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871)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不好!

一旦让“孙策”将他的部从重新整队完毕撤离,他这出将人困于谷中的计划也就彻底告吹了。

往后他也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

他此刻该做的,是趁着对方还没能彻底摆脱这出烈火囚牢和伏兵打击,直接再往他们的伤口处补上一刀!

一想到此,祖郎毫不犹豫地让人再一次敲响了铜锣。

随着这声铜锣声响,原本还在高处山岗上观望的山越伏兵都一股脑地朝着山下奔去,本就埋伏在不远处的弓箭手更是随着这一号令的发出朝着村庄的外围包围而来,朝着火场之中发出了密集的箭矢。

浓烟与火光的遮挡让他们无法精准地辨别出敌方的位置,也就让这些箭矢变成非定点的射击。

不过这对于进一步造成此地的混乱无疑有着绝佳的作用。

如果这是一支正常的骑兵队伍的话。

但眼下的这支显然不是!

早已对于祖郎的伏击做好准备的乔琰虽说是要以身犯险,来做出个引蛇出洞的举动,却也没打算小瞧祖郎的本事,更没打算将同往水岭的众人都当做是钓鱼的诱饵。

他们这方队伍组成的复杂,在大规模的交手之中是一项绝对的劣势,在这等精英出兵中却未必!

黄盖、程普、周泰、文聘、典韦等人各自统领着骑兵的一个部分,在乔琰领着精锐骑兵回冲,诱发祖郎的大举来袭的那一刻,这五支队伍也同样各自朝着这村寨的一个方向发动了突围的冲锋。

各自为政,却也各有所破!

以至于当祖郎带领着骑兵从山岗上追击而下的时候,看到的根本不是在火场中有若无头苍蝇一般的猎物,而是一支与他曾经交过手的骑兵在黄盖的带领下,正在朝着他的弓箭手队伍举起了屠刀!

而另外的四支队伍也同样围绕着各自的将领拧成了一股绳,朝着四周举刀而来的山越兵卒发起了应战。

村寨的火光已在此刻彻底地融成了一片。

却不像是祖郎曾经所预期的那样,见到村寨中的战马嘶鸣人声哀嚎,彻底印证那给孙策葬于风水宝地的构想。

而是那支一度当先击破防守完成调转的骑兵,簇拥着“孙策”就这般站在火场之前,眼看着他的下属完成对于周遭伏兵的击杀。

那是一个何其傲慢的姿态!

这就是祖郎对对方的第一印象。

而第一印象的话——

火光的背景之中,对方面色之上的惨淡颜色好像非但没有被遮盖住,反而显得越发分明了些。

眼见此景,祖郎当机立断地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擒贼先擒王!

他们的埋伏确实已经在对手训练有素地应招中失去了其原有的目的,可这并不意味着他先前做出的种种举动都是毫无意义的。

起码他已经将孙策给引来了此地。

眼下也还是他这边的人更多!

这份人数的优势正可以让他一边拖住孙策的下属,一边趁着这头江东猛虎正在伤病之中,要了他的性命!

他当年取了笮融的性命也没什么趁人之危的自觉,更何况是此刻面对着孙策。

“走!”他这决断做得极快,行动得也同样果决。

山越之中的骑兵好手与那昔日北军五校中的越骑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便是在方才的下山顺坡行动里也辗转自如,若非马匹的欠缺,祖郎麾下的骑兵队伍必定惊人。

但只是如此,在他看来也已足够!

他一动,那些下属丝毫也没有质疑他决断的意思跟了上来。

直奔“孙策”而去!

然而也同样是在他锁定了目标而来的那一刻,这个被他盯上的猎物竟一改身体虚弱而看戏的姿态,率领着手下的骑兵以丝毫不逊色于祖郎这一方的速度迎面而来。

其间为首之人,正是这银甲玄裳的主帅!

哪里还有一点在旁看戏的模样。

在两队骑兵冲撞的一瞬间,谁也无法再从此人的身上感觉到任何一点虚弱的姿态,唯有对方手中那杆举重若轻的长枪随同着奔马疾行划开了一道血光。

更不知是不是因这目标明确的冲锋,明明她上一刻还在以枪招架住哪一方的戳刺攻击,下一刻,这把卷带着雷霆之势的长枪竟已抵达了祖郎的面前。

祖郎忙不迭地拔刀应战,却觉自刀上传来了一阵惊人的震颤,险些让他这身经百战的泾县大帅被震掉了手中长刀。

也正是在这个近距离的照面之中,他愕然出声:“你不是孙策!”

这怎么会是孙策!那分明是个女将军!

错了,全错了!

第340章 直抵吴县

可他到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判断出了错,自然是为时已晚。

倘若他早一点明白这一点,或许还可以让自己的下属从山岗的另一头潜逃而走,暂时放弃这次对于“孙策”和其部从的围剿。

但此刻他们都已身在这山谷之中的激战之地,除了将对手彻底击败之外,没有任何一种办法能让他摆脱这个被欺诈后落入的困境!

村寨的燃烧之地距离他们不过咫尺,却显然已不是能将他的对手困缚住的陷阱。

而在这举目四望的交手中,祖郎竟没能从任何一处交锋中看出己方占优势的地方。

一支绝对精锐的骑兵!

还带着一种不知缘何的悲壮气概!

现在就连这个假的孙策也绝不是这其中薄弱的一环,而恰恰是那把最尖锐的刀。

在这短兵相接的一瞬间,这把距离他太近的长枪,凭借着其主人目不斜视的一心二用,扫开了他那些下属甩来的棱镖,再度撞上了他的刀锋。

这一击并未得手,而是被祖郎凭借着作战的本能将其拦截了下来。

可几乎是在这铿锵交击之声传来的下一刻,她一把拔出了那两截三驳枪的后半段,让这把短柄枪疾射而出。

锋利的长枪贯穿了后方交手骑兵的头颅,又被另外的一只手将其拔出。

“君侯!不带您这么抢人头的。接着!”

在祖郎尤被那一枪震退的憋闷之中,夺命的半截长枪已重新回到了她的手中,甚至在她的手中挽出了一道枪花,在调拨马头的游走之间又扫过了另一人的咽喉。

祖郎的面上顿时被喷溅上了一层血色。

而几乎是同时,那谴责着乔琰行抢人头举动的魁梧男子抄着手中的手戟,将另一名山越骑兵给劈砍下了马背。

这一连串的动作已不能用行云流水来形容,也根本不容得祖郎去思忖那“君侯”二字是否正是指代着那位大司马乔琰本人,只因那双截长枪已在双马错身之间重新合而为一,绝无拖泥带水之意地回转而来,正是一记直奔后心而来的追刺。

祖郎不敢耽搁。

他已从短短数息的交锋之间清楚地意识到,他不是乔琰的对手,就连他所统帅着的部从也绝不是乔琰所带来的这支骑兵的对手!

山越人面对围剿便躲避进山的习惯,在这一刻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