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499)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普通的墨与真正从事雕版印刷所用的油墨不同,但在此时要想说明问题已经足够了。

随着五铢钱的挪开,在纸张上便留下了铜币的轮廓与文字。

她朝着印出的字样看去,眸光中似有些许深沉,“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这只是五铢两个字,若是这不是一枚五铢钱,而是一块刻有论语的板材,顷刻之间就可拥有不知多少份论语,数日之间,便能让并州上至耄耋下到孩童人手一份。”

这番话中所描绘出的这种可能性,着实是让人心驰神往。

可是乔琰已经在一开始就说了,不是时候。

“昭姬觉得,以乐平如今的粮食亩产,要想做到民有闲钱,扩张书院的招生规模是很难的事情吗?”

蔡昭姬摇了摇头。

若是在两年前,就像是给马伦和任鸿赶车的那个车夫所说,他们要供给孩子去乐平书院就读,就算是再如何省吃俭用,也还有些费力。

可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并州的经济水准比起周边的其他地方不知要稳定多少,粮食的亩产也随着耕作方式的优化调整逐年上涨。

在州府发动凉州之战的时候,他们非但没有遭到战祸的影响,反而因为州府向着百姓购入粮食,而在手中存下了一笔闲钱。

如果书院扩张规模,降低一点入学的门槛,一些贫户子弟可能也能得到就读的机会。

但实际上,目前书院内虽然有一部分人是这样的出身,在整个书院内所占据的比例却并不高。

以蔡昭姬看来,乔琰在管制凉州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麻烦,并不像是外人所想象得那么多,她是可以兼顾到此事的。

可她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这确实不是能用精力不济来解释的。

她又听乔琰问道:“你说我为何要让并州世家子弟先进入乐平书院就读,让他们为你父亲的名头所吸引,自觉自己从中得到了好处。又为何要在将郑玄接到并州来后,在对外扩招的旁听名额中,分给了凉州世家不少?”

这难道真的只是在让自己手中掌握有一批世家人质吗?

显然不是!

这同样也是在达成盟约和让利。

没等蔡昭姬回答,乔琰已经自己说了下去:“世家大族以其拥有多少卷藏书为荣,其所掌握的知识,在方今这个时代和黔首之间是断层的。”

“这是他们能不断培养出优质人才的保障,也是他们能够依靠着这些人才维持家族地位的保证。他们需要让这些在学识上拥有凌驾于黔首优势的子弟担任官职,成为反过来庇护家族的擎天大树。你说,如果我将书籍变成了唾手可得的东西,会发生什么事呢?”

蔡昭姬顺着乔琰的话想了下去,意识到自己在乐平书院这种教授知识的地方待得太久了,以至于下意识地忘记了这种阶级的差别。

她若真是这么做了,也就等于刨掉了世家发展壮大的根基。

这是个何其危险的举动!

在原本没有条件学习认字的人中,当真没有能够通过读书识字而成为人才的吗?

倒也未必。

君侯麾下的徐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所以通过扩张教育规模得到潜在的人才,不是没有可行性。

可一旦在此时做出这样的事情,实际上也是站在了所有世家的对立面。

在如今掌控二州还需要世家势力支持的情况下,这是一条内部生乱的取祸之道!

以并州牧的权柄和并州的矿产资源,再配合上乐平侯纸的生产规模,要想生产出足够的书籍并非难事。

但从书籍到人才是需要一个演变过程的。

在此之前,愤怒的世家足以靠着手中的力量对她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哪怕她手中握有的是一支足够凶悍的军队,也并不能改变这个结果。

世家大族的盘根错节甚至并不只是局限在一州各郡内,那么届时引发反扑的,绝不只是这两州之内的势力而已。

也不要忘了,乔琰自己委以重任的下属中,还有不少出自世家的。

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决定,再怎么对读书人来说,是个美妙到不可思议的未来,在此时也是一道致命的毒药。

蔡昭姬走出乔琰书房的时候,神情中微有几分恍惚。

这种恍惚并不是因为她所提出的建议遭到了否定,而是因为当她在想明白了这一点后,听到乔琰说道:“饭要一口口地吃,路也要慢慢走,我们得先确认不会一脚踩空再做出决定。”

“但我可以给你一个准确的回应,终有一日,我会让并州境内,或者说是我管辖境内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读书的机会。”

就像她说自己会让每一个下属都穿上棉衣一样,在她认真而清明的目光中,绝没有人会怀疑她这句话中的真伪。

这份郑重的承诺让蔡昭姬相信:

哪怕世家、寒门与黔首之间的阶级冲突,在短期内难以消弭,她也必定会做到这一点。

乔琰还说,她如今所做的种种,已经不是在走一条常人会选择的路,所以她也并不在意再离经叛道一些。

何谓离经叛道?

蔡昭姬忍不住想到了姐姐。

在她来到乐平,在书院中任教后,整个人都像是从灰暗转向了鲜活的状态,算离经叛道吗?

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她将自己更多的情绪给了这些孩子,而不是丈夫与孩子。

而这世上还有许多像是姐姐一样的人,在天下的动乱灾病以及贫穷面前,被迫放弃一些本属于她们的东西。

她们姐妹还可以依靠着父亲所传授的学识,依靠着君侯的赏识,走出一条和先前截然不同的道路,可其他人呢?

她想让更多人得到这种改变命运的机会,便该支持君侯继续走下去。

现在确实还不能让纸质的书籍批量生产,那就先以笔作刀,让乐平月报进一步充当君侯的口舌,一点点地扩大它的影响力。

直到她们前头的台阶都已经被踩踏坚实!

乔琰自窗口望出去,就看到这还只在豆蔻年华的小姑娘挺起了胸膛脊背,看起来很有一派要去上战场的气势,显然已经将自己的目标给想通了,便不由在唇角浮现出了一缕笑容。

她也随即朝着系统问道:“说起来,如果雕版印刷这种跨时代的产物真的在我手中出现,又被推广开来,还能抹平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任何一位主公来说都应该是有利的,应该是能算谋士点的吧?”

“再有那备急方如果能够推广开来,所救治的民众可以支援己方势力的发展,我作为提出这个建议的角色,是不是应该也算是尽到了谋士的义务?”

系统突然被她这么一问,没忍住吐槽道:【……在薅系统奖励这方面,你还是真挺不忘本心的。】

但说归这么说,谁让它的宿主已经没打算好好做个谋士了,系统也只能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考虑了。

【可以是可以,前提是你这两点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