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树风流听无声(81)

“我不信。”季米擦了擦嘴角的血迹,转身回房前,回过眼眸道,“你们说的,我一字不信。”

季米自那日被糜伽掴了一掌,再不提找人一事。巡营练兵,不饮不寐,可一双湛蓝瞳子一日冷淡过一日,当吟之戾怕是再抑不住。

先头那些汉兵樊兵你强我赛比划拳脚的场面而今也变了味,日里一个汉兵出手过重,将一个樊兵打伤,险些酿成两方生死对搏的惨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个道理樊人也懂。何况血脉牵连,浓于水烈于酒,哲巴亥深恐汉兵受此鼓惑将起反心,于是重又将镣铐给一众汉俘戴上,更添兵拨卒地日夜看守。

两厢生疑。已是引弓虚发,亦能惊落孤雁。

若那个汉家皇子还在,定能想出法子,解此棘手难题。哲巴亥一想到简森,不由得又愧又恼。实则那日见其血染重衣落魄而去,他已是悔了,如今也只得在心里盼他吉人天相。

今夕何夕,月如笼。

“你我本为汉人,现在樊营中讨得一口米粮,总非长久之计。”几个汉兵堆坐一起,趁着夜色偷闲攀谈,“而今这些樊兵觑我等汉人的眼神,便如猫鹰见了鼠要扑,屠户见了猪要宰。实在叫人不痛快。”

“殿下多情重义,他若尚在樊凉定能保得我等性命……可如今殿下回了汉营,何人再来庇佑我等?”

“殿下既有爵位在身,又有公主在等,不回去倒傻了。”一个黝黑精壮的汉兵附和道,“莫不如我等也伺机回归汉营是了,假使能顺手宰杀一两个樊人,更当再好不过!”

“我倒另有一说,殿下此番离去并非为娶公主,而是……”一个长脸汉兵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皮,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我有一个舅叔曾于玉王府当差,一日他听得无人所居的厢房内传出阵阵呻吟怪声,疑心是遭了贼,便推门一看——你可知他看见甚么?殿下正与王爷一丝不挂地行那苟且之事!莫不是二人颠鸾倒凤得难解难分毫无察觉,我舅叔只怕也难活命。我舅叔说,莫瞧那小王爷平素里高高在上贵不可犯,在另一个男人身下,竟也不及个娘们耐操,早是香汗浸身,彤云满面,叫都叫不出声了。我舅叔还说,起先只觉两个男人作那秽乱之事,便如猪狗交配一般令人作呕。可此二人一个俊得仿似天神一个美得浑如妖异,反倒叫人越看越是眼热心燥,竟觉胯间肿胀难耐,恨不能当即卸了裤头,也上去插弄一番……”这长脸兵口中所说不单凭空捏造全无根据,且言词极为龌龊,只为让听者解馋。而一个个精壮小伙大半年不见女人,早是心痒难熬。掩口干咳之声,吞咽唾沫之声,四赖俱寂里听来格外清晰。

“想那小王爷碧眸皓面俊美无俦,未及而立却已满头练丝,必是妖物无疑。据闻宫里的太后皇后都曾将其招入春闺,定然是极会伺候人的……可惜我等没有殿下这般玉树临风,连个近身的机会都寻不得……”叹息之中实若憾极。

“纵是我等有殿下这般玉树临风,怕也没有殿下这般将人整得那么舒坦的本事……”复又一阵嘶哑干笑。这些兵士自顾自说得兴起,全然没有注意到一个人坐于阴影之中,正眼也不眨地听着他们的话。

当吟的红黑剑芒于泻地月华间时闪时烁,交相辉映。

当初他们存仁不杀之人,转眼却磨刀霍霍要杀他们;适才还口口声声说着“殿下多情重义”之人,转眼却以这等污秽言语辱没于他——合着人都是这般忘恩负义狼心狗肺!季米不信。但这些汉人说的话太过可气,可恨,可怒,可……杀!渐渐他发觉信与不信俱已不再重要,因为他早已听不见那些汉人兵士口中的淫词艳语,他只听见当吟的声声泠鸣,仿是地府恶鬼正在恸哭。

