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恶妇(105)

另一位也站起身凑趣:“还有周奶奶,如此年轻,我们当初看见,也吓了一跳。”茭娘抿唇一笑,周奶奶的面上却有些赧意。段太太等这两位太太凑趣的话说完,也就笑着请茭娘和周奶奶坐下:“快请坐下罢。方才我还说,这满屋子的人,若是看见年轻俏皮的,就更好了。哪晓得话音刚落,你们就来了。”

“喜欢年轻俏皮的,这也是常事。就说我们,也喜欢和年轻俏皮的人来往呢。”宋太太的话让段太太大笑,笑完就伸手指着身后那两个姬妾模样的人:“说的是,我跟前和老爷跟前服侍的,也都是年轻美貌的。”

原来这两人,真的是段知府的妾。茭娘往她们身上打量了下,见两人都是二十上下,都美貌如花,在那低眉顺眼地站着。虽说茭娘知道很多人家都有蓄妾的,但这在有外客来的时候,让妾服侍主母,而不是让丫鬟服侍主母的还是不多见。

不过人上一百,各样脾气,茭娘也没有把心里的意思给流露出来,扫了一眼之后,也就面对着段太太,听着段太太和客人们的谈话,偶尔插上几句嘴,表示自己并没置身度外。段太太是个谈兴颇浓的人,况且一想到今儿的目的,段太太就更高兴,谈的就更开怀。

若不是李太太曾说,段太太的性情,一般人是不知道的,茭娘也会认为,段太太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不过还是要静观其言。不一会儿酒席上来,果真是那两个妾在段太太跟前服侍,斟酒布菜倒茶递手帕。

段太太也很享受她们的服侍,并没有露出半分不耐。酒过三杯,宋太太就叹气:“哎,瞧见段太太您家里这两个妾,果真十分温顺懂事,倒是我家里的,哎,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段太太要的就是这句,哦了一声就故意问道:“你家里怎样了?”

另一位女客已经插嘴:“宋太太家中,也有两个妾的,不过这两个妾,有一个生了儿子,就有些淘气,另一个没生儿子的还好。”宋太太已经端起酒杯:“这也算是家丑,不要提了。”段太太的眼往两个妾面上扫了眼,其中一个妾的手微微一伸,又收了回去。

段太太已经记下了,要等着客人走了之后才收拾,这会儿还是尽力鼓吹妾有多好多好,让茭娘感到惭愧的好。

☆、第87章 气闷

因此段太太已经对宋太太露出惊讶神情:“有这等事?宋太太,我和你说,这生了儿子的妾又如何,毕竟你才是嫡母,天下哪有生母在嫡母面前哭诉的道理?”宋太太也点头:“我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总想着,我们老爷疼她,我也就忍一下。”

段太太更加对宋太太一脸推心置腹的表情:“这话呢,也不是我说,宋太太啊,你也是为你们老爷生儿育女,难道要为了宋老爷疼别人,你就要忍了这妾,这道理,就颠倒了。”宋太太叹气声更重,茭娘觉得这样的谈话十分可厌,做妻子的,炫耀妾十分听话,简直是……

茭娘不由又往这厅上看去,仔细回想着当初李太太在时,这厅里的摆设是什么样的?记得这个茶几上,原先摆的是一个小松柏盆景,还有那边,挂的是李太太亲手画的梅兰竹菊。现在,都已经不见了,画换成了花开富贵,盆景换成了一个小香炉,此刻香炉上正有袅袅青烟。

记得当日,茭娘曾经请教过李太太,怎样焚香才会既有香味,又没有烟气。李太太只笑着指了指帘子,把帘子放下再焚香,等到香味弥漫,再把帘子卷起,这样既有香味又没有烟气。那时茭娘还感叹,很多事情,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

宋太太已经在掉泪了:“段太太,果真还是你说的对,等我回去,就和我们家老爷说去。”段太太又安慰宋太太几句,见茭娘虽然面上还带着笑,但那神情却已经像飞向天外,这是段太太最看不得的情形,她轻咳了一声。

这一声才算把茭娘的思绪拽回来,茭娘也要意思意思安慰下宋太太:“这话是有道理的,其实妾如何,都是看男人们心中怎么想。”另一个客人倒惊讶了下:“苏奶奶,你家中并无妾室,为何这个道理,你也明白?”

茭娘微微一笑没有说话,宋太太倒为茭娘打圆场:“苏奶奶和前任李知府太太来往十分的好,想来也是李太太告诉她的。说起来,李知府房内也没有姬妾,我这心中,还是有些羡慕的。”

又是一个没妾的,真恨不得去咬她们几口。段太太按下心中的愤怒才道:“姬妾呢,只要用的好,有什么不能忍的?一来呢,她们能服侍老爷,减了我们许多辛苦,二来呢,她们还能生儿育女,为这家里开枝散叶。”

宋太太点头:“也是这话,只要老爷们能记得这个,不要太过宠爱,甚至为了妾和我们淘气,这也就够了。”段太太又十分得体地笑了笑,对宋太太道:“不过呢,年纪越大,就越要注重保养,这妾也不能太多。”

众人都点头,茭娘也随众点头。段太太已经自己夸起自己来:“也不是我自夸,我觉着女人在这世上,原本就低了男人一头,等嫁了人,贤良淑德是本等,这一要考虑男子身体,二也要十分贤德。当初我们老爷刚中了举,我就为他置了妾,一是要自己端庄,不能再像年轻时候一样,二呢这男人们见了自己得了功名,妻子就十分贤惠地为自己纳妾,只会更想拼命,博个封妻荫子,这不是几好和一好?”

茭娘真觉得这话听起来没有一句能入耳的,已经望向外面,打算找个借口告辞。

宋太太只觉得段太太真是自己知己,对段太太连声感慨:“今儿能见到段太太,真是如被醍醐灌顶,以后还要常来请教段太太这相处之道。”段太太对于对自己的吹捧,真是句句都听的十分高兴,已经笑着道:“这也是只是我自己一点小见识,当不起什么醍醐。不过呢,我们妇人,一来生儿育女,二来持家有道,三来相夫教子。这才是该做的。”

茭娘的唇边,已经现出一丝嘲讽的笑,接着茭娘端起酒杯,把这抹嘲讽的笑给收起。

另一个女客已经感慨道:“这话说的是,不过还有一点,李太太一来出身极好,二来呢,她有三子一女,这样多的儿女,也无需再纳妾希图生子了。”说着这女客已经转向茭娘有些忧心忡忡地道:“苏奶奶,我晓得你年轻,这样的话不愿意听,不过呢,你只有两个女儿,这没有儿子,苏通判虽然不说,可这以后,难道家业还要女儿来承受不成?”

段太太故意装作才知道的样子:“苏奶奶只有两个女儿?”

宋太太点头:“就是,这话其实我们也想劝苏奶奶的,不过因着苏奶奶和苏通判过的着实恩爱,这样的话又不是一般人能劝的,所以我们也就不好开口。今儿呢,还是借了这宴席,又顺着这话头才好说出来。”

真是令人厌恶,茭娘觉得自己的假笑都快装不下去了,站起身对段太太道:“今儿的酒已经领了,想着家里还有事,我该告辞了。”段太太没想到茭娘竟这样直接,面上的笑都没来得及收起来。

上一篇:寡妇恩仇记 下一篇:淑女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