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婚/被迫嫁给首辅后(36)+番外

“夫君过于破费了。”

这话落在妯娌侄媳的耳郭里便是炫耀。

除此之外, 各房更加震惊于谢钦的家底。

离开了延龄堂, 几位侄媳凑在荷风轩玩牌,便聊起了这事。

“平日六叔忙于朝政, 不显山露水,不成想家底如此丰厚!”

“可不是, 我常听祖母说, 六叔对吃穿用度不上心,还以为他两袖清风呢。”

五奶奶崔氏与四奶奶许氏均是满脸的艳羡。

二奶奶周氏跟着二夫人掌家,消息比崔氏二人灵通,“四弟妹别这般说,六叔两袖清风没错, 可不意味着他没有家底。”

崔氏与许氏瞬间凑了过来,“二嫂, 你都知道些什么快些说一说。”

周氏可不趟这趟子浑水,朝坐在一旁自顾自扇风的大奶奶宁氏道,

“多的我也不知晓,你们得问大嫂。”

宁氏见她往自己身上推,脸色拉长,“都是些陈年旧事了,有什么好说的。”

周氏瘪瘪嘴没吭声。

崔氏与许氏相视一眼,猜到怕是有内情,各自回去寻心腹打听,崔氏平日大方,路子也多,心腹嬷嬷很快替她问到一些消息。

“听闻老太爷仙逝后留下一大笔家产,这些家产并未分给几个儿子,他只将国公爵交给咱们大老爷承袭,家产全部交到老太太手里,二房这些年为何讨好老太太想方设法把持家业?便是打着家产的主意,二奶奶今日这么一说,怕是怀疑老太爷那笔家产给了六老爷。”

崔氏一听顿时就不乐意了,“阖家的家产,人人都有份,怎么能全部给六房?”

嬷嬷道,“此事还没有定数,奶奶慎言。”

此时此刻的故吟堂,沈瑶也问起了黎嬷嬷,“咱们爷哪来这么多银子买这么贵重的手镯?”沈瑶心里有另外一层担忧,谢钦两袖清风,在朝中声誉隆重,若是摊上贪污的名声,于他不利。

黎嬷嬷道,“夫人不要担心,两万两而已,于咱们爷来说是小数目。”

沈瑶震惊了,再一次意识到自己与谢钦之间的差距。

“这话怎么说?”

黎嬷嬷道,“具体的我也不知,您怕是得问平陵。”

平陵是谢钦心腹,朝平陵打听,无异于觊觎谢钦家底,沈瑶摇摇头,“不必,我只是好奇罢了。”

后来实在不放心,又问了一句,“这些银子来路正当吧?”

黎嬷嬷差点笑破肚皮,“您真是想岔了,爷的银子不是旁人孝敬的,也不是老太太老太爷给的,是他自个儿挣来的产业。”

谢钦当年走南闯北,查出不少官商暗中勾结朝官贪污银两,搜刮百姓,一次遇到十分棘手的重案,为了套取对方情报,遣心腹办了一家钱庄引蛇出洞,不料钱庄日渐壮大,因着声誉极好,远播四海,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皆要与钱庄打交道,后来谢钦索性将钱庄留了下来。

原也不是奔着挣银子去的,无心插柳柳成荫。

谢钦从来不将黄白之物放在眼里,也不过问,全部交给底下的人打点,大约是用银子时吩咐平陵去取。他怕是连自己有多少家底也全然不知。

不过这些皆是机密,黎嬷嬷并不知晓,故而也解释不出个所以然,只晓得来路明正。

沈瑶默默愧疚了一会,随后松了一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午后歇个晌,一觉睡到傍晚,将将醒来没多久,一个小丫头钻了进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恭敬地朝她施礼,

“夫人,沈家来了一位公子,给您送了一盒岳州来的艾叶青团,让您尝一尝。”

沈瑶没太放在心上,听着是岳州来的,便没立即回绝,只道,“搁下吧。”小丫头将食盒放下便退出去了。

沈瑶喝了一盏凉茶,碧云已将食盒给打开,上面果然有一笼葱绿的青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信封,碧云啧了一声,将之递给沈瑶,“姑娘,像是刘二公子的信。”

沈瑶一惊,连忙将信封打开,里面是一张雪白的纸笺,寥寥数字,正是刘二哥刘端亲笔所书,约她在府外角门一叙。

这么说,送青团的是刘二哥本人?

沈瑶心一下子噔得老高,又是高兴又是忐忑,不消说,定是沈黎东借着刘家来拉拢甚至是要挟她。

不,要挟他们还不敢,谢钦在此,沈家没胆子跟她为对,怕是笼络居多。

沈瑶自小与刘端一起长大,情分不一般,在岳州那十年,与刘家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刘端好不容易入了京,她又如何能不去见一面?

她立即换了一件素裙,梳着堕马髻,与以前在岳州装扮相似,出了角门,乍一眼没看到刘二哥,她沿着一丈宽的巷道往北走,乌金西垂,火红的太阳如圆盘挂在天际,余晖将她窈窕的身影长长投在青砖石道上,她瞧见前方转角处立着一身着澜衫的年轻男子。

他手执一卷书册,气度平远悠然,眉梢间那一抹温润如云似雾。

沈瑶定睛一瞧,

果然是刘二哥!

刘端远远地朝她作了一揖,抬眸撞入她温柔娴静的目光里,喃喃而笑,“肆肆,我来京城读书,听沈伯父说你嫁了人,想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

他与沈黎东提了一嘴,沈黎东身边的侍从便将他送到此处。

他嗓音如这个人一般温润如玉。

沈瑶眼眶顿时一热,与碧云相视一眼,主仆二人均露出喜色,相携往他奔去,

“刘二哥!”

“二公子。”

刘端看着翩然奔来的姑娘,脸上的笑蕴藏几分酸楚,数月不见,她气色十分的好,水嫩嫩的面颊红彤彤的,一双眼如新月般耀眼清澈,刘端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见她跑得额尖生汗,如往常那般便要将袖中的帕子掏出递给她,忽想起她已嫁了人,及时收了手。

沈瑶来到他身边,仔仔细细端详他一番,“你这是在哪读书?”

一副书生的打扮,比在乡下更添了几分书卷气。

刘端解释道,“沈伯父举荐我入国子监读书。”

沈瑶稍稍一番思量,便猜到了沈黎东的目的,这一招还真是...沈瑶暗暗吸气。

不管怎么说,她也希望刘端能有个好前途。

她暂且压下心头的不恁,问起刘端现住何处,吃穿用度如何之类。

刘端面露窘然,“沈伯父替我寻了一抄书匠的活计,我白日在国子监听讲,夜里会去翰林院外面的别苑抄书,听说一月结一次,足够我用度,肆肆,你放心,我一定会照料好自己。”

朝中六部偶有文书核对或抄录的公务,会从国子监或各部循吏抽调人手,久而久之,户部便在翰林院开辟了一间杂院,专门外包朝廷各类不重要的文书抄录之务,许多家境贫寒的子弟在此兼职,只是这毕竟也是一份报酬不菲的活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挂名,沈黎东替刘端谋得此务,算是帮了大忙。

便是沈瑶,也寻不出错处来,为了讨好她这位“首辅夫人”,沈家还真是绞尽脑汁了。

上一篇:花娇 下一篇:东宫四莳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