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典神话同人)就算是杨戬也不能把我怎么样(201)+番外

两人一回到阐教,便被守在山门口的玉鼎真人和太乙真人一顿痛骂,骂完了还不够,还得去玉虚宫找元始天尊解释。两人这才知道,原来弱海上的禁制是女娲娘娘所设,他们这一破,直接惊动了女娲娘娘。

两个人在元始天尊面前讲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认了错,哪吒由于是主犯,被罚去面壁思过一个月。看哪吒被太乙真人带走了,杨戬也等着自己的惩罚,可不知为什么,却迟迟没有听见上面的声音。他疑惑地抬起头,就见元始天尊正若有所思地看着他。

杨戬被带去了娲皇宫。

直到那一刻,他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如自己所看见的那么安全。即使不接近弱海,也不代表高枕无忧。

女娲道:“看来本座是真的该歇一歇了,近期精力愈发不济,连设在弱海上的禁制,都能被两个小辈破解。”

元始天尊道:“放眼三界,倒也没几个小辈能有他们两个这等本事。”

女娲笑了一下,望着杨戬说:“本座与你师祖方才说的,你可听明白了?”

“杨戬听明白了。昔年水神共工怒触不周山,身陨化弱海,留下一个诅咒。倘若他诅咒应验,这天下恐怕又要再起灾患,而这弱海,便尤为紧要。师祖觉得杨戬能从弱海中把同门救出,大约可堪一用。”

女娲道:“诅咒是否会应验,尚无法推演,自然也无从知晓这诅咒的厉害程度。你师祖今日带你来见我,非是要逼你做什么,只是这么多年来,三教乃至于本座,都在寻找有能力独当一面的年轻子弟,以应对将来可能的劫难。然而,出众者寥寥,能驾驭弱海者,更是前所未有,这么多年,也只寻得一个你。”

“娘娘与师祖厚望,杨戬必不敢辜负。”

“非是本座与天尊寄予你厚望。”女娲纠正他,“即使你不愿,你也不曾辜负任何人。今日告诉你此事,只是给你一个考虑的机会,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做决定。此事非同小可,非有能之士不可担负,而一旦决意担负,便只能勇往直前。杨戬,本座说的这些,你可明白?”

“杨戬明白。”杨戬道,“意思就是这拯救天下的任务,旁人即使有心也无力,而现在娘娘与师祖觉得杨戬有力,便想问问杨戬,有没有此心。”

元始天尊道:“拯救天下?倒也不指望你行如此大事。若是将来真有诅咒应验,能稳住弱海,已是足够。旁的事,自有旁的人操心。”

一边的玉鼎真人忙道:“就是就是!你还挺爱给自己揽活儿!你才多大,别说是娘娘与天尊了,便是你师父师叔还没死呢,拯救天下轮得到你?还真当自己是什么孤胆英雄呢!”

“是杨戬失言了。”

女娲道:“好了,你尚年轻,诅咒也还遥远得很,正好如今天庭凋敝,神职空缺,本座正与你师祖等人商议,是否要开启封神之战,供天庭遴选新神。若最终决定开启此战,你便与你的同门一齐前去历练吧。等见多了人事,磨炼了心志,再回来告诉天尊,你对此事的答复。”

杨戬却道:“不必等那么久,杨戬今日便可给出答复。”

“哦?”女娲瞧着他,“听你这口气,倒是十分笃定。倘若有朝一日大劫真至,你当如何?”

“为天下苍生,杨戬何惜此身。”顿了顿,他又笑道,“然,也要这天下,能拿得去杨戬此身才是。”

他站在娲皇宫正中,面前是万人敬仰的女娲娘娘与身为他师祖的元始天尊,然而杨戬就这么微微笑着,负手直立,下巴微扬,坦坦荡荡地与他们对视,不见一丝心虚与慌乱。

女娲注视他良久,方对元始天尊道:“你阐教门下,真是一个比一个傲。”

杨戬道:“杨戬至今修行不过千年,今日救出同门,实属运气。若让今日的杨戬去担此重任,杨戬不敢冒进。

但娘娘所言,乃在两千年后,杨戬斗胆认为,两千年后的自己,应当具备此能力。”

女娲:“你倒是颇为自信。”

“娘娘与师祖面前,杨戬不敢狂妄,亦不敢自贬。大劫当前,自然是有能者上。”他气定神闲地说,“而届时若无人能超越杨戬,那杨戬身为首座大弟子,便理当担此重任。如果连杨戬都抵御不了那等劫数,又怎能指望其他师弟呢?”

玉鼎真人似乎是叹了口气,但杨戬没有听清。

元始天尊:“你可想好了?若你接下此重担,从今往后,教中对你的要求,可不仅仅是首座大弟子这么简单了。”

杨戬道:“弟子想好了。”

无非是两种结局,要么活着,要么死了。活着自然是最好,死了,那也没办法,定是自己修炼不到位的缘故,也怪不得别人。再说了,死在天地大劫中,听起来还蛮壮烈的。

那时的他,从没想过自己的人生会出现另外的可能。

“也要这天下,能拿得去杨戬此身才是。”女娲低低地重复了一遍,“这话,你现在还说得出口吗?”

杨戬缓缓握紧了拳。

“你与本座一样,闭关不足,便不得不出关。然而杨戬,本座对这世间,并无牵挂,若是这天下要让本座身陨魂消,本座也无甚可惜——无非是从哪里来的,回哪里去罢了。”女娲望着他,“可是你呢。本座现在再问你,倘若这大劫真至,你当如何,你还敢现在就给本座回复吗?”

杨戬闭了闭眼,复又睁开,道:“杨戬不明白娘娘的意思。是允许杨戬临阵脱逃,还是单纯在嘲讽杨戬的年少轻狂?”

“你若想临阵脱逃,本座自然也不会逼你回去。只要能做出决定,不优柔寡断即可。没到最后一刻,谁又知道哪个选择更好呢?”

杨戬笑了一下:“倘若杨戬魂魄齐全,上面那话,杨戬今天依旧说得出口。若是娘娘担心杨戬,不妨教个法子,能让杨戬自行恢复。”

女娲道:“没了便是没了,纵是本座,也不是万能的。你若想保自己无虞,现在去追天尊,也还来得及。”

“杨戬还是那句话,若当下无人能超越杨戬,那杨戬身为首座大弟子,便理当担此重任。”他起身,“若无其他事情,杨戬便告退了。”

从娲皇宫回灌江口的这一路上,他行得很慢。他想起许多年前,师父看上去还是个健壮青年,把他带离娲皇宫后,就有些不满地对他说:“你干嘛答应得那么快,你都不知道危险不危险,连为师都不敢随便答应!为师本来还想打个圆场,说你还小,届时天塌下来有师父师叔撑着,你们小辈在后面跟着便好,你倒好,不把师父师叔放在眼里,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他那时不以为意:“师父当然不敢随便答应了,旁的不说,单论这御水一道,师父连现在的弟子都不如,遑论是两千多年后?所谓能者居之,既然娘娘与师祖都觉得弟子能,弟子凭什么不上?”

玉鼎真人气得打了他后脑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