给弟弟打胰子一边说外面的事儿,“咱们家里出了个女诸葛,主内还主外,操持你的婚事儿,操持我的婚事儿,人人都知道宋家三个金龟婿,什么样儿的人都想嫁进来,她专找那些五福不全的,又或者家里就剩一个空架子的落魄户。”

“给你找的翁格格算是很看得起你了,我前儿去馆子里面吃饭,遇上人上来招呼,细问之下攀扯交情,才知道伯母去相看人家的,那家子我打听了下,是有爵位,可是家里穷的都卖桌子了。”

他说的逗趣儿,宋旸谷一下就笑了,“你娶不娶?”

“我不娶,留给大哥吧,我啊总得找个像样儿的不是?”

他做买卖的人,最不爱找穷主儿了,您要是真有几分本事也行,可是这年头啊,人穷志短。

宋旸谷不理他这些花花肠子,“甭管找个什么样儿的,你得找个合得来的,顺眼。”

头用毛巾擦好了,俩人换衣服出来,宋映谷有时候觉得这弟弟天真,“你长大就知道了,那我问你找个什么样儿的?你跟我说顺眼,你看谁能顺眼啊?”

这么从小到大,就一个鱼承恩顺你眼了,哦,现在还有个扶桑。

挑老婆还得挑顺眼的,你多看看不就顺眼了,摩挲了一下弟弟的脑门儿,“吃饭去了,别饿坏了,不然大太太卖给你的保险得赔钱。”

大太太先给家里人人买了一套儿,不过是左口袋出,右口袋进,钱倒了一手成了自己的,买的险种可全乎了。

买的人前仆后继,毕竟人家总部是在国外的,有洋人当靠山,朝廷倒了人家也倒不了,现如今的人啊,也不在乎谁做皇帝,不在乎改朝换代,实实在在??x?的日子才是真的。

各人的事儿都挺多,扶桑看着大哥送的东西,手麻了一下,扶然这是头回发俸禄,他之前私塾底儿到底是厚实,去中学里面读了半年就毕业了。

刚好朝廷操练的陆军新军招生,满十八岁的中学生,月津贴有半两银呢,学制两年,出来就是初级军官,准尉呢!

给她跟扶美两个人,一人买一只棉花儿猫。

举着在俩人跟前儿,塞到手里,这是棉花做的,给贴在纸上,栩栩若生,猫的毛发丝毫可见,扶桑喜欢的不得了。

拉着扶美俩人一起歪在炕上端详,她拉着扶美的手放在自己嘴上,喊她的名字,扶美看她嘴张合,就知道是喊她的。

一个劲的笑,她待扶桑很亲热,扶桑拿出来香水儿,给她喷一点儿,扶美眼睛一下就亮起来了。

姑奶奶瞧着,这家里日子真是好过多了,也不再喊着教老大去当甲兵了,“咱们老大啊,以后就是准尉。”

这些年的日子,养着两个孩子,家里五六张嘴,舒充和老了许多,眼看着孩子都出息了,他劈柴更有劲儿了,给小金鱼换换水,去领一点不多的饷银,包谷面里面掺和一点杂粮。

孩子们都有差事了,姑奶奶跟大太太嘀咕着给扶美找个好人家,好几年了也没找好。

舍不得送到别人家里去,要是个儿子还能娶媳妇,嫁人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京畿一片祥和,南边却已起战火。

轰然之间,不过一夜之间,南方事变,公然对抗朝廷,立宪派蓄势待发,一气儿打到了长江,入南京上海。

燎原之火一下烧起来了,江南各道纷纷独立自治。

谁也没想到,一个庞然大物倒下了,不是外人侵吞的,是自己革新杀起来的,举国上下振臂一呼,一个新的时代在所有人没有准备的时候,猝不及防的悄然来临

--------------------

第32章 报信儿

震惊中外。

主战派力战, 此前全权负责南方事物的军机大臣孙大人直接羁押回京,宋遵理为孙大人左膀右臂,下野不说, 更坏的消息是有人在前线看到了宋眺谷, 论罪当刮。

府门夜里就已经围起来了, 局势一下就变的非常被动,宋遵循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宋旸谷, “教人送信去,去南边,找他大哥去, 千万不要回家,直接从庄子里走。”

人马派出去三拨, 均被堵回来了,外面驻兵扎的密不透风,全是袁大人的人马, 他先前练兵,如今一跃成新军陆军主帅, 取孙大人而代之。

宋遵理木然而坐, 府里谋臣良士仍在,好歹能稳得住,“诸位如何看?”

如何看?

从来听说杀主将的, 没有听说杀谋臣的。

孙大人先前带兵去打,几十万的军队打不足万人, 没想到是一个大溃败。

各地总督巡抚衙门也纷纷叛变朝廷,忠心耿耿像是孙大人宋遵理一样的人, 极少。

如今下野, 不过是弹指一挥之间, “不如静观其变,此次事败,不全然是孙大人的问题,新军不是孙大人亲自操练的,前线部队各有主将。”

孙大人无亲兵,自然调遣不动,乌泱泱的人去了,车轮战也该赢得,可是成分过于复杂,里面有袁大人的新兵,还有祁兵,还有拱卫皇城的甲兵,哪里能机动作战,听一个老大人的话呢。

此时此刻大家伙儿想想,才知道败是有败的必然性的。

纵然不怪孙大人,可是这事儿总得有人担起来,宋遵循叹气,“朝廷如此态度,未免让人心寒,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孙大人谋国二十年,落地下狱的地步。我为马前卒,又有什么好下场呢?”

还有宋眺谷的事情,他现在只盼望着老大别给人逮住了,不然人赃俱获,府里情况更是雪上加霜。

众人一片默然,日落西山大概就是此时,昔日喧嚷繁华一瞬间褪色,只有静默。

“我死不足惜,只是我齐州宋氏三代,人丁单薄,只旸谷一男丁,他出世时遵从先祖教诲,取名为旸谷。”

宋遵理涕泪四下,对上拱手以示追怀,日出扶桑东,日落旸谷晚,日出光万丈,日落霞漫天,善而有终,故取名为旸谷。

上一篇:东宫四莳锦 下一篇: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