“你可听见什么响动?”一个汉兵问。

“许是大漠里的蛇——”话还未完,但见一道寒光如迸断之弦飞溅而出,一注红血泼起三丈,一颗头颅抛于空中。

白衣少年剑起人头落,不止屠杀汉兵,连上前阻挠的樊人也不放过。阎罗不及他俊俏,可他却比阎罗更嗜杀!

“樊兵杀人啦!”一声厉叫划破阖静夜空,被其惊醒的汉兵披头赤脚四处奔逃。但听其中一人拔身高喊,“与其被樊狗斩杀殆尽,我等汉室子民不如打开城门,迎王爷入城!”一时应和者无数,有的举火照明,有的劈手夺刃,有的擂鼓造威,三千汉兵直奔城门而去。城墙本也是这些汉兵所筑,高耸入天,浑如铁铸,无论何人举兵强攻必当大有折损。樊兵高居马上,劈刀挥砍。马嘶人嚎如疾雷彻天,刹那肉泥横飞,血雨浇地。不免有漏网之鱼突出重围,一片兵荒蹄乱中城门轰然而开。

忽见城外火光冲天,喊声四起!一个剑眉星目的俊朗少年,一个身材魁硕的圆脸猛汉,各引一队骑兵飞袭入城。而他们身后,数十万披甲持戈的汉兵高声呐喊奔杀而来,如虫蝗压境,无穷无尽。

第51章 浪子回头处,功成万骨枯(中)

血雨瓢泼,狂风疾走,画角长吟不怠。哲巴亥在内的数位樊凉王子从未瞧见季米这般模样,皆不敢靠近。而此时的樊凉城内早是乱作一团。

毫不设防地乱杀一气,业已身中数剑,白袍尽红。正是仰箭高射,力尽还堕。季米摇摇晃晃步履不稳间,忽见一个青衣人施展轻功,如穿花飞柳掠过众人头顶,隔空一掌将其打得飞出数丈,吐出一大口血。糜伽冷眼冷面,眼看要对倒地不醒的季米劈下一掌结果他的性命,淳尔佳当下跪地大哭,连声央求:国师,这不该怪他。他……他是难受得极了……他自己也抑不住……

究竟是从小带大的孩子,师徒二人的情分早与父子无异。糜伽一声叹息,又咳了数声,转身而去。

淳尔佳坐于地上,将季米揽在怀里。咬了咬唇,仿是怀着极大勇气般伸手抚摸了他的眉骨、眼眶与鼻梁。他是那样好看——在她眼里,自家的哥哥固然个个英气逼人,那个汉家皇子更是俊得仿若天神,但都及不上这个人的好看。淳尔佳忽然悲哀地想到,纵然简森当日没有嘱托自己守口如瓶,自己或许仍不会告诉季米到底发生了甚么。

她抱着他无声恸哭,为从未正眼相看于己的意中人,为樊凉十万身陷兵连祸结的无辜百姓,也为素来自认不让须眉的樊凉公主那一瞬间不可告人的心思。

待樊凉兵围解了,我便与你坦白,他没有临阵倒戈,更没有弃你而去。

“汉人尝言,留得青山在。只须护得父王和诸位哥哥,他日定有机会卷土重来。我淳尔佳一介女流,想那小王爷也不会为难与我。”眼见守城的樊兵难以抵挡,破城而入的汉兵即将奔杀入王殿,淳尔佳规劝不肯抛弃子民的樊凉王部日固德撤离樊城,坚持独自一人留守于此。怕季米醒来复又见人便杀,遂派人将他锁入地牢,再叮嘱几位哥哥与数千精兵铁骑护送父王从边门撤去,一路直奔与樊凉交好的达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