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521)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张太守不由抹了把脸上的冷汗。

早在她刚把人往外带的时候,他就已经被请了过来。

可说是说的请,他却并未觉得,乔琰在举动中对他有任何一点尊敬的意思。

他几次想要开口给这四家说情,也都被乔琰抬眸中流露出的锐利眼神给阻止在了当场。

生怕自己可能也会成为她被丢过去跟姜怀等人为伴,张太守没敢接着说下去。

但耳闻这一处处坞堡被她所攻破,现在夜半时分,行动稍慢的战车和缓行骑兵队伍也陆续抵达了此地,让乔琰这一方的势力看起来越发惊人,张太守越想越觉得,他若是再不开口说上几句,可能就要再没有劝阻机会了。

“乔并州……”他小心说道:“董贼进攻之事实属意外,该当是长安那头从先前的洛阳之败中彻底恢复元气了,这才赶在此时入侵,并不一定就是四姓子弟有泄密之人。”

他话刚说完就看到乔琰对着身边的赵云做出了个示意,数张绢帛纸书,随即被丢到了张太守的面前。

他随手翻了两张,就发觉这些都是被搜罗出来的与董卓往来书信。

今年元月的宴会邀请,以及在此之前乔琰于凉州的种种表现,确实是让一部分曾经和董卓有过联系的,选择将手中的董卓书信给烧毁了,防止被乔琰给逮住把柄。

可这些大多是距离乔琰近的。

汉阳郡并不在乔琰的直接掌控中,情况大不相同。

这四姓中又多有行事嚣张的,满以为因姜冏效力于乔琰麾下,他们也就有了个能获得消息和风向标的来源,甚至颇觉自己手中还有往来长安之信件,很有一番谁人入主凉州都不可能改变他们地位的傲然。

然而也正是这些书信,在此时成为了他们的催命符。

乔琰丢给张太守看的还并不只是如此。

在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购置田地的文书,明显是与大汉律令不符合,州府的账册居然也有从四姓的库房中收缴出来,还有些是四家之间的往来信件,其中的打压贤才以捧自家子弟上位的情况,当真是数不胜数。

“……”

“张太守还想说什么?”乔琰挑了挑眉头。

的确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他们跟董卓之间有关于此次进军的交谈,但由过往言谈举止类推而得出一个结论,在主动权掌握在她手中的情况下,是非黑白只能由她来说了算的!

张太守这次开口的时候声音压低了不少:“有些事情我当然也知道。”

豪强壮大也算是凉州特色了,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份。

只不过有些相对守规矩一些,有些不守规矩一些。

这汉阳四姓在太守势弱的情况下,显然要更倾向于后者。

“我就是想说,眼看董贼来袭,能多些协助的力量总还是更好的,没必要把大家的关系弄到这么难看的地步,万一让董卓看了笑话,岂不是也不太妙对不对?”

这四家所豢养的私兵确实不是乔琰部将的对手,可也多是些壮劳力。

总不至于要为了一个尚未有定论的消息,便将人都给解决了。

到时候凉州各郡也难保不会因此而发生动乱,更不利于她的平乱行动。

乔琰冷笑了一声:“张太守这话说的就让我有些听不懂了,敢问您是否听过一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

能做太守的总是有些学识的,怎么也不会没听过这个。

可这句攘外必先安内一出,张太守警觉这个“安”字意味深长。

以乔琰今日表现来看,这就不可能是一出正儿八经的安定。

当他朝着四周望去的时候,被火把映照分明的并不只是她的这些部从,还有锋利的刀兵。

其中自有一种潜台词:只要这些人都没了,岂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安内”?

张太守忍不住在心中腹诽,这位乔并州当真不愧是以战事起家的,在这种时候也是一样的铁血手腕。

“你还说错了一句话,我并不需要这些人来替我应战董卓。”

乔琰话说到此,将手中的竹简砸在了桌案上。

场中虽被惊吓得不敢入眠,却还是被困意袭扰的人,都因这一声陡然清醒了过来。

距离她足够近的也都听到了乔琰所说的下一句话:“我有应战必胜之把握,既不会输,何须他们与我在这里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来人!”

她这音调一抬,别管是暂时安全的张太守,还是此时为阶下囚的汉阳四姓都心头一紧。

“把与长安有书信往来的都带出来。”

汉阳冀县就这么大点地方,有了书信落款,要将人找出来简直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这些人里有的早忘记了这些东西,有的甚至前几日还将其拎出来欣赏过。

可无论这其中的区别几何,他们只有一个结果。

乔琰决绝开口,毫无转圜余地的意思:“杀了悬首于城头。”

“乔……”

他话未说完,便已被乔琰打断在了当场。“张太守,我劝你先三思再说话,否则我就要考虑一下让人往酒泉走一趟了。”

想到乔琰让羌人在徐荣和马腾的领导下,从大宛劫掠宝马而回这种操作,张太守连忙闭了嘴。

她将徐荣与马腾边缘化处置的说法既然是假,那么她无力掌控河西四郡之中另外三郡的说法,很有可能也只是一句不实之言。

到时候汉阳四姓的命没救下来,反而给自己的家族招来了灭顶之灾,那可真是哭都没有地方去哭的。

再想想董卓的这次进军,他这个汉阳太守没收到消息,反而是身在金城郡的乔琰先收到了信报,甚至快速整军前来,他更觉得自己没有发言的余地。

这种反应速度……

谁知道她有没有在董卓那边设置个卧底。

完全不知道自己还真相了的张太守,此时恨不得自己的存在感要多低有多低,目送着这些“证据确凿”的四姓子弟被从人群中拖了出来。

已知必死的局面,让这些人此刻失态哀求的声音,几乎在一瞬之间充斥了城外,但乔琰的眸光中并无一点为之所动的情绪。

张太守眼看着这一幕,只觉得有些人能成为天子重臣、少年州牧实在是有其道理的。

在低垂的夜幕里,那些哀嚎声转为了对她的痛骂,而后终结在刀斧夺命的声响里。

执行这斩首命令的士卒也真如乔琰所吩咐的那样,手捧人头朝着冀县城头的方向送去。

虽然夜色模糊了这些场景画面造成的冲击力,却也无疑因为人在黑暗中的想象更甚,而加重了恐惧。

人群之中的一个赵姓年轻人原本和妻子背对背而坐,以便在这种被捆缚的状态下可以让两人彼此双手交握,但在这种屠刀起落的恐吓面前,他下意识地将手收拢的力道加重了几分。

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些失态,他连忙给妻子道了个歉,又道:“是我连累你了。”

他的妻子并不出自汉阳四姓,只是因为为防抓人出现漏网之鱼,才一并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