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644)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按照您的说法,在其中的研磨过程颗粒越细,最后生产出的水泥在强度上也越大。因过筛的工序复杂,在之前的使用中几乎没有进行过太过严苛的规定,但现在只用在一处的时候,是不是有可能让这个硬度进一步提升?”

这确实可行。

在目前乔琰还没想到能用什么方法提高冶铁炉温度的情况下,现代水泥的制作无疑距离她还很远,相比之下,提高土法水泥的硬度更有可操作的空间。

贾诩提出的奇观建议也确实有其可行性。

民众往往会相信一些更具特殊性的东西,也会将其以匪夷所思的速度传播开来。

就像华佗的麻沸散,其实在形成麻醉效果上的作用并没有真到剖腹开肠也毫无知觉的地步,却还是因其乃是其他医者所不能为,被人描述得神乎其神。

贾诩所说的“奇观”也是抱着同一个想法。

见乔琰颔首,贾诩便接着说了下去,“只是我还未曾想到,该当将这奇观选作什么为好。”

他曾经得到过乔琰的委任效命于绥远城,协助吕布管理白道川军屯,所以对于土法水泥的硬度心知肚明。

比起扛打砸,它其实更扛压。

所以显然不能用来打造什么塑像之类的东西。

用来造屋建墙呢,确实和一般的房屋之间存在差别,但是好像很难形成这种传扬出去的风闻。

这个用途还得仔细想想。

乔琰却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她合掌一拍,笑道:“那就用来造路了,对外就说——这是长安城中一条走不出脚印,又非砖石所造的路!”

用路来做宣传,简直是再合适也没有了,只因人人都要往路上走过。

当长安有这样的一条路而别处没有的时候,总会有人想要前来一看究竟的。

长安这座帝都又是关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还确实有这个前来的必要性。

这种不断正向循环的人流吸引,正是这种“奇观”的作用所在。

因水泥路对马蹄的损伤,她此前所发起的种种修路都只是在平整道路坑洼之处,可现在只是用在城中的一条上,却显然没有问题。

需要在意的也只是——

既然这条路要充当长安门面的作用,它就不能在建造养护的过程中被什么人给踩踏在了上头留下痕迹,不能因为冬日的气温下降而轻易开裂,不能因为厚度不足而被轻易压裂,不能因为排水措施的失当而在内部受到破坏。

当然,最后一条相对来说要容易解决一点,毕竟土法水泥在抗腐蚀性的能力上还是不差的。

决定了,修路!

一条并不需要太长的路!

乔琰朝着贾诩致谢道:“多谢先生提醒,若非如此,竟要忘了我们还有这样的一个好工具。”

贾诩悠哉地饮了口茶,回道:“这是君侯自己的功劳。”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得有水泥这个东西才能折腾出后续的标志性成果。

这也得算是跟对了主公的好处。

同样是做卧底的,他和田丰完全就是两种生活状态。

一想到这种令人生出满足感的对比,贾诩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缕笑容。

但下一刻他脸上的笑容就僵硬在了当场。

谁让他看到,得到了解决问题措施的乔琰并未选择继续饮茶,或者是起身离开,而是将手伸向了被她观望多时的桌布。

“说起来,此物不太适合先生吧?”乔琰将桌布中被人以绣线缝制出图样的位置铺展在手中,又近距离地端详了片刻,这才朝着贾诩重新看来,“先生既要做这闲人,该当选个松竹鹿鹤这样的图纹才是,做什么选两只啮铁兽?”

“此物好食铜铁与竹骨,着实是与先生这气质不大吻合。”

贾诩:“……”

被乔琰攥在手中的这块桌布上,绣着一蓬翠竹,翠竹之下一对模样似熊,黑白花色斑驳的兽类一个翻倒在地,一个啃食着竹子,当真是好一派憨态可掬的样子。

这不是被现代被称为熊猫的国宝又是什么。

不过在汉代它被称为啮铁,被记载在东方朔所写的《神异经》中。

乔亭在跟随李儒往益州所行的这一趟中,于绵竹路边遇到过它们,回返上郡后仍觉可爱,便绣在了桌布上。

贾诩没见过这东西,也觉有趣,便讨要了过去。

虽说是由李儒教导乔亭,贾诩教导乔岚,但总有些课程是由两人同时教授的,贾诩自然也还算是乔亭的老师,故而此物也就算作了乔亭所送的拜师礼。

但现在嘛……

贾诩只听乔琰说道:“此番自益州得绣工数百,其中有尤长于蜀绣之人,我让他们过几日给先生送一块竹林隐逸的桌布来换了。”

“都说静以修身,先生还是不要留这等凶残之物在前为好。”

贾诩默然。

别以为他没看出来,乔琰做出这等举动,到底是因为她觉得此物和他的气质不符,还是因为她自己也喜欢这东西。

君侯啊君侯,您在长安刚表演了一出大义灭亲,开宗立户,看来是将脸皮也给养厚了不少啊!

对于贾诩这番无声的控诉,乔琰权且当做没看到。

她只是在坦然地顺走了熊猫桌布后心中想着,她之前真是有点失策了,在找刘焉索要犒军之物的时候居然忘记了这个四川特产,还应该让他送一批熊猫来的!

但此时再去找刘焉提要求显然已经晚了,且等下次换个理由找他会猎的时候再说吧。

她先回长安修奇观去了!:,w,

第250章 路名长安

不过在回返长安前她还有几件事得做。

其一便是那将在四月进行的棉花种植之事。

秦俞因关中初平的缘故被调度去了长安后,她在并州数年间所栽培的人手倒是也能顶替上她的位置,唯独棉花这东西算是并州的机密要害之事,还是得留一个主事人来负责。

这种活需要细致的心思,反正是不能交给张牛角来做的。

也显然不能因为贾诩在此地打着种田的名号赋闲,就真把他完全当做这里的负责人。

谁让他的真正工作并不是种田。

加上他接下来还要和李儒一道,把关乔岚和乔亭的出师考核,没有这么多多余的心力可以放在这个上头。

乔琰盯着自己手头可用的人手,想着棉花毕竟还是一个需要精心伺候的东西,最后还是决定将贾淑给调到了这里。

贾淑就是那个因为被郭林宗品评人物厚待而改邪归正的并州标杆,在早几年间于并州负担的是农肥制作的工作。

因农肥已进入了流程化的制作,他在如今所需要耗费的监管心力并不需要太多,正好可以分来此地。

而他在前几年所接触的农肥也算是农事的一种,和秦俞有过不少交流配合,在专业上也得算是对口。

此外,秦俞又已在前往长安之前就将今年的棉种准备妥当,将棉种扩种的范围进行了划定,对去年的种植突发事件也已进行了整理,对他来说的上手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