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裁缝(75)+番外

两百平米的大房子,一下子就剩了两人一猫,顾浴洋还以为小猫能把刘理爸妈勾住呢,想来小家伙本事还没那么大。

这下可好,老人们走了,白天顾浴洋和刘理都要工作,谁照顾小猫呢,就把小猫放家里?

刘理自告奋勇:“我来,我带他去上班。”

顾浴洋斜着眼睛看刘理:“上班?说那么好听,不就是去开店么,你不能带它去,它喜欢扒人衣服,当心把你的布料都撕烂。”

正好许语博打电话来,顾浴洋灵机一动,开车把猫送回了老家,给爷爷作伴去了。

刘理舍不得,难过得心都痛了,晚上难得闹起脾气,都不想搭理顾浴洋。

顾浴洋什么人,资本家!刘理的小手段,是资本家放在眼里的吗?!

照样该怎么吃怎么吃,刘理要反抗,没问题啊,把前天交代的英文单词背出来就放过你。

刘理背得出来吗?毫无疑问背不出来。

刘理就只好……把罪恶的双手伸向了床头的零食口袋……

白眉道长挪窝后,无疑过得比以前更好,顾家老太爷的恩宠下活得有点无法无天的意思,顾浴洋带刘理半年后去看小猫,小猫已经像个球一般的圆了。

而且大概是长大了,看清了顾浴洋的真面目,再也不稀罕找顾浴洋玩,反倒是对刘理一见倾心,对着刘理喵喵叫,刘理坐下它就跳到人大腿上盘着不肯走。

顾浴洋顿时忍不住觉得,幸好当初把这猫送走了啊。

幸好,幸好。

第51章 番外四:减肥记

顾浴洋胖了。

顾浴洋在公司体检时,看着磅秤上的数字,在心里拔尖了嗓子高喊了声“天呐”。

喊完发现不对味,顾浴洋补充一句“Oh,god”,依然不对,顾浴洋重新补一句“Sh*t”。

管中窥豹,小处见大,顾浴洋知道自己这情况不对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来到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其中一些人来了中国后依然保持着牛肉五分熟的口味,另外有些人永远不习惯豆浆油条的搭配,而人类这种生物之所以消停不下来,正因为基因里的不定因素,造成了性格方面的迥然不同,来中国的外国人里总得有一两个去学边嗑瓜子边闯红灯不是。

顾浴洋在国外保持的一些好习惯正从他身上剥离,像被人剥开的花生,外头的壳碎了就是碎了,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早上起床,刘理会勤快地叠被子,几次之后,顾浴洋早不记得自己以前叠被子的好手艺。晚上吃过饭,刘理肯定还会快快地端了碗去厨房洗,几个月后,顾浴洋已经弄不清洗一摞碗时洗洁精的用量。更别说写日记、定规划之类的事,日记是少年忧郁的写照,顾浴洋早不碰了,他的行程规划则由小秘书牢牢掌控,也用不着自己在笔记本上记到每个细节。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顾浴洋过得越来越“油烟”和实在,他学会了品位黄酒的独特香醇,尝试了重庆火锅的美味喧嚣,除了猪大肠之类依然敬谢不敏外,日子已然有些百无禁忌起来。

臭毛病少了,心宽体胖,顾浴洋掐一掐自己的腰——尽管他的腰依然细得能让大多数女士叹息不已——心里哎哎地叹气。

下了班回到家,刘理已经摆起了一桌好菜,顾浴洋以前只道旅游有淡季旺季之分,想不到做裁缝也有这样的差别,这种低端的小裁缝店嘛,一般秋冬季节生意比较好,夏天到了,刘理门庭冷清,每天只好早早回家做晚饭。

刘理做点菜味道都还不错,他有点这方面的天分,调动本能的主动性,只要想吃,就有动力,有了动力,还怕做不来吗。

今天刘理烧了两荤两素一汤,米饭也煮得香喷喷的,见顾浴洋回家,便拿出碗盛饭。

顾浴洋只要半碗饭,吃饭时也只碰蔬菜,刘理埋头苦吃,吃完了发现顾浴洋今天斯文得像个刚嫁到婆家的小姐,忍不住问道:“不舒服?”

顾浴洋心里把刘理看做自己人,表面他还是好面子,不好意思明着说要减肥,只答:“我最近吃太油腻了,吃清淡点保持健康。”

刘理说:“那你不吃鱼啦?我只烧了一条,本来想今天吃掉的。”

顾浴洋优雅地挥一挥筷子,说:“你吃吧。”

刘理胃口大消化好,虽然刚吃饱饭,要再塞半条鱼一点困难没有,得令了拿筷子,几筷下去一条鱼只剩了骨架。

期间刘理也劝顾浴洋吃点鱼肉,惹得顾浴洋恼了,呵斥刘理不许煽动他吃肉。

刘理被训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摸摸鼻子去洗碗,洗好碗顾浴洋又拉他一块出门,去小区外头的超市买了一大堆酸奶回家。

喝酸奶,顾浴洋的名堂更多,说什么“排除毒素一身轻松”(那时电视里刚流行盘龙云海的广告),顺便也逼着刘理喝两杯,刘理呢,爱吃这个爱喝那个,也有不爱吃的东西,酸奶就是少数派中的一种,刘理觉得酸奶味道特别奇怪。

顾浴洋减肥的计划进行了几天,每天晚上只吃一点点东西,还要喝两杯酸奶,然后再出门散步,刘理渐渐搞懂顾浴洋其实是在意自己的体重呢,可刘理能有什么办法,顾浴洋劝又劝不听的。

刘理身上优点有许多,最大的优点就是会心疼人,顾浴洋不吃东西了,刘理也不好意思没头没脑地光顾自己胡吃海喝,也陪着吃了两顿素,感觉不太坏,渐渐家里的餐桌上就只剩蔬菜,每天吃过饭,刘理也陪顾浴洋喝酸奶,也陪他出门散步。

先说说顾浴洋买的这房子周围坏境,这房子所在的小区地段好,靠近几个知名的大学,算是人文气息比较浓厚的一块宝地,虽然不像郊外一样安静,胜在绿化不错,周围商家布置合理,交通更是极其方便,据说风水也好,总之繁华热闹的一片。

要说顾浴洋还是比较喜欢安静的地方,这小区靠大街的地段,早上五六点就能听到叫卖早餐的声音,晚上也要到深夜才能静下,所以顾浴洋买的屋子比较偏里面,一来自己住得安静,二来小区外头热热闹闹的,刘理爸妈出门也有地方玩。

一个地方繁华总是有诸多好处,至少人气和活力就有了,每天晚上顾浴洋拉着刘理出去散步,大街上可谓灯火辉煌,灿烂得像不夜城,店家到了晚上都消停不下来,路上还有许多附近大学出来逛街的大学生,来旅游的外地客人,反正挺闹腾,也挤。

一个繁华的地方,总有许多饭店。

一个繁华的又自由的地方,又会有许多小吃摊。

陕西餐饮业之欣欣向荣闻名海内外,不曾有个老外夸西安是“小吃王国”么,羊肉水饺、肉夹馍、砂锅、米线、麻辣烫、羊肉泡馍、胡辣汤等等等等,汇聚一处,百家争鸣,晚上夜市一开锅,饭馆里小吃摊通通人满为患,香飘四里。

以前刘理和顾浴洋出来散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走到半路吃一碗猪油馄饨,这不能怪刘理,只怪小吃太香,刘理耐不住饿,吃饱了出门也不行,这些香味像有实体的大手,勾人勾得,能把刘理的胃从嘴巴里抓出来。

上一篇:无逃之欲 下一篇: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