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38)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早已在城头上备战的军士紧随他的指令,将熊熊燃烧的火把绑上了城头,几乎连缀成了一片风中灼灼的火海。

而几乎在同时,当先纵马踏破黄巾营地藩篱的傅燮一把甩出了手中的火把。

波才在长社城下驻扎的营地,因去岁大旱,今岁雨少的缘故,虽然也讲究营盘的牢固,却更接近于“依草结营”的方式。

纵然不至形成什么火烧连营的情况,却也足以让傅燮甩出去的这支火把,在落上营帐的一瞬间燃烧了起来。

惊觉起火的波才部士卒刚踏出营帐,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杆雪亮的长枪。

傅燮纵马持枪而来,一枪洞穿了他的咽喉。

仿佛是为了与他此举相互应和,在长社城头上恰在此时响起了战鼓。

皇甫嵩发起了擂鼓的指令!

战鼓在夜色中响起,形成了一种有若雷鸣的声响。

这声音伴随着马蹄声将人惊醒,让人猝不及防的心悸。

侥幸没遇上傅燮突袭而来的黄巾提着武器走出营帐,便看到营盘之中似燃起了多处的火。

若只是如此便也罢了,在人本就处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难免便会朝着那个最特殊的声音发出的方向看去。

可这一看之下可不得了。

仓促间的不辨方向里,这些本就没有多少作战经验的黄巾并未意识到那是长社的方向。

自营帐上方越出的视线所见,他们看到的只是天边的一片火焰以及彤云。

而在风势扑面带来的些许热气里,几乎要让他们以为这片火焰并非点着在长社城头,却分明是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烧过来了!

当第一声惊呼在营寨中发出的时候,这种惊慌的情绪当即就扩散了开来。

不过事实上此时的情况还远没有到那么危险的地步。

营中的着火并未造成太多人员伤亡,长社城中所拥有的守军人数也注定了这一番突袭而来的兵卒不会太多,骑兵的比例也同样不高,倘若波才部中的人早早发现此时的情况还可遏制,汉军也非不可战胜之敌。

他们完全可以来得及来上一出人海战术,反过来将入营之人都给解决了。

可偏巧正在此时,在夜色里先有人忽然高声问道:“渠帅在何处?”

渠帅在何处?

波才发觉情况有异,已快速整装提剑,开始召集心腹人手筹备迎敌之事。

但有乔琰这个内应的指点,无论是朱儁还是傅燮带领的人都距离波才所在的位置有些距离,以至于这句回应并未得到一个回复。

夜间动乱这种极其容易形成营啸的环境之下,对敌方的情形又观察得不甚明了,很难不让人对于时间生出一种错误的认知。

以至于黄巾军来回逃窜,握着武器却不知道该当往何处此处的间隙,明明不过是短短一瞬,却被这些人觉得好像已经过去了许久。

于是当那先前出声之人复又高喝一句“我等去寻梁帅”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人觉得这是个什么不太对劲的建议,只觉得当真可行!

傅燮勒马回头,将这个混在波才部中的“卧底”给记了下来,以防在他的奔袭进程中造成误伤。

不过对方好像并不需要他的帮忙。

这家伙本就是乔琰从田、薛两支中选出的手脚最为灵便之人,现在这去寻梁帅的建议一出,他比谁都快地朝着兖州黄巾的营地奔去。

若非傅燮亲眼见到眼前一幕,他简直无法理解,为何一方渠帅尚在的情况下,他的麾下兵将会朝着另一方逃窜。

可站在城头,见过的战事更多的皇甫嵩,却大概能猜的出这种情况出现的缘由——

因为对比。

在混乱之中,本就是一群盲目聚拢在一起的黄巾贼寇,或许会有意图反抗的,但更多的还是等着渠帅领导作战的“愚民”。

而这些人,势必会选择对他们更有安全感的地方!

自兖州黄巾抵达长社开始,就始终在给这些人传递这样的信号。

这无疑导致了他们在这“危难”关头,下意识地想到了营盘更为稳固有序,进攻长社也更为勇武的梁帅部从。

可这趋利避害的本能,让他们在本不致命的威胁面前,朝着梁仲宁这一边跑来,却实则是将自己送进了个陷阱里。

波才意识到这些人的移动轨迹,暴跳如雷地让人将他们召回的时候,那早前两天就已经顶上了豫州黄巾壳子的卧底,已经在领着人翻越两方之间的藩篱了。

而这一切变故的时间绝不长!

甚至还不够让波才部中四处点起的火,一直烧到梁仲宁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地步。

其实也不过是在那种闷雷声响将他叫醒,在他出营查探后不久,主动来投的豫州黄巾已经卷挟着不知道发生了何事的同伴,抵达了两方营地的边缘。

波才抢功的心态,让双方的营寨并非并行于长社城外,而是波才部镇守第一线,梁仲宁的营地在外围。

但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布置,让兖州这方的黄巾并未第一时间意识到,这种声音和动乱其实来自于长社汉军。

他们看到的只是,这一层夜幕红影里,波才部的士卒携着兵甲刀枪,踩过藩篱而来,被模糊的光影映照出了一种如狼似虎的架势。

这情景丝毫也不像是来寻求帮助的,反而更像是昨日渠帅被乔琰影响当众说出的“提防对方不安好心”的话得到了证实!

他们果然来夜袭了!

而谁也不知道这群人里,到底是从何处陡然射出了一支利箭,正中兖州一方士卒的胸膛。

也正是这一支箭,瞬间激化了两方的矛盾,拉开了夜战的序幕。

波才部还未从这骤然发生的惊变中反应过来,也并未说出求助二字,就已迎来了兖州这方黄巾出于“自卫”的出手。

这甚至还是一场以逸待劳的出手。

乔琰对军营夜巡布置的安排,正在那卧底之人领人来投的方向,此处恰恰是梁仲宁麾下于夜间能最快调配出作战势力的所在。

在这种起先还是误会,后来便成了真打的混乱局面下,无疑是给兖州一方赢得了优势。

波才部本就觉得梁仲宁这边乃是强军,现在骤然遭到迎头痛击,无疑是加深了这种固有印象。

算起来这两方的作战能力也很难比出个所以然来,可在这种仓促的交手里,士气无疑是一项尤其关键的影响因素。

抢先占据优势的一方,士气也多会继续累加下去。

但这还不够!

起码对乔琰想要达成的目的来说,还远远不够!

夜来突袭中,在兖州黄巾营盘内点起的火把,在她的眸光中映照出了两团血色。

在她目光巡游,确保这双方相斗起势果不出她策划的时候,这血色中更是透出一抹难言的锐利。

这世上本没有全然不可窥破的计划,她还需要再做一点事情才好。

她可不会错过,在她耳闻的厮杀交锋之声里,已经隐约混杂了几声高呼“误会”的辩解,这种声音也迟早会传到梁仲宁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