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43)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他头脸上的伤痕和四肢的擦伤也都不轻,肚子里更是因为有两日没好好进食,处在了饥肠辘辘的状态。

只可惜他一个生长在深宫中的天子,哪里会认得这些野外的植物。

想到在书中看到的情况,他根本不敢随便以草木果腹,只能先以布条裹缠在手上,小心地顺着此地的缓坡爬了上去。

该当庆幸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特别深的坑。

奈何爬上来之后他便发现,举目四望都是茂密的丛林,让人一时之间难以分辨来路去路。

他想了想,决定随便选择一个方向走。

也或许是他命不该绝,他还未曾走出多远,便听到山林中隐约传出了一阵山歌。

再走近些,便见林中正有一樵夫正在砍柴。

听到脚步声的靠近,对方警觉地朝着他看来,在看到只是个孩子后,这才在神情中放松了几分。

而后他便将目光停留在了刘协的头脸伤口上,“你这是?”

“我……”刘协刚开了个口又忽然止住了。

他本想在遇到人后便请对方将自己送到最近的城镇,好让他尽快返回长安。

可当他因为这樵夫投过来的目光,下意识地将手伸到脸上的时候,他陡然想到了一件可怕的事。

因李傕屡次将他砸晕的情况,他根本不知道此刻长安城里的情况,只觉得李傕若逃,或许便是董卓重新占据了上风,那他若是回去长安,岂不是送入虎口!

自两年前开始他就过着在董卓掌控之下的傀儡生活。

他已对此有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又倘若他脸上的伤势无法复原……

一个面容有瑕之人无法做官,乃是大汉的规矩,一个面容有瑕的天子呢?

刘协的脑中快速闪过了这些想法,最后只讷讷说道:“我……我不记得了。我醒来的时候就已经在附近了。”

那樵夫倒当真是个热心人,见他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这里,脸上一片怅然若失之色,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朝他回道:“那好吧,你先随我回住处去,我那儿还有些跌打的药膏,总得先把伤处理了再说。等你想起来了再说,天都快要黑了,总不能在林子里喂狼。”

刘协心中酸楚,却只觉庆幸,自己总算先好运地跌坠不死,而李傕摔死在了这里,又遇到了一个好心的樵夫。

然而他却并未看到——

这樵夫在朝他走来的时候将一支望远镜往里推了推,令其被塞进了背篓的更深处。

第208章 荆益应变

初离开自己那些朝臣庇护的刘协又怎么会想到,自己面前的樵夫居然并不是真正的樵夫。

就连他以为李傕在带着他潜逃的情况下不慎摔到了山岭之下,也都是被旁人伪装出的结果。在他醒来之前,早就有人完成了这处场景的制作。

否则他要真是这么摔的,他自己能不能醒来,好像都是一个未知数。

他看到的只是这个樵夫实在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心人,在将他带回去处理伤势后,又将让他的妻子替他做了一顿热饭。

民间的饮食对于刘协来说确实是过于粗糙的东西,毕竟在李傕掌权之后,还稍稍将他的待遇提高了些。

但对又经历了一番颠沛流离的刘协而言,这样的一顿热饭无疑堪比山珍海味。

他虽然早熟且聪慧,可当他面前的夫妻确实原本就过的山中生活的时候,完全没让他看出任何的破绽来。

他也自然看不出,他们原本所生活的环境和他问询后得知所身处的益州,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他借助着想不起来来历而被这位好心夫妻收留了三日后,他从这樵夫夫妻的小声对话中听到,他们有一个早逝的儿子,跟他长得还有几分相似。

也便是在此时,刘协忽然萌生了一个格外特殊的想法。

若是……若是大汉只有一位天子了,是不是就不会再有这些祸乱的根源了?

董卓也再无法在长安作威作福,凭借着他的名义征兵征税。

这样一来,或许就能得到乱局的平定了。

反正他的脸上受到的创伤按照民间的医治水准,绝无可能得到治愈,除非是亲眼见到过他且对他的相貌很熟悉的人,否则应当看不出他的身份来。

那么他趁机留在此地,好像也并不是一件做不得的事情。

他可以认一对养父母!

刘协未必就不想去做一个天子。

他很清楚地知道,这个天子的位置是汉灵帝怀着对他的殷切期待而传下的,也是他的责任所在。

但在时机并不允许,现在又好像有一根将他救出井底的绳索递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他也给自己起了个化名。

因他的母亲姓王,而他又是刚从长安来的,他便给自己起名叫王安。

这个名字,大概听起来都挺符合乡野村夫身份的。

他暂时也只会是个村夫。

因益州与司隶之间的山岭隔绝,刘协无法这么快获知长安城中的情况。

负责充当他父母的这对夫妻,也会严格限制住他获知那头的消息。

他便并不会知道,也正是在长安城中的这些人依然在四处搜索刘协下落的同时,一边是乔琰属意于拥立刘虞为天子的问询在往幽州方向传送,一边则是关中平原剿灭李傕董卓却丢了天子刘协的消息,朝着周边扩散了开来。

被怀疑作刘协去向的几个州,显然是最先得到这份战报的。

首先便是距离武关最近的两个州。

荆州和益州。

前者的南阳是李傕原本给自己选定的暂居之地,一如历史上的张绣做出的选择。

后者的汉中是另外一个选择,也就是发现了天子制服所指向的去处。

刘焉和刘表几乎是前后脚收到的消息,也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一个表现。

在惊得从坐席上跳起来后,他们一把夺过了报信人手中的消息记录,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了什么问题。

长安的局势他们始终密切关注着。

那毕竟是天子所在。

对他们来说,和长安朝廷之间的往来也很有必要。

但这惊变发生得实在是太快了。

在一个多月前,乔琰才刚从并州回返凉州,而长安这头还跟他们有过书信往来。

如今却已经改换成了这个局面。

谁家的“兵之情主速”,也不可能速到这个地步的!

别管刘协到底丢没丢,乔琰已经真如她当年做出的允诺一般,通过走凉州之法进军司隶,取下了长安,总是个实情。

身处于长安的那些老臣,没有一个人因为这场进攻得手而送命,同样是实情!

光是这两点,已足够让人为这份战绩而为之震悚了。

她也对得起汉灵帝在生前对她的信托。

收到消息的这两人,刘表单骑走荆州,凭借荆襄世家在荆州立足脚跟,刘焉率先提出重设州牧想法,令心腹把持汉中,彻底截断对外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