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恶妇(107)

茭娘被苏桐这话安慰的心里有些好受了,抬头对丈夫一笑,接着反而道歉:“方才是我心里有些恼怒,迁怒了你,你可别放在心上。”

苏桐看见妻子笑容,也笑了:“我怎会放在心上,毕竟你今天去赴宴,为了这件事,想来也吃了些言语,回来你没打鸡骂狗,拍桌子打板凳,再把丫鬟们打骂一番,就是好事了。”茭娘故意瞪丈夫一眼:“怎么我是这样恶的人?”

苏桐把手一摊,故意叹气:“哎,你难道不晓得,这外面都传说我惧内?”茭娘噗嗤一声笑出来,两夫妻又说说笑笑一起去吃晚饭。

吃完晚饭,茭娘带着云月她们在玩耍,苏母把儿子叫到一边,低低地问起,今儿为何回来那么早的事。

苏桐在这件事上也不瞒苏母,把缘由说了,苏母哦了一声也没说什么,苏桐本来以为可以过关,谁晓得苏母又问一句:“今儿你媳妇回来时候,我见她进房时候还有些许气不平的样子,等到后来才好了。你也要问问她,要是在外面受了什么气,可也要和我们说,不能只装在心里。”

苏桐了然一笑:“娘果真疼媳妇。”说完了苏桐的眉一皱,又低低地把今儿茭娘去知府那边赴宴,段太太她们在席上的话说了一遍。

苏母听完倒久久不语,苏桐怕苏母因为这个也催促茭娘赶紧生儿子,生不出来还要茭娘为自己纳妾,急忙对苏母道:“娘,我晓得您老人家是想抱个大胖孙子的。可是娘您是个通透的人,难道没听说过,养十个傻儿子,还不如一个聪明女儿的话。这是其一,其二呢,我和您媳妇,您也是瞧的出来的,彼此倾心,这么多年也十分恩爱,不愿中间再添一个人。三呢,这有没有儿子,是命上带着的,不说别的,就说昔日在新渝,听说过那些溺了女儿的人家,难道后来个个如愿生了儿子不成?”

苏母一直没打断儿子的话,等儿子说完才白了儿子一眼:“当着你娘的面,倒说这样不害臊的话,你们成亲也这么多年了。”苏桐脸微微一红,对着苏母只笑不说话。苏母顿了顿就道:“你说的也有理,我不催,只是……”

“娘,没有什么只是,难道您眼前,这孝顺媳妇,聪明孙女,在您膝前承欢,这不比你千辛万苦求来一个孙儿,到时一家子反目,那时您要上哪哭去?”苏桐的话让苏母笑出来,伸手点向儿子:“好,好,你啊,果真是做了这许多年的官,连自己娘都要做主了。”

苏桐只对苏母赔笑不说话,苏母顿一顿才又道:“罢了,这事呢,我一个老人家也做不了什么主,这些事也就由你们罢。”苏桐急忙又拍上一击马屁:“娘您说什么呢?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啊,就是这家中的宝。”

苏母瞧儿子一眼不说话,苏桐已经高声叫着云月的名字:“你说,你祖母,是不是家中的宝?”云月正在和茭娘说话,听到自己爹在喊自己,仔细听了听就跑过来,偎依进苏母怀里,奶声奶气地说:“祖母是家中的宝,我呢,也是家中的宝。”

苏母伸手把云月搂的更紧:“我的乖孙女,难怪你娘说你会说话,我瞧着,这可不是一般的会说话。”云月靠在苏母怀里,对苏桐得意地把小鼻子一皱:“我就晓得爹爹要考我呢,这会儿,我考过了。”

茭娘也抱着月兰过来,一家子笑成一团,苏母看着面前的儿子儿媳和孙女,不由在心中叹了口气,命中没有莫强求,还是就这样好好过日子罢。

段知府这一去下县巡视,就去了有半个来月,这半个来月,苏桐照常坐堂,茭娘还是像平常一样和各位太太奶奶来往。段太太已经又请了几位太太奶奶到她衙门里去过,其中有几位,已经去过两三回了。

这下连同知太太都看出来,段太太不大喜欢这家中没有妾的人家,若有例外呢,就是周奶奶了,毕竟她是少女伴老夫,也就被段太太放过了。这天茭娘去同知太太家闲坐,同知太太说了会儿话就对茭娘道:“这位段太太的脾气,想来你也瞧出来了,每回一请人去她家坐坐,必要让妾们出来服侍自己,并且和一些家中有妾的人来往更密切。”

果然这世人的眼都不瞎,茭娘点一点头就笑了:“这事儿呢,我也瞧出来了,不过这纳妾与否,都是各人的私事,难道段太太还要逼别人家纳妾吗?”同知太太听了茭娘这话就笑了:“你啊,果真还是年轻了些,我可和你说,你不愿意为苏通判纳妾,我完全明白,你们少年夫妻,十分恩爱,苏通判又是这样正经人。不过呢,这有些人不能不防备,这世上,多的是看你过的日子好,心中不快的人呢。”

☆、第89章 询问

茭娘哦了一声看向同知太太,同知太太凑近茭娘正要说话,就有人报周奶奶来了,同知太太急忙让人快请。在等待周奶奶过程中,同知太太又对茭娘道:“这头上一盆火,脚底使绊子的人,太多了。”

茭娘还没来得及回答,周奶奶就走进来,三人彼此行礼称呼后各自坐下,周奶奶瞧着似乎有些心事,只在那喝茶吃点心,偶尔插一句话。同知太太和茭娘彼此看了眼,同知太太就笑了:“周奶奶这好几日没见,今儿来了,怎么又只在这喝茶,不大爱说话,难道是嫌我招待不周?”

周奶奶急忙摆手:“并没有嫌弃的意思,只是,只是……”周奶奶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眼却只望着茭娘,同知太太哦了一声就道:“可是和苏奶奶有关?周奶奶,你就说罢,你放心,这屋里服侍的人,都是我的心腹,谁也不敢说出一个字去。”

周奶奶更加慌张了,站起身又坐下,面上神色越发不安,茭娘笑了:“周奶奶,你我认得也不是只有今天,难道还不晓得我的脾气,这会儿支支吾吾的,岂不急死我了?”周奶奶端起茶杯想喝口茶掩饰不安,听了这话又把茶杯放下,对茭娘道:“其实,我是想去通判衙门寻你的,谁知没寻到,又听到你来到这,索性就来同知衙门来。苏奶奶,这些话,按说我不该说,可你平常对我很好,我也晓得你不是这样的人。”

同知太太的眉皱的比茭娘还紧,接着同知太太就抬起手:“周奶奶,罢了,你可是想说,外面有人说苏奶奶不大好的话,还说苏通判十分惧内?”周奶奶的嘴巴张了张,接着就对同知太太道:“这个,你们怎么晓得?”

同知太太噗嗤笑出声,接着安抚周奶奶:“你也不用这样慌张,更不用害怕,不过一点小事。”虽然同知太太这样说,可周奶奶还是一脸快要哭出来的神情:“话是这样说,可是我听说,若是上官厌恶了,会连累苏通判的前程。”

说着周奶奶转向茭娘,一脸诚恳:“苏奶奶,我晓得你口直心快,又有主见,比不得我,可是这……”茭娘已经笑着打断周奶奶的话:“多谢你来提醒了,这件事,我自有主张。”茭娘这话让周奶奶放心下来,对着茭娘微笑:“就知道苏奶奶是个有主意的,这外头……”

上一篇:寡妇恩仇记 下一篇:淑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