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古典名著同人)[红楼+聊斋]我在红楼话聊斋(532)+番外

作者: 玄月扶摇 阅读记录

夫妻二人商议好了之后,从第二天开始便分工合作。

傅玉开始认真地了解江南官场,联络上峰、下极并各个同僚,聘请精通当地风俗人情的师爷,踅摸精通水利的民间高人。

这些年他虽然没有着意贪污过,但官场之上的灰色收入却也并不拒绝。

他想为百姓办点实事,就必须得沟通上下,而想要让人放心你去办事,在有些事情上,就必须和光同尘。

若他一味谋求清名,拒绝一切人情往来,就等于是断了自己连通上下的道路。

别人碍于他的背景不敢给他找麻烦,却可以在关于他的事情上摆烂,随意找个挑不出错的借口推脱。

——我们不找你的麻烦,但你真有本事的话,办事的时候也别通过我们的路子。如若不然,就让你尝一尝什么叫寸步难行。

当所有和他对接的部门都集体摆烂的时候,他又能怎么样呢?

往京城告状?

别说他五哥只是个没有权势的侯爵,就算是告到圣人那里,圣人还能为了你一个人,把所有人都训斥一遍吗?

别开玩笑了,圣人只会觉得你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更不会办实事。

在傅玉这边忙着打点人际关系的时候,李绣则是一边做夫人外交,一边搜罗花样新鲜漂亮的绫罗绸缎,还有最新款式的珠宝首饰。

那些有心巴结他们的官员,他们的夫人自然投其所好,告诉李绣,哪家铺子的绸缎好,哪家银楼的手艺高。

他们介绍过来的这些铺子,必然都是打点过的,东西好是一方面,价格也十分优惠。

至于价格为什么会这样优惠,其中肯定有文章。李绣需要做的就是装聋作哑,等往京城送东西的人回来时,再把京城带来的特产分给这些夫人。

所谓人情世故,便是这样一次次的交往中积累下来的。

※※※

再说他们俩的东西送到京城的时候,李家和贾家已经商定了婚期。

原本王夫人是看不上李家,觉得他们这些文官都是穷酸,肯定没有多少嫁妆陪送。

但贾珠是长子,长子的婚事不可能由内宅妇人决定。贾政很看好李家,也很看好李家的姻亲,王夫人也不敢说什么。

好在贾政的后宅一直在她的掌握之中,那赵姑娘趁着风口怀了身孕,十月怀胎生了个姑娘。

贾政有些失望,王夫人却很高兴。

虽然她儿子贾珠学问极好,小小年纪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便是贾政再有十个庶子也动摇不了他们母子的地位。

但王夫人却一点都不希望贾政再有庶子,以免将来分她儿子的财产。

她心里高兴,面上也不介意显示一下自己的大度,亲自到贾政面前,提出了要正式摆酒,把赵姑娘提为姨娘。

贾政自诩是个读书人,理想状态便是妻贤妾美。

王夫人曾被恶鬼附身过,这一点让他无比厌恶,从那时起就不再和王夫人同房了。

如今王夫人主动替他的爱妾提分位,又让贾政觉得:太太虽略有些不是之处,却也还是个大度的贤妻。

从那以后,就更放心把后宅之事都交给王夫人了。

不过,仅限于他自己的后宅。

就在王夫人志得意满,摩拳擦掌,要给贾珠选两个漂亮丫鬟放在房中时,贾政确告诉她:珠儿的事你不用管,我已经看好了两个,明天就送到珠儿书房里去伺候。

王夫人神色一僵,勉强笑道:“老爷公务繁忙,不理内宅事务,哪里辨得清那些丫鬟们的忠奸?万一被她们蒙蔽了,选了不好的过去,岂不是害了咱们珠儿?”

贾政听了,觉得也有几分道理,便将自己选的人说与王夫人听,让王夫人审查一番。

好巧不巧,其中有一位刘姑娘,是赵姨娘未出三服的表侄女。

王夫人便觉得是赵姨娘在其中搞了鬼,心中暗恨不已,转过天就以为了三姑娘好为名,把赵姨娘新生的孩子给抱走了。

赵姨娘暗地里眼都快哭瞎了,但她也知道,女儿养在嫡母身边,比养在自己身边更有前程。

唯一可虑的,但是王夫人会故意把她女儿给养残了。

但如今女儿已经被人抱走了,贾政的思想又十分古板传统,也觉得小妾生的孩子就该放在嫡母膝下去养。

无可奈何之下,赵姨娘只得表现的更加粗俗不堪,尽量让王夫人觉得没有威胁。

当然了,在贾政面前,她永远都是那个温柔小意的赵姨娘。

第249章 王夫人起心思

贾珠和李纨的婚期很快便商量定了, 就定在明年三月。

至此,贾珠的终身大事彻底尘埃落定。

接下来便是贾元春。

贾元春今年十三岁,正是豆蔻梢头的年纪, 生得端庄秀丽。因自小在史太君身边长大,养得举止娴雅,是个标准的大家闺秀。

女儿既有这般品貌,王夫人不免觉得,寻常人家配不上自己女儿。

像她妹妹那般蠢笨的人物,都能给亲王做侧妃,她的元春岂能俯就?

想到这些,她又不免埋怨老太太:若是老太太早肯出力,她的元春早就进宫做贵人去了, 哪里还用为了终身大事发愁?

“太太, 大姑娘来给您请安了。”

“快请进来。”王夫人面露喜色。

赵姨娘在门口打起了帘子, 元春对她微微颔首示意,而后就带着抱琴,昂首挺胸地走了进去。

“女儿给太太请安,太太昨夜可否安睡, 早膳进得可香吗?”

“好, 都好, 一切都好,我儿快快请起。”王夫人招了招手,示意女儿坐到自己身边来。

元春起身走了过去,在王夫人的脚踏上坐了,顺势依偎进了母亲的怀里。

王夫人抱着女儿, 像抚摩稀世珍宝般, 轻轻摩挲女儿牛奶般白皙滑嫩的脸颊。

“我的儿, 你有这般的品貌,可恨却要嫁入寻常人家草草一生了。

你那姨母算什么玩意儿,自小吃我吃剩下的,用我用剩下的,愚钝蠢笨不堪。

偏就这样一个人,竟有那样的好命,被敬王妃看中纳了回去。唉~”

她一声长叹,满是憾恨之意。

元春倒是没什么不甘心的,劝道:“女儿虽有几分姿色,但宫中汇聚了天下佳丽,不知有多少比女儿聪慧漂亮的呢。

再者说了,一朝选入宫廷,父母亲人便再不得见。还不如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也能时常回来探望父母。”

王夫人诧异地看着女儿,责怪道:“我的儿,你怎能这样妄自菲薄呢?你是大年初一生的,命格贵重,天生就是要做王妃的。”

元春读书识字,更有见识,听了这话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太太,这话你是听谁说的?这世上大年初一生的人多了,难不成个个都进宫做王妃了不成?”

趁着王夫人愕然的一瞬,元春握住她的双手,语重心长地劝道:“我大伯父是侯爵,我舅舅是水师提督,我的姨母是亲王侧妃。

有这样的背景,日后无论加入哪家,他们都不敢怠慢我,又何必谋求那遥不可及的高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