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967)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

他原本来述职的同时还得到了小半个月的长假,现在却因为秦俞觉得反正他单身,时间够多,不如来帮她一道处理政务,在征得了乔琰的准允后直接把徐庶抓了壮丁。

徐庶简直欲哭无泪,所幸赶上荀彧那思量三日后给出回复的契机,他还能打着替君侯再去补上两句游说的幌子逃了出来。

荀彧可不知道徐庶和秦俞之间的这一番过招,乔琰说给他三日的思索时间他还真就闭门谢客了三日,在这三日之间将他这三十三年来的经历见闻、阅览书籍和与长辈后生的交流通通在脑海中过了一轮,此刻心中已落定了答案,见徐庶找上门来,便先一步说道:“徐太守已不必多言,荀彧并非迂腐不可破之人,否则当年被迫迎娶宦官之女引来非议的时候,便已该当自戕以证清白了。”

“大司马既有明主之心,荀彧又为何不能有忠臣之分呢?”

这一句明主忠臣,已算是个再明确不过的答复了。

徐庶拊掌一笑,“如此便好,有了这句话,奉孝和志才先生也都能松一口气了。”

乔琰对荀彧立场的猜测既然没错,那么那句荀彧若不能为她所用,便让其销声匿迹,显然也不是一句随便拿出来的说辞。

可荀彧到底是郭嘉和戏志才的朋友,是荀攸的叔叔,又有此等经天纬地之才,若真因这立场之分而丢了性命,实在是个遗憾。

好在,如今的结果可以让人放心了。

两人交谈之间已行到了乔琰的府邸之外,不过还没等他们到门前,荀彧便先一步在这长街的另一头见到了三个熟悉的身影。

两名武将并肩而行,虽还有些身量上的差距,但也已有了不分伯仲的威风气势。

就是这对父女在行路之中还有些针锋相对的较劲姿态,似乎还在争吵着什么。

与他们同行的少年人颇有些无奈地望了望天色,在将目光转回到前方的时候正好和荀彧的目光相对,因认出了远处身影的身份,当即浮现出了几分喜色,也难得没那么沉稳地加快了点脚步。

一见这一幕,荀彧的神情都不免柔和了几分。

那出现在他视线里的少年,不是诸葛亮又是谁?

至于那一大一小两位武将,便是同样从幽州回返的吕布和吕令雎了。

“说起来,”荀彧一边走一边开口问道:“我记得大司马说,此番前来洛阳述职是以三人为一组,但眼下若再加上你的话,倒是一次性回来了四个了?”

这好像是和乔琰给出的规则有些不符了?

徐庶沉默了片刻,趁着那三人还未到眼前,小声回道:“君侯说,此次申请回调述职的,到底是持有什么想法大家都心知肚明,唯独两位吕将军,两人加起来也凑不出一个心眼,所以……”

“先按一个人算也无妨。”

荀彧:“……”

这个理由,当真是……

当真是很符合乔琰的作风!

第376章 作战邀约

但荀彧也不得不承认,乔琰所说的其实也没错。

其他回洛阳的,就比如说徐庶这样的存在,此刻是以臣子的身份,向着行将举事颠覆大汉的明主做出最后的效忠宣言,所需要的是一个斟酌言辞的深入交流。

以便让彼此都确信,可以在这最后一段路上相互扶持着走向最后。

确实不能一口气回来的人太多了。

否则,若是因路途远近而出现了回来先后的顺序还好说,若没有,这前后接见,是否也是一种亲疏远近的分别呢?

乔琰显然是对此做过考量的。

在此时,她面对的所有压力都只能来自于外部,而绝不能来自内部。

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在此刻再不给荀彧考虑思量的时间,而是直接下达了令他必须做出决断的最后通牒,以让荀彧作为这个吸引世家内部有识之士的标杆。

同样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将昌言放出,除却对民众的回应之外,也作为特殊时期评判敌我的分水岭。

奈何,在这等严肃到非生即死的氛围里,吕布和吕令雎好像完全没感觉到这其中有何种暗潮涌动、一触即发。

他们也显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君侯正在朝着君主的方向迈出一步。

比起关心这个,他们关心的大概只有两件事了。

一件便是此番亲自在正月里来到乔琰的面前,可以直接将压胜钱给拿到手,以防被某些人给提前截胡了。

另一件便是——

何时动兵。

诸葛亮、荀彧和徐庶三人在门外交谈,让吕布吕令雎父女先到了乔琰的面前。

这位子都还没坐热呢,吕布便已开口问道:“君侯打算何时对着冀州出手?”

乔琰朝着这两个家伙瞥了一眼,无比确信一点,要想让吕布在政治上能有什么特殊的觉悟,可能实在是对他来说有点难度,吕令雎在作战的头脑上比吕布稍好些,但也需要个称职的军师在旁对她做出补充校正,同样没察觉到此刻在政局上的博弈。

但怎么说呢,跟这等头脑上相对简单些又还压得住的角色往来,对乔琰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和缓心情的好事。

而对这两员将领来说,他们反正也对于转换立场没有什么意见,此刻的“无知”对他们来说也或许是一种幸福。

总不能人人都是这出棋局之中的知情者,若真如此的话,乔琰的戏就不必唱下去了。

吕布浑然不觉乔琰此刻心中所想,已接着说了下去,“君侯您可不能这般厚此薄彼,益州和幽州是前后脚打下来的,但现在益州地界上又有往南推进收拢南蛮势力的战事可打,又能联结交州攻伐那前交州刺史张津,再多立下个功劳,听闻君侯还有意让赵太守和士太守着手与扶南国之间的往来,将此地的造船技术和物产引进中原,又有新事务可忙,幽州这边就……”

就显然没有这么多可做的了。

乌桓内部的部落林立是不错,但乌桓蹋顿在与公孙瓒合盟后,对着支援老单于的势力进行了一番血洗,甚至将乌桓三王之中的一支除族斩杀,故而当蹋顿落败身死,吕令雎成为护乌桓校尉,阎柔成为她的副手后,乌桓内部的整顿变得远比他们想象得容易。

若非如此,乔琰也不能在此时让阎柔暂代吕令雎的职务,给这小将军一个回家探亲,再往洛阳来一趟的机会。

乌桓已算是幽州境内最为棘手的外族势力,尚且是这样的情况,其他的便更不用说了。

鲜卑支部的轲比能早在四年多前张辽与公孙瓒的交战中身死,流亡在外的前鲜卑单于之子骞曼又在去年死于鲜卑支部的内部攻伐之中。

乔琰下令,由步度根之兄扶罗韩长子泄归泥接掌这一片鲜卑支部,并未让这出权力交接产生何种动乱。

至于尚在域外的扶余和高句丽,眼下还不到着手处理的时候。

这么一看,幽州地界上就只剩下了和冀州之间的小范围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