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月重光(我在大明做卷王)(99)+番外

杨廷和开口道:“谨遵圣训,臣等即刻拟旨。”

朱厚炜笑着目送他们离去,伸手取了一本奏折,细细批起来。

他下笔又急又快,仿佛借此就能忘却一些往事,亦能遮住眼耳,不看不听不远处的将来。

第十五章

“我要何时才能见到陛下?”王贵妃已然十分不耐烦。

上回亲历过夜奔之事的丘聚心疼主子,死也不愿再见王贵妃,便将近期一直在北书堂苦读地舆与西学的巴图鲁抓来做了壮丁。

巴图鲁瘫着一张脸立于原地,“酉正。”

王贵妃挑眉,“为何要等到那么晚,难道连区区一刻功夫也抽不出么?”

“卯初早朝至辰初,随即与诸位阁老议事至巳时,用一刻午膳至午时一刻,暂歇半个时辰至午时三刻,午正开始午朝,一直到未时。随即陛下骑射半个时辰,还要批阅奏折至酉时。用半个时辰午膳后是晚朝,不瞒娘娘,就连酉正这半个时辰,还是陛下把晚膳的时辰省出来的。”

王贵妃并未再纠缠,只缓缓道:“也好,本宫便酉正觐见。”

酉时三刻时,王贵妃已至养心殿外,然而里间似乎仍有议论之声。

“宣府、大同相继饥馑,官军俸粮多年未支,这么下去,既有可能会遭致哗变。”说话的似乎是老成持重的梁储。

又听得朱厚炜冷静的声音传来,“官兵哗变还是小事,朕担心的是,他们因为缺衣少穿去叨扰百姓,那可就不仅仅是哗变,而是民变了。这样,内库仍有不少银两,朕拨二十五万给宣府、十五万给大同,这是内库的银子,朕便自己做主了。而先前查抄的宣府那些江彬遗党,所有家产田亩全部就地变卖,留本镇充赈,此事还请内阁尽快议一议,若是可行便赶紧去办,人命关天吶。”

梁储称是,又听朱厚炜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此次饥馑的原因查清楚了么?”

“仍是大旱。”梁储摇头叹息,“北方易旱,南方易涝,此乃天定,为之奈何?”

朱厚炜摇了摇头,“阁老此言差矣,须知沧海桑田,两汉时期在黄河之滨还有成群野象奔跑,距今也不过千年,哪里还能见其踪迹?说不定日后北方会成为天下粮仓也说不定,依朕之见,不如这次便以工代赈,组织这些灾民、官兵去兴修沟渠水利,既不白拿朝廷的银子,又能寻些事给他们做,免得无事生非。”

“早就听闻先前陛下在藩地推行过一高转筒车,可灌溉良田百亩,如今可算是派上用场了。”梁储捻着胡须。

想起此事,朱厚炜也难免得意,笑道,“还得因地制宜,那筒车在衡州用着不错,未必就适宜北边了,回头让工部的人前去看看,依据当地地势水流适当改动,改的好的,朕重重有赏。”

“陛下,王贵妃在外头候着了。”巴图鲁小心翼翼道。

朱厚炜面上的笑意一瞬间消散,对梁储点了点头,“也罢,辛苦阁老。”

他又对丘聚道,“晚朝商议锦衣卫冒滥之事,请刘指挥使并牟、崔二位同知戌时过来。”

待梁储告退,朱厚炜才缓缓道:“召王贵妃。”

出于礼法,他本不该单独召见她,可他实在想最后再争取一下。

待王贵妃在他面前站定,看着她冷艳面孔,他才突然反应过来,她今年也不过二十五六岁,放在现代也还是个刚毕业出社会的孩子。

丘聚递了个眼神,周遭内侍齐齐告退。

“此处并无第三人,贵妃坐吧。”

王贵妃也不推辞,悠然落座,好整以暇地看着朱厚炜,好似一个得胜还朝的将军估量她的手下败将。

朱厚炜死死压下心中的猜忌嫉妒,冷声道:“朕思前想后,骥征绝非如此离经叛道之人,前些年更亲口和贵妃撇清关系,绝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惊人之举,敢问贵妃到底用什么要挟了骥征?”

王贵妃侧头冷笑道:“陛下此言,妾只觉得好笑。你又不是骥征,如何知晓他如何想?何况彼时先帝在位,他是活腻了对皇帝说他对宫妃余情未了?至于用什么要挟他,更是笑话,难不成陛下还觉得他是为了你受妾要挟,最终不得不娶妾?”

她的目光定在朱厚炜面上,好似淬了毒,“不得不说,您虽然处处效仿孝宗皇帝,但您与先帝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的自以为是,也一样的自作多情!”

若不是这些年朱厚炜修身养性,恐怕立马就能被气得心律不齐,饶是现在,他也深吸了好几口气,才能继续发话,“死者为大,贵妃慎言!”

“呵呵,死者为大,陛下的棠棣情深倒是让妾想起一桩往事,”王贵妃拨弄着手上的佛珠,“先帝驾临伯府临幸妾后的第二日,酒醒后问清妾的身份,说的第一句话,陛下猜是什么?”

朱厚炜不做声,死死地看着她腕上的佛珠,若他没记错,这佛珠还是自己就藩前后赠予崔骥征的……

“他说,爱妃年轻鲜亮,正巧二哥儿也欢喜表弟,岂不是两全其美?”再说起生平最屈辱那日,王贵妃声音仍然有些发颤,“两全其美?就为了你们兄弟二人一逞兽。欲,我算什么?骥征算什么?”

“朕与骥征从来清清白白,更向来敬他爱他,从未想过用他泄欲。而兄长所为,朕向骥征致歉过数次,今日再向你郑重致歉,”朱厚炜轻声道,“若贵妃觉得一句轻飘飘的歉意并无用处,但凡不悖于国法纲纪,也不十分劳民伤财的要求,朕都可答应你。但请贵妃切莫为了一时意气,陷骥征于不孝不义。”

长公主府近来闹得沸沸扬扬,听闻长公主又气病了一场,又记恨上了愿意相助的长媳刘氏,如今崔凤征夹在中间,日子甚是难过。更要命的是,崔元似是铁了心的要将崔骥征赶出家门,长公主又是恨铁不成钢,又是舍不得幼子,焦心忧虑之下,病得更厉害了些。

封建时代,孝道为大,即使这几日未见崔骥征,朱厚炜也知他该是如何的焦头烂额、内心挣扎。

“陛下倒是心疼得很,先帝鱼肉百姓、夺人。妻女的时候怎么就没想起忠孝节义?”王贵妃反唇相讥,“陛下也别一副隐忍之色,我假死离宫,皇长子可就完全是你的了,日后给你省去多少麻烦。拿一个崔骥征,换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你的储君,陛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丘聚已经在门外出声提醒,晚朝的大人们已进午门了。

朱厚炜疲惫不堪道:“不论骥征还是皇长子,既不属于你,也不属于朕,只属于他们自己。待会见了骥征,朕自然会问个清楚,倘若他决心已定……”

“朕自然会全力支持他。”朱厚炜起身打开门,“不是为了什么储君,独独是为了他。”

第十六章

锦衣卫们入内时,朱厚炜正抓紧时间用晚膳,吃的也简单,不过是一碗阳春面外带几片牛肉青菜,见了他们,一边抬手免礼,一边囫囵将面用完,擦了擦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