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裁缝(26)+番外

他就在快下班时偷偷拉住顾浴洋问道:“样衣间主任,是很大的官么?”

顾浴洋奇怪地盯着刘理,摇了摇头:“这都不算官呢,怎么了?”

刘理拧起眉,也不答话,与顾浴洋说过再见,便摇头晃脑地回家了。

许是大家确实人好,刘理也不去多想,只想着人情都是要还的,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当然要加倍对人家好。于是第二天,刘理便买了一堆水果进厂里,给大家四处发了一发。

大多数人都是推辞,但最后还是收了,眼里望刘理又多了些别的什么,刘理不疑有他,回到自己呆的房间里,分给刘理帮手的王胜毅凑过来:“主任啊……”

刘理看他:“恩?”

“主任是外地人吧?”

刘理点头,想让王胜毅不要喊他主任,主要王胜毅还比刘理大上五岁,怪别扭的。

刘理还没开口,王胜毅又往下抢话道:“主任家里是哪边?”

刘理只得答他。

“哦,那是个好地方啊,就是太远了些。”王胜毅感慨道:“那主任家里是做什么的?”

“我爸妈吗?”刘理想了想,答:“我妈不做事,一直呆在家里,我爸以前在部队里做饭,现在也是做饭的。”

“哦!厨子!”王胜毅击掌。

刘理点点头:“算是吧。”

其实刘理说的做饭,可不是在饭店当大厨那种,他爸爸年轻时确实在部队里当厨师,后来退休后,乡里谁家有大的红白丧事,便会请刘理爸爸去做饭,本职还是个做大锅饭的,干的活比一般厨子都要精细许多。

王胜毅又问了许多事,比如刘理家里有几口人,几头猪,几只鸭子,几亩田等等。

刘理边做活边回答他,一上午过去了,他干了自己的活,也把王胜毅要干的干完了。

中午不到,王胜毅便往外溜了。

刘理并不觉得如何,只是觉得王胜毅话多了些,等到吃饭时间,他去食堂打好饭菜,想找位子坐下时,便有工人们喊他:“小刘主任来这里坐。”

那喊话的人还对刘理招了招手,那是张大桌子,一桌的人都闹哄哄地只盯着刘理看,刘理不疑有他,端着盘子往那边过去,却被旁边的一只手拽住了胳膊。

顾浴洋对圆桌边的工人们笑笑:“你们吃吧,我找主任有些事。”

刘理便被顾浴洋莫名其妙地拖走了。

第17章

顾浴洋把刘理拉到食堂角落的小圆桌上,按住他坐下,刘理放下手中已经端好的餐盘,抬头看看,小圆桌上摆了几个炒菜,与大圆桌边人们人手一份的状况可不大一样。

“我吃不惯大锅饭菜,这是厨师用小锅单做的,吃吧。”顾浴洋说,给刘理盛了碗白饭。

能有大鱼大肉吃固然是好事,但刘理也心疼自己用饭票打的那盆麻婆豆腐,舍不得扔,便把顾浴洋盛给他的白饭倒入自己打的饭里,用餐盘吃起来。

顾浴洋不阻止他,笑眯眯地看了会,给刘理夹菜,还不住地说:“多吃点。”

照理说顾浴洋才20岁冒头,比刘理还小上三岁,这样老成体贴的长辈做派倒也做得得心应手,毕竟就心智来说,刘理确实要比同龄人更单纯一些,而且单纯这个特点总容易让别人误会成幼齿。

何况顾浴洋对刘理又有些难以言说的心思,那个什么眼里出西施么,别人看刘理是稀松平常的一个小裁缝,顾浴洋看刘理,就不大一样,总觉得可爱得紧。

刘理大大咧咧地吃着饭,只是对自己独食这样好的炒菜而其他工友们都得吃大锅饭这件事而觉得有些抱歉,不过抱歉的心情淹没在对食物的渴望里,他只在开头羞涩了会,很快放手吃起来。

“上班习惯么?”顾浴洋柔和地问,声音颇为和蔼可亲。

刘理正在啃一块肉骨头,听到问话,礼貌地放下了手里的吃食,咽了口中的食物,才答道:“习惯的,大家都对我很好很客气。”

“哦?”顾浴洋想了想,很快了然:“想来他们也不会对你不好,毕竟……”

“毕竟什么?”刘理问道。

顾浴洋却摇摇头,不说话了,刘理也不多想,重新吃起那块大得出奇的骨头来,啃得满手油花,鼻头都沾了油星子,却依然一声不吭地埋头苦吃,吃得津津有味。

“吃慢点,有的是。”顾浴洋劝完,终于赏厨师们的脸吃了口自己碗中的饭,又夹了筷子红烧笋干放进嘴里慢慢嚼。

吃着吃着,顾浴洋又想起什么,放下筷子说道:“那昨天晚上回去休息得好么?这边工作量不算大吧?”

“还好的,这里事情都安排得妥当,我照排好的班来做,比自己做衣服时要专心得多,都很快做完了,还有很多空聊天说话呢。”

“聊天?倒是聊了些什么?”顾浴洋露出个感兴趣的神情,冲刘理鼓励地一笑。

“随便聊的……哦对了,今天王胜毅问了我家在哪……”刘理答道,手头的骨头终于啃完了,他拿起毛巾擦完手,重新吃起盘子里比别人多出许多的白米饭。

“问你家在哪?还有呢?”顾浴洋往下问道。

刘理想了想:“他还问我家有没有养猪。”

“那你家养是没养?”

“养了的,有两只母猪,我走前一年刚买的小猪崽,现在肯定很大了,还有鸡和鸭子,但是养得不多,一共就五六只吧。我小时候还养过兔子呢,都是我去割草喂的,兔子我能养得像枕头那么大。”刘理张开手虚空一比,表示那兔子有多大。

每次说到老家的事情刘理就来劲,边扒着米饭边像猫头鹰一样咕咕咕地说起来,还说起小时候杀猪的事情,那天家里炖猪脚吃了,香得童年的刘理连着好几个晚上都梦见了猪蹄。

顾浴洋心不在焉地听着,想着王胜毅问刘理这些事情的目的。

他少年老成,天生疑心病就重,在国外经历的事情又多,考虑事情就总忍不住想要自以为是的周全。听刘理说的王胜毅问他的那些事情,无一不是在探刘理的家底,毕竟刚认识两天的人,再大喇叭没神经,又怎么会问到这么细琐的小事去,也亏得刘理一根筋,不会因为别人问这些事情而有什么想法。

顾浴洋皱起眉,忍不住往饭堂里工人们坐的大桌子望去,那边正好有几个人探头探脑地往这边偷瞧,几个年纪大的工人见到顾浴洋看他们,一点也不怵,落落大方地笑笑,顾浴洋也对他们笑笑。

再细细一瞧那张桌边坐的人,以及座位安排的情况,顾浴洋心下了然。

顾浴洋家里这个新开张两个多月的服装厂其实不算是家新厂,原来这家厂就是做服装的,但做得并不好,那个老裁缝出生的厂长一点经商的才能都没有。开始做得还算可以,后来一年比一年差,勉强撑了三年不到,厂里亏得厉害,没法再做下去了,顾家便出手买下厂子,翻新扩建,换了名字,重新经营。

长在中国古都之首X城的人们有种生在骨子里的骄傲特质,原来厂里的工人有大半留在顾家接手后的厂里工作后,与新招的一批工人们不算和睦,当然表面上大家都很和气,但看这饭堂泾渭分明的架势就能让人明白,其实厂里的老一批工人们,是有些看不起后进的新工人们的。

上一篇:无逃之欲 下一篇: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