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的舒心日子(75)+番外

院子里按照去年的种,很快就种好了,瑾娘现在操心的少,不过今年从清明开始雨水就多,等过了谷雨种上大田,雨就没停过。

等雨水下了快一个月来天,眼瞅着地里汪洋一片,杨老爹愁的嘴都出泡了。

“爹——,这大雨你去那?”瑾娘看着杨老爹身上穿着蓑衣带着斗笠从过堂那边走过来。

“我去你大伯家看看,这天怕是要发水呀。”

“震海,爹要去大伯家,你跟着一块去。”瑾娘赶紧找出蓑衣,对在北炕上跟儿子玩的杨震海说。

杨震海一听下了炕,接过蓑衣,“爹我跟你去。”穿上草鞋走出屋。

“你看着点爹,这路不好走,别跩了。”

“恩,你就别惦记了。”杨震海带上斗笠

看着他们出门,瑾娘也有点担心,看今年的样子,真是要发水了。

他们家地势高,在半坡上,院子里也有排水,当初菜园那边为了灌溉方便也挖了水道,挖了暗渠直通后边的水潭,今年开春雨水足,那暗渠就被挡上了,就是这样,水道里的水就没干过。也幸亏他们这种安排,水泄的快,院子里没被淹。

后面虽然离山不远,那片枫树林子挺密集,并不会有水土流失的危险。整座宅子地基深,打的实,当初还有人说杨震海败家,房子根本不用这么弄,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的,至少,现在看出安全来。

爷俩出去半天才回来,进了屋身上都湿透了,瑾娘早就烧了水还热了姜汤。

“震海,一会你看看咱们家还有多少粮食,挪一部分到地窖里。”杨老爹皱着眉头说“你在去老二家,让他们停了作坊,怡糖先不做了。粮食都存好了,今年怕是没什么收成了。”去年底瑾娘跟杨震海商量薯糖的事,杨震海意思跟她想的差不多,不太想做,那个时候老二家真是困难的时候,他们就把生意交给老二做,抽一层份子,多余的地瓜直接卖给他们,后来地瓜没了,他们就开始做麦芽饴糖,生意还算好,每月都有进账。

“能这么严重吗?等天晴了再种上不就好了。”

“这样的天,我是没经过,不过倒是听你爷爷说过,他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次这情况,当时大水一发十户九不存。咱们要早做准备。”叹了口气,“不过也不用太紧张,咱们杨村地势高,比其他地方好多了。倒不怕淹,怕的是没粮吃。”

谁都知道一到这个时候粮价上涨,要是这么下雨,怕是要绝收。

快到晚饭时候了,瑾娘也没心思做饭了,交给蕙嫂,她跟着杨震海清点家里库存。

结果还算喜人,他们家水田少,每年收不了多少稻子,去了交税,其他就留着自家吃,其他麦子,糜子,黄豆,红豆,绿豆等杂粮也不少,有的是自家种的,有的是换来的,瑾娘想着自家吃饭要多样化,这个年代又没有超市那么方便,她就什么都留一些,省着想吃的时候没有。家里仓库地方大,先放着,要是今年的下来了,再把去年的卖了。就这么的,所有存粮算起来足够他们吃两年多。

杨老爹听了这个数目,心里也松了口气,不过还是让杨震海去县城看看还能不能买到粮。还叮嘱他将一部分粮食放到地窖里。

杨震海听了他爹的话,当天晚上就把大部分粮食运到地窖中,地窖里铺了好几层石灰,他又用木头铺了垫了底,地窖里倒也不潮,放粮的时候想了想,又挪了一部分到暗室中。

杨震海去了县城,粮食价格已经很高了,现在还没处去买。他寻思一下找到买牲口的地方,买了七只羊,一头驴。这个价格倒是正常没有那么高。

家里的伙食改为一天两顿了,反正现在也不出去,也不饿。日子一直到五月底,一共晴了五天,站在院坝上看着外面,汪洋的一片根本看不到路。村子里有些人家已经进水了。杨家几个兄弟房子地基都不低,并没怎样。前几天大暴雨老四家进水,老四进京赶考已经很长时间没信了,老四媳妇有点害怕就去了老二家,后来就搬去他们西厢房住了。老三家地势高些,不过房子有些漏水,当初要不是为了省钱,房子也不能这么快就漏水。不过老三一家没动地方,只是稍微补了补。杨震海几乎隔一天就去看看,几家还算好。

陈家庄比杨家庄地势底,房子都被淹了,陈家也没法住了,原本瑾娘还想让他们住过来。陈老爹想着杨家还有几个弟弟呢,万一水大了他们怕是也要去大哥家的。倒是蔓娘接了陈老爹一家去了雁城,她在雁城给陈老爹一家买了一处三合院,地方不大足够安顿一家人了。雁城的房子不便宜,瑾娘也拿出一些银钱给娘家安家。陈家现在有点家底,家什粮食都是自带的,暂时落了脚,两个哥哥还可以在雁城找些事做,成海更是进入雁城的书院学习。

第52章

六月初雨终于停了,不过外面的水还没退下,杨震海去地里看过,除了最早种下的地瓜和土豆因为种的早又是在山坡上,或许还能剩下点,其它的菜都泡烂了。就是地瓜土豆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他挖了一些,多数烂掉,最多能有十分之一的收成就不错了。

看天气开始晴朗,村里人都开始补种粮食,管什么先种下,不然过冬的时候都没吃的。他们这里属于蓝河范围,水源充沛,大田里的水不下去,很多东西都种不了。

院子前面湿地里种的半亩莲藕,莲藕不好卖,价钱也上不去,家里种的就是自家吃的,在月亮湖边上看着也漂亮,一看,虽然因为连续雨季没长多少,可还活着,这时太阳出来了,估计离开花也不远了。

地面还没干的时候杨震海就带着赵铁柱去地里种地瓜,地里的秧子移栽了一些,瑾娘悄悄的给地瓜土豆地里浇了些生之母,为了挽救还活着的,她这次没稀释多少,没两天地里就鸀油油的了。杨老爹看到了一个劲的念叨自家儿子会选地方,半山坡上,雨水没淹着。

杨震海又移栽了一亩地瓜秧子,想了想留个心眼,又在自家房子后面开了两亩地,现在他们家西边是竹林,东边也是树林子,外围种了杉木,杨树,还有槐树,都是高大的乔木,往里就有一些核桃,李子,一类的果树,房屋后面有一片空地,基本上被两边林子给围上了,空地靠林子那边是水潭,水潭这边有四五亩的空地,原本是不准备种东西的,这次却开了出来,杨震海总觉着这么会安全点。而且在菜种好后,他还带着赵铁柱在树林边上围了一圈竹子做的篱笆,这样连带竹林那边除了荒地全都被围起来了。

瑾娘带着蕙嫂还有赵家小子在菜园子里种上萝卜白菜,只留了一小片地种上茄子韭菜等平日吃的菜。

天气越来越热了,在雨停后,就再也没有下过,天气越来越干。竟然有了干旱的感觉,瑾娘其实很奇怪的,以前听过大旱之后是大涝,他们这里怎么反过来了。

上一篇:夫人你好淡定 下一篇:归去来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