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18)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于是被关押着的田氏家主听到屋外传来了某个熟悉的声音。

只是这一次并非是彼时在坞堡之外的高声叫骂,而是低声提及,他在对田氏一族的处置上想考虑一下斩草除根。

田氏家主田洮握紧了拳头。

这的确是最合适的处置方式,可也无疑是田氏的灭顶之灾!

但奇怪的是,他旋即听到了另一个声音。

这声音说道:“先前我观渠帅命数,致命劫数并不应在田氏,我倒是觉得可以将这些人物尽其用。”

田洮耳闻那黄巾渠帅问道:“敢问严先生,何为物尽其用?”

他虽未能亲见这两人此刻的神色,却并不难从梁仲宁的语气里听出了对对方的尊敬之意来。

意识到这特殊之处,他与胞弟交换了个眼神,面上浮现出了几分深思来。

他又紧跟着听到那被梁仲宁称为“严先生”之人说道:“渠帅既占濮阳,又有全据兖州的野望,那么对这些豪强就不能随意处置,示之以武力令其不敢反抗是一方面,挖掘其人脉势力为己所用是另一方面。”

“坞堡主之间多数都有联系,乃至于结盟,这位田氏家主大约也不会例外……”

隔着门扇,乔琰的声音又很低,田洮并未将她的话全部听个分明,只隐约听出对方似在说,该当一□□霆进攻示威,一手允许联盟的坞堡主出钱将人赎回以怀柔,又听到对方似乎提及坞堡内的隐匿人口,而后便声音低不可闻了。

这唯一对田氏众人来说的好消息就是,他们起码还能再多活些时日。

可说到底这黄巾渠帅能否遵从另一人的话行事,完全就是一个未知数。他们也不能将希望尽数寄托在这上头。

尤其是他们如今得以活命,一方面是因为这黄巾渠帅在旁人的指点下,还玩起了养望之事,另一方面也是对方觉得他们身上还有剩余的利用价值可以挖掘。

但要知道,朝廷的平乱队伍到底能否取胜,又要何时才能将兖州境内的乱贼给驱逐出去,完全就是一个未知数。

而在乱世之中,人能自保尚且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是支援旁人。

所谓的赎身,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种理由充其量也不过是临时用来骗骗梁仲宁而已。

田洮怎么想怎么觉得,黄巾军中的这位军师,说聪慧也聪慧,在这本不应该犯浑的地方也说不出的奇怪。

等到田氏二老在被当做货物一般押往濮阳城的路上,与这些黄巾士卒打探关于乔琰的消息之时,两人更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她太年轻了,来历也太神秘了!

古有甘罗十二为上卿,想来天才的本事的确与寻常人不同,那么这军师能以十岁稚龄给梁仲宁出谋划策,也不算不能被理解。

可从这些人口中说出的,对方居然师从郑玄——

这就让人费解了。

接连着两次党锢之祸,的确让党人对朝廷多有失望,但想来这部分人里该当没有郑玄这等经学钻研的大家才对,更不必说会教出徒弟来支援黄巾的袭掠之举。

这归根到底还是士人的名声问题。

偏偏那小童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出场里,又是将田氏算计得明明白白,又是对梁仲宁以一手观命之学牵制,的确不像是一般水准的老师能教得出的弟子。

只可惜这两人暂时得不到个合理的解释。

唯独知道个中奥秘的谋士系统068看着乔琰的个人面板上,已经从lv5升级到lv6的辩才技能,不由陷入了沉思。

它总觉得这玩意在它的面前闪烁着金光,昭示着无与伦比的存在感。

更是已经从【辩才】改名叫了【天字一号忽悠】。

此外,同样得到了提升的,还有她的体质数值。

现在面板上显示的已经变成了35。

至于为何是35而不是34?

谁让签到系统第一天的奖励到底是拿得出手一点的,所以给出的不是临时生效的属性,而是永久属性点1点,现在也变成了体质+1。

这次不需要乔琰解释,系统已经很自觉地用比照司马懿的熬死其他人为标准,解释了它家宿主的行动。

它想了想还在长社的曹操,又看了看面前因为吃饱喝足休息充沛而看起来容光焕发的宿主,觉得自己在不必要的时候还是少说点话为好。

对方显然很有主见,而且也的确迄今为止没做错选择。

系统甚至觉得她的行事方式,绝非富贵险中求这么简单。

乔琰并没管系统这会儿在想什么。

她坐在梁仲宁专门让人套好的牛车之上,在这回返濮阳城的队伍中享受的是独一份的待遇。

坐车对她而言最大的好处,无疑是她自田氏家主的书房内搜刮出的卷宗资料都可以堆放在这车上一并运回去,也在车行的途中可供她翻阅,让她从中找到一些并不存于史料,却对如今的她来说大有可用的东西。

虽然现下她已经可以算是取得了梁仲宁的信任,对方对她更有拉拢之心,可要知道——

乔琰并未与系统说的是,她一开始说的是当“狗头军师”而非“军师”从来就不是一句假话。

她将梁仲宁作为首选,也自有她的考虑。

这不只是改善个人环境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像坞堡之战不过是小试牛刀一样,如今也只是这如履薄冰行动走了个开端而已。

在前方已经隐约可见濮阳城城墙之时,她方才将手中的竹简卷宗放了下来,心中更多了一层底气。

不过比起乔琰这会儿的心神宁定,梁仲宁就要郁闷得多了。

这濮阳城内自他离开之时的留守,并未因为他离开了几日就有所懈怠,更不曾出现如那东阿县城一般的被当地豪强夺回统治的情况。

可此时的濮阳城下,已经多出了两支势力。

卜己与张伯二人各自的势力。

三方的确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却也彼此之间多有不服,尤其让梁仲宁不大痛快的是,以汉朝称呼人多以字相称的情况,卜己那厮却动辄喊他一句大名,也便是有人在时才称呼他一句梁帅。

更让他郁闷的便是,他押送着如此一批粮食入城,本是为了显示他在威慑濮阳上的本事,却被卜己以他麾下之人少伙食,恐会生变的理由,试图直接分去三成。

“三成?我最多分他一成!”梁仲宁嘀嘀咕咕。

这种拉锯战的事情涉及的脸面,跟他没脸没皮地让乔琰留下来为他所用,并非一回事,他便没用这件事咨询她。

这倒是正中乔琰的下怀。

她还有一些事情需要去做。

正在回城的第三日,梁仲宁与卜己、张伯两位渠帅在府衙聚会夜宴之时,这濮阳大牢内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梁仲宁听从了乔琰的劝说,并未对田氏中人动手,而是以日后找人索要赎金的理由暂时将人关了起来。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不必指望他会给对方提供多好的环境和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