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的舒心日子(76)+番外

天气实在是太热了,屋子里的窗子都敞开,也没有一点风,杨震海早上去县里了,瑾娘想让他买点硝石,记得以前听说过硝石做冰,瑾娘也想试试。虽说准备了冰窖,可是怕存了冰让地窖潮湿,就没存。现在她真心希望记忆没有错。

日头都快落的时候杨震海才回来,还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蓝河发水了。”

“怎么会?不是说蓝河没发过水吗?”瑾娘有点惊讶。因为雨水隔断,他们这边跟外界联系都断了,这些日子又赶着种地,更是没什么消息传过来。

“具体的现在还说不好,雁城以南都遭灾了。”

“啊—什么时候的事?严重吗?”瑾娘手上的蒲扇一下子掉了。“雁城没事吧。”

“都半个月了,咱们这边雨停了那边还下着,蓝河坝口决堤了,雁城没事。爹娘他们也不会有事。”杨震海把自己买回来的硝石放到桌子上,脱了衣服,只穿了短裤到院子里用井水冲了冲。

“明天我去雁城一趟,看看爹娘再打听一下情况。如果灾情严重我们也要做些准备。”接过瑾娘舀来的手巾擦了擦脸说。如果真的严重,随后而来的就是灾民。

“恩。”瑾娘皱皱眉头,她也想去,只是放不下孩子。外面情况不清楚,别再拖累杨震海。

情况比预计的还要严重,这次不但蓝河发水,黄河也泛滥了,已经有大量的灾民往雁城来,估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涌到他们那里去。

族里开了会,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作了一定的了解,情况不是那么乐观,各家各户存粮也就够吃到秋收,就算补种的粮食,也只够吃到明年开春吧。各家各户还要小心随之而来的灾民,人饿急了什么事都能干。

灾民是十多天后来的,这些是林县的,去县城就要路过他们这里,基本都进了村子,走村西路,杨家大院距离远,还在半山上基本没有灾民过来。他们都是从村里要饭得不得的都要去县城等着施粥什么的。现在家家户户还有些余粮,多少能要到点。

晚上瑾娘洗了澡,走出小间,看见杨震海舀着扇子给宝宝扇着,小家伙只在肚子上搭了个巾子。睡的脸红扑扑的。

杨震海一抬眼,眼睛沾到瑾娘身上就离不开了,天气太热瑾娘做了几身长裙,现在身上穿着的是吊带月白软纱印花长裙,胸下收紧,勾勒出胸部漂亮的曲线,下面宽松大摆,十分飘逸。类似长裙她做了好几件,白日里面穿纱裤上面穿半截斜襟褙子,长袖的就配交领背心,或者套件宽松的沙质对襟褙子,总算没那么热。像晚上在自己屋里她连里面的纱裤都不穿了。凉快。杨震海对她这种行为从来不说什么,只是有时有点把握不住。

瑾娘把宝宝放到床边的小床上,“这天得什么时候才能凉快?可真有点受不了了。”轻轻的拍了两下。转身坐到妆台,把头发梳成大辫子。

“说不好,今年天气反常。”杨震海把身上的衣服脱了,用扇子给瑾娘扇了几下。看着她身上的衣服随着微风飘动,身上的曲线若隐若现。

“咱爹的冰盆换了?”

“换了,你那方法真好,真做出冰来了。”

“呵呵,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容易。”只是他们家儿子太小,晚上不能用。

“对了明个——”杨震海正说着话突然听到西边院子咚的一声。

瑾娘也听到了,转过头看杨震海。

杨震海用手比划一下不让她出生,指了指孩子。自己站起来把灯熄了,屋子里一暗。

杨震海悄悄的走了出去,等了一小会瑾娘就可以把屋子里的情况看清楚,伸手摸到一件短褙子和纱裤穿上,然后抱起宝宝。耳朵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声音。她耳朵绝对没听错,院子里进人了。进来的是两个人,接着没多久就听到两声闷哼。人被收拾了。瑾娘根本没听见杨震海的走步声,他速度可真快,心里不知怎地就涌出一股安全感,她男人实力可真强。

瑾娘直接抱着孩子出去,看见院子里躺着两个穿的破烂的男人,杨震海还收出两把刀。

“难民吗?”瑾娘悄声问。

“以前是,现在应该是强盗。你看这刀,可不是普通农民能有的。”杨震海舀着刀比划两下,瑾娘似乎能感觉到寒气。

“现在怎么办?”

“今天晚上先这样,明天送到族里,让族长发落。”

瑾娘点了点头,她虽然听说每回难民经过都会有强盗产生,可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了两个,那今后又会有多少。

第二天那两位被送到族里,瑾娘后来听说他们被送多少县衙了,判什么刑不知道,不过他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会饿死了。

难民越来越多,白天时不时有来杨家大院要饭的,瑾娘跟蕙嫂每日做很多的野菜窝窝头,发放给他们,只是等过了一个月大批难民涌来的时候杨家大院也不敢开门了。

村子里的生活也开始艰难起来。补种的庄稼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大家也要为来年做准备,去了种子,还要留出明年的口粮,所以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赵家三口搬到杨家大院了,一家人住在正房南边的倒坐房,现在有些乱,两家在一块也能有个照应,老房子没闲着,租给村里三伯娘娘家的一户亲戚,这家人,也是逃难过来的,不过他们家有些银钱,家里房子被淹了不能住人,今年又盖不了房子才到三伯娘这边借住一年的。

这样也好等明年日子好了赵家三口就能搬回去,房子现在可不敢空着,打它主意的人多着呢。

“三弟妹来了?”太阳西落,瑾娘带着宝宝在院子里玩,小家伙一岁生日都过了些日子了。已经能走能跑了,更让人费心看着他了。

“恩。沛禹都会走了。可真快。”老三媳妇难得的说了一句奉承话。

“可不是,自从会走了,满院子跑,看都看不住。”

冷场——

“三弟妹有什么事吗?”瑾娘不得不问。

“恩,我们家现在都揭不开锅了,找你们借点粮。”

“家里没粮了?”瑾娘挺诧异,怎么会没粮了?

“恩,昨个就没了。”

瑾娘觉着脑门直突突,老三家存粮一项是很多的,之前杨震海去看了,几家存粮都挺够的,根本用不找他们去接济,这才多久。那粮食那去了?不会是送她娘家了吧。

“有你这么听媳妇的吗?都说了粮食要留着,你可好,卖了-就为贪那点钱,现在看看,你那钱能卖几斗米?有钱没处买去吧?完蛋玩意。”杨老爷子气的脸红脖子粗的指着地上跪着的老三就骂。

老三跪着也不敢吭声。

“你说说怎么办,今年粮没收上来,你们吃什么啊?你哥哥嫂子家里存了那么点粮,一大家子都快养不活了,还养你们啊?”自从灾后粮价一直上涨,老三媳妇眼红了,想着家里粮食已经补种了,挺到秋收,就有粮了,哪想到今年霜降早,啥东西都冻在地里了,基本没什么收成。

上一篇:夫人你好淡定 下一篇:归去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