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672)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直到最后也没能出现一个超过他的人。

若要乔琰来评判的话,文章以情动人这话是没说错的,那些顺应时势而写出满卷文章之人,并不像是王粲一样字字句句间都有细节与真情。

祢衡在其中也显得尤其出挑,但这个出挑大概是因为——

他在两日前出门的时候被人套着麻袋给打了一顿。

幸好长安街头的治安情况足够良好,这个挨打的情况立刻就被人发现。巡防的金吾卫虽然没能捉到那些动手的人,却也好歹没让祢衡出什么人身安全问题。

他挨打的原因大家也猜得到,这篇鹦鹉赋真是太得罪人了。

可祢衡对此满不在乎。

按照他跟杨修所说,能调动其大家的情绪,可见他这篇小赋是成功了。

杨修对此哭笑不得,也只能让人多留神于祢衡的安全问题。

在王粲和祢衡之下的文章写得出彩得也有不少,但或许是因为时间限制,其中有特色的并不太多。

这第三名到底是何人还真不好说。

至于书画组这头,除却张昶那副毋庸置疑在三甲位置的长安赋外,居然罕见地出现了一副很醒目的画作。

画面格外的简单,只有一只身着皮甲的手臂,和一只黑犬而已,但其画面生动跃然纸上,绝非凡品。

唯独姓名这里只写了佚名二字,似乎并不打算在此时对长安民众告知其身份。

不过此时不知道其名姓也无妨,若真中选,还是要面对那公示阶段质疑的。

而在这个结果评选出来之前,对长安城中更要紧的事情,还是那论酒之会!

对这场论酒之会翘首以待的世家子弟无比意外地获知,此会居然放在了灵台之外的那片夯土台之上。

其上的木桩在新帝登基之时被拆了个干净,也恰恰方便了他们落座此间。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当他们坐定于此,便有两列人手捧酒坛酒碗而来,安放在了他们每个人的面前。

众人迷惑不解。

按理来说,这论酒之会的意义在于禁酒限酒,现在却将酒先拿出来了,这算是个什么道理?

所以当乔琰这位大司马踱步而来落座上首的时候,当即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大司马这不会是打算给我们接风洗尘吧?”

那人话说一半,自己先笑了出来。

若真如此的话,这限酒二字便大概是个空谈了。

乔琰抬眸朝着说话之人看去,抬手给自己的面前碗里倒满了酒。

她笑道:“为何不可呢?”

她话音未落,众人已见她抬手接过了身边之人递来的火折子,凑在了那酒碗的边上。

下一刻,一簇火焰骤然从她面前的碗中熊熊燃烧了起来!

她却仿佛对这火焰视而不见,径直举起了桌上的酒碗。

也举起了那一团火!

一时之间陷入沉寂的高台上,只听她朗声说道:“谨以此酒,为诸位接风洗尘!”

第262章 烈酒防腐

接风洗尘?

这看起来更像是造成惊吓!

酒碗在乔琰的手中并未停留多久,很快又落回到了她面前的桌案上。

可那把火持续的时间实在很长。

长到众人从酒水为何会着火这样的异象中回过神来,将目光投到自己面前的酒坛和酒碗之中,小心地倒出了一点,确定这确实是酒而不是油,再将目光重新投到乔琰这张镇定如昔的脸上,这团烧灼在碗中的火才终于缓缓止息。

但让他们觉得更加惊愕的是,他们还未曾来得及问出为何酒会起火这样的问题,就已见乔琰朝着碗中又倒出了半碗酒,而后未曾犹豫地喝……

喝了下去?

在场的众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酒能燃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畴。

这样的酒竟然还能被人正常喝下去,也就更不在他们的理解之内。

一想到乔琰昔日的那些传闻,其中甚至还有人在想,今日这高台之上会否出现她将酒给人灌下去后将人点燃的可怕情景。

可这酒毕竟是乔琰自己先喝下去的,她若真想以这种残暴的方式推行限酒令,实在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更何况,她既先让杨修和卫觊担任起了负责接待的任务,又以长安新路征集文稿的方式与他们缓和关系,更没必要做出这样的事情。

不过话是这样说不错,在眼见乔琰将喝空了的酒碗放在面前,抬手示意他们也请,算是对这场论酒会的开场之时,众人还是一个个地僵硬在了原地。

喝,还是不喝,这看起来像是一道送命题。

长安朝堂之中的臣子在被乔琰说服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这样超乎他们想象的一面。

但当时他们只是看到高度的酒会起火,却没见到还能同时满足喝下去的情况。

总算是乔琰还怜悯了一番那些老臣的心理承受能力。

要知道,长安朝廷中年岁最大的官员甚至不是陈纪这位年过六旬的,而是出生在汉安帝永初一年,现年84周岁的太常赵歧!

要是被吓出个好歹来,她可担负不起这样的罪责。

对着这些个个正值壮年的世家代表,她就可以稍微放肆一点了。

在这五月末的天气里,按照现代的度数划分在五十度上下的酒就可以燃烧了,甚至不必她拿出更高纯度的。

所以也当然喝得下去!

更别说,在这场论酒之会开始之前,乔琰就以议论时间可能会过长的理由,让他们先用了一顿简单的饭食才来到的此地。

看看吧,她连不要空腹饮酒这种问题都给考虑周全了。

“诸位不虚担忧,除却不胜酒力之人,此酒尚可饮得。”乔琰环顾了一圈周围人莫测的神情,开口说道,“若不饮此酒,各位何知这限酒令的第一条缘由?”

众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想着乔琰到底不敢以酷烈手段铲除他们,如今长安建设更需他们出力才是,这才纷纷地举起了酒碗。

但这口酒一下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先见到了那酒水燃烧的一幕,以至于他们觉得自己吞下的好像并不是一口酒,而是一团火。

那火中又裹挟着一股浓郁炽烈的酒味,烧得人在一瞬间从舌头到喉咙,都被这等刺激的味道充斥了彻底。

这种前所未有的刺激和风味,让这些已能算是酒中老饕的世家子弟都呆愣在了当场。

这,这好像确实是酒!

只是更为凶烈而已。

可倘若这才是烈酒的话,他们先前喝的都是些什么?

在意识到这并不是毒药也不是燃料后,有胆子大的当即又抬起酒碗喝了两口。

这一次他们不是直接将小半碗一饮而尽,而是以小口品尝的方式去试图分辨出其中的醇厚酒味。

强烈的灼烧感过后,一种尤其特殊的味道浮现在了唇齿之间,伴随着一阵酒气上涌的微醺感,让人只觉自己早前所喝的酒水通通都是不值一提的东西。

都说但凡要谈判讲价,得按照个先礼后兵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