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同人)[三国]你管这叫谋士?(1060)

作者: 千里江风 阅读记录

蔡昭姬脚步一顿,“陛下,您可以不必把自己想要出去骑马遛弯说得这么迂回。”

朱檀乃是天子坐骑,照顾马匹之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它撑着。

但她话还未说完,面前又哪里还能看到乔琰的踪影。

这位在马背上夺取天下的帝王早跑了个没影了。

乔琰一身劲装奔行在这关中官道上的时候,这片夹在武关、潼关、散关等关隘之间的沃野平原上,渭水奔流的速度已因上流鸟鼠同穴山的坚冰消融而比此前快上了数倍。

这些关中地界上的民众也都默契地选择通过渭水或者渭水支流取水灌田,以便让经由两年开采的地下水源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大雍建立之时的新奇感,也已随同春耕的开启转化为了这片土地上民众振奋精神之态,而兖州豫州的易主更是让这些距离天子最近的子民越发相信,他们彼时以那等万民拥趸之法将乔琰送上帝王位置的决定并未出错!

在这元昭元年里,便已然有了四海归一的征兆。

而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此时种下田地里的作物,以税收供给这长安粮仓在今年秋收之时再添一笔进项。

去岁的长安三月里,这处“金城千里”的四塞之国还令人有种见日薄西山景象的错觉,此刻倒是春风得意马蹄轻快了。

在这风驰电掣的奔马疾行之中,乔琰已越过了长安城郊的这片旷野,抵达了崤函道尽端的潼关之下。

作为长安的门户,当乔琰驻足于路边举目朝着那方望去的时候,也见经由此地进入长安的民众比之去岁似也多了几分,而不再是早前那番多数人还是自南面武关而来的景象。

这同样是一个好现象。

这些人里势必有着经由兖州豫州进入洛阳,又随即朝着长安而来的,而这其中,又还有多少潜在的人才呢?

乔琰刚想到这里,便见一队人马正要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行去,却因忽然留意到了她的存在,用只有附近几人能听到的语气说道:“陛下?”

乔琰回头看去,就见这队伍之中有个格外有将领气质的也在此时朝着她看来,在目光中流露出了几分打量之意。

不过这打量倒并不至于让人觉得不快,反因其中还含着敬佩而让人对其的第一印象并不差。

见乔琰的这道目光,将她给辨认出来的那人连忙说道:“这位便是张郃张儁乂将军,是尊奉了陛下之命前来长安听侯安排的,后头的那位便是辛毗辛佐治先生了。”

乔琰恍然。

原来是他们到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那人小心地端详了一番乔琰的脸色,见她似乎因这趟出外的巡游,正在心情正好之时,本有些犹豫是否要将东西给拿出来。

但想到此事到底也该算是紧急军情,若是隐瞒也没什么好处,“我等动身前往长安之时途径洛阳,恰有一封书信送至此地,荀司隶便令我等尽快带来送交陛下。”

“是邺城那边送来的。”

这等目前只此一份的东西当然不可能通过飞鸽传书的手段送到乔琰这里,反正他们这一路快马加鞭而来,捎带上正好。

“给我吧。”

乔琰接过了那封包裹严实的书信,展开便见其上的第一行写着几个字——

《为汉帝讨伪朝檄》

写下此信之人,正是陈琳!

第409章 讨乔氏檄

陈琳当然不可能只是以这等写信的方式将檄文送到乔琰的治下。

从来没有哪一方的檄文是以这样温吞的方式来呈现的。

那不过是一出先行的告知而已。

当那封檄文的信件抵达洛阳后的两日,也便是这封檄文送到乔琰手上的时候,在那邺城之外的高台上,刘辩望着下方召集而来的兵将,望着那些组成了邺城朝廷的官吏,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在这两日里已默背下来的檄文在心中又过了一遍。

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必须——

必须在此时将这振奋士气的檄文投入全部的情感念出来!

倘若真能如袁绍所说,他可以凭借着这种方式将有忠于大汉之心的人都给拉拢到他的麾下,他们或许还有挣扎一搏的机会。

而当这份讨贼檄文被他诵念出口后,天下各州境内由他们邺城朝廷外派出去的人手,都会将在这几日内抄录完毕的檄文给张贴到各州的府衙门前。

这个行动或许会让他们再无法回返邺城,但按照袁绍所说,只要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份檄文,听到这个大汉尤在求生的声音,总不会徒劳无功。

也不知道此刻应当已拿到这份檄文的荀彧是何种想法。

作为颍川世家子弟的典范,他当真已不再挣扎,选择彻底屈从于乔琰的威慑了吗?

但刘辩并不知道的是,这封檄文此刻已经落在了乔琰的手中。

“虽然早就想到邺城那头有极大的可能会折腾出这样的一出,真看到檄文到手还是觉得有点……微妙。”乔琰调侃一般地朝着系统说道,“说起来,这能算谋士成就吗?”

系统忍无可忍:【你的下属拿下了兖州豫州,又令曹操来投,这些给你算了也就罢了,你怎么连收到檄文讨伐都想找我讨要便宜。哪里有被人用檄文讨伐的谋士?】

饶是早就已经接受了不是个正经谋士系统的事实,它还是难免觉得,被檄文讨伐这事着实荒谬到家了。

偏偏它的宿主丝毫不觉得这是什么对它而言的刺激,回道:“不算便不算吧,就当这是个特殊的人生体验算了。”

“说它微妙,实是因为这封檄文很难写。”

“你看,隗嚣讨伐王莽的檄文里可以写,【政令日变,官名月易,货币岁改,吏民昏乱】,控诉王莽新政之中的种种弊病,陈琳在历史上替袁绍所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里可以写曹操那从事摸金校尉之举,痛斥其为【贪残酷烈,于操为甚】,祖君彦为李密所写的檄文里可以控诉隋炀帝开运河、大巡游、攻朝鲜的祸国殃民之举。我做了什么?”1

“就连他书写檄文的纸张都是我们这边改良的。”

系统嘀咕道:【但是他还是写了。】

乔琰笑道:“所以我才想知道,仅仅靠着汉室的情怀而非对手的凶恶,能否将邺城朝廷的这份士气给支撑起来。”

当刘辩在将这份檄文出口的那一刻,他心中也同样存有这样的疑虑。

但陈琳的言辞已算是极尽其所能地对乔琰发出控诉了,换成别人写还未必能有这般排浪一般来袭的气势,他没有资格去嫌弃这样的一份檄文。

“曩者高祖斩蛇起义,诛灭暴秦,至于如今,已四百年,其间有产禄专权,绛侯兴兵,王莽篡政,光武中兴,莫不于危难间图变,至于王道兴隆。”

“然先帝去后天下崩乱,先有董贼侵官暴国,后有乔琰窃盗鼎司,以至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股肱,垂头搨翼,时人迫胁,莫敢正言。”

“昔日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是以有秦之覆灭,二世而亡。乔琰为臣之时已是如此,今其僭越称帝,倾覆重器,则大汉之祸近在眼前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