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701)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鲍鸿可以心大到觉得此事也只是排场奢靡,麋竺却清楚地记得,昔年汉灵帝在洛阳打造铜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中空的,就已经遭到了大面积的非议与诟病。

因铜这种东西的开采数额有限,所以这些打造铜人铜像的举动往往都是依靠着将钱币给熔铸掉而形成的,那就无异于是对民脂民膏的剥削。

再想到这铜像之外的黄金,就更是一笔尤其可观的开销。

麋竺想到这里,那抬着佛像浩荡而过的队伍,已经在他们的刻意避让之下走在了他的前面,正好是队尾的随从者与他擦身而过。

他便清楚地看到,那是一列衣着朴素,甚至还打着补丁的黔首。

所幸如今正是夏日,衣着稍显漏风也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让麋竺望之惊心的是这些人脸上的表情。

他们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以他们这样的条件,并没有这个多余的资本可以挥霍,摆出这种朝圣者的姿态追随在这尊佛像后面。

他当即让人将其中一人给拦截下来问询,得到的却是对方这一脸为何他多管闲事的表情。

按照这人的说法就是,他将自己的家中余财交给了佛祖在人间的代言人,既可以让佛祖庇佑家中康泰安宁,又可以将自己全家的徭役都给免除了。

麋竺听到这里额角一跳,“笮融他并非广陵太守,如何能将这些人的徭役给直接免除了?”

陶谦之所以到现在还觉得,笮融此人的行事也只是在安顿流民的方式上有些特殊,对他还是很尊敬的,无外乎就是因为——

笮融在将他督办军粮运送的三郡民众送到东海的时候,在人数上并没有任何的问题。

他是没有在明面上跟陶谦对着干的!

可倘若信佛者可以有这样的待遇,是不是意味着,在广陵郡的地界上并不遵从这一信仰的人,有可能要出双倍的服徭役人数?

鲍鸿从麋竺的语气中终于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一点不对之处了。

他试探性地问道:“按照先生所说,这笮融是在通过这种不信佛者的加倍徭役,迫使人不得不对他的信仰表现出认可,直到将整个广陵郡都用这种手段发展成他的信徒,而后从他们的手中盘剥财富,起到供给自己撑场面和享乐的目的?”

麋竺颇为无奈地看了鲍鸿一眼,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真是心大得有点离谱。

按说他在广陵的时间也不短了,居然到现在才意识到这件事,也是不容易。

或许他唯一值得赞许的,就是在笮融找上他的时候对立场站队稍微敏感了一点。

难怪同为西园八校校尉一员的曹操都已经混到兖州牧位置上了,鲍鸿却没在乔琰这里得到什么重用。

但想到他自己可能也并没有什么一争上游的想法,对眼下这种“放逐”生活尚算满意,麋竺又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多说什么。

他回道:“未必是撑场面和享乐,也有可能是通过这种手段聚敛起来一批军资。”

这四尊铜金佛像在理论上来说只是佛宗的门面而已,但黄铜这种东西,在如今也是可以用“金”来称呼的,完全就是贸易上的硬通货。

笮融这人不蠢,起码没有真将所有的财货都变成可以吞吃下肚的东西。

但这大概并不能改变他这番举动中的不寻常之处。

若非如今还需与笮融虚与委蛇,麋竺自觉自己可能没法在见到这位“佛宗上人”的时候,还能心平气和地问起这个佛像的问题。

没有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划定那不得吃肉的规矩,笮融此人吃得着实不差,加之习武强身的缘故便长得一副红润饱满的面庞,甚至还因为这圆乎的状态表现出了几分亲和之态。1

尤其是当他垂着眼帘的时候,竟还有那么几分悲悯的神态。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掩饰起贪婪后所表现出的面貌,才让人从未觉得他是个恶劣的刽子手。

听到麋竺发问,笮融回道:“此为敬献神佛之礼,东海麋氏坐拥千金,我这四尊佛像摆在面前也只是献丑罢了。”

麋竺默不作声,并未对此做出响应。

是不是献丑他心中有数。

东海麋氏就算有钱也从未想过像他这般动作。

笮融的这句话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该当如何回复。

不过对麋竺此刻的沉默,笮融自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

他不免想到了先前麋竺对他邀约的拒绝,想着此番前来还是先让对方卸下防备为好,便又说道:“先生自东海郡前来已是这浴佛典仪的荣幸,还请先入内休息一番,明日我再带您在此地四处游览。”

麋竺从善如流地接受了笮融的建议,可当第二日他随着笮融在高邮县中四处走动的时候,他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压制住了自己脸上的愕然神情。

笮融在此地所修建的佛寺形如铜盘堆垒,正是九重,其下则修建着各种重楼阁道。

重楼佛寺之前乃是一片宽敞的广场,按照笮融自己所说,这里可以同时容纳三千人在此地诵经。

而每逢庆典,便从此地朝着两侧延伸,一直将街道上都铺满设置的酒饭宴席,那可真是一副胜友如云的景象。

笮融说到这里,不无得意地朝着麋竺说道:“此地虽不像东海郡一般物产丰饶,商贾云集,但也可算是民生和乐,人心思佛。我听人说,长安城中有一条新路,因其刀剑不可砍凿而备受赞誉,但我看这佛塔前金光路,施粥济饭活人无数,令人见而向善,料想比之那长安也不差多少。”

麋竺:“……”

这句话笮融到底是怎么敢说出来的!

这佛寺佛塔佛像的种种奇观,将此地的民众一个个诱导成了为他所骗的行尸走肉。

若只论民生,中平四年的乐平都要远胜过此地!

可他眼瞧着,当笮融说出这话的时候,他好像当真是如此以为的。

但麋竺又旋即意识到,笮融将这佛塔与酒饭之路去和长安相比,好像并不是个寻常的信号。

若广陵的高邮在他的认知中可堪与长安相比,那么东海的郯县呢?

笮融竟将自己放在了陶谦之上不成?

麋竺本还不太敢相信,用这等手段治理广陵的笮融,居然会有这样更进一步的心思,也如此直白地展现在了到访广陵的人面前。

可或许是因为他这位东海巨富对笮融治理成果的默许,又或许是从吴郡逃来投奔他的人对他的不吝赞美,让笮融做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抉择。

徐州当然是没有限酒这种说法的,所以笮融邀请麋竺一边饮酒一边讨论佛理,在理论上来说也确实说得通。

但在酒过三巡之后,笮融看着麋竺好像处在半醉的状态,忽然出声试探了出来。

他朝着麋竺说道:“要我说值此之时,有舍才有得,陶恭祖就该当将东海盐田的利润让出几分给你们,这才是他在徐州境内得以长久之道。”

这话一出,麋竺的酒顿时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