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下无双(64)

杜大伯听了这话,知道陈老夫人不好惹,放开那孩子,上前对陈老夫人作个揖,道:“老夫人说的,也合道理,只是这纵弟行凶,传到御史的耳朵里,对大老爷的官声。”说到最后,几乎是咬牙切齿,陈老夫人只是淡淡一笑:“那些事,却等知县判了再说,旁的,没了。”

杜大伯见陈老夫人不吃这套,恨的咬牙,见陈老夫人旁边的那群虎视眈眈的家人,想来自家人也讨不了便宜,也只得恹恹的,招呼自己的人,打算回去,他老婆见这样,还打算再说,却被杜大伯拉走了。

杜大伯走出去几步,后面追来个陈家的管家,把一包银子递给他:“老夫人怜你家也是穷的,这五十两,先借于你,去办丧事,旁的事,等断下来再说。”此时杜大伯哪还有半点锐气,连连行礼不止。

陈老夫人却是他们才走,就又倒下了,这不争气的老二,却还是给长子写了封书,书上如此如此。知县在衙里,收了杜家的状子,就巴巴的等着京中来信,足足等了两个月,知县留着陈二老爷,却是这银子,也花的心疼,正要计较,放他回去过中秋节,这时才收到京中来信,看了来信,心里有了计较,这才升堂断案。

陈二老爷殴死杜秀才,却是事实,只是当时本是酒后,再则本也是杜秀才动手在先,各自都有错,把陈二老爷杖责四十,监禁三年,却准其纳桐准赎,那几个帮闲的,屁股上各自挨了几板子,又判陈家出了两百两的烧埋银子,免了杜家众人去陈家门上吵闹的罪,杜家却也早就收了杜进士的书,杜进士在里面,万分埋怨他们去陈家门上吵闹的事情,又称老二本就是罪有应得,绝口不提要为杜秀才说一份上的话。

杜家众人,瞧了书,却也只得忍了,听的大老爷这样判,自然也不说个半字,陈家家人,却是早就备好银子,一等判完,就把烧埋银子交了,杜大伯见了这明晃晃的银子,自然也不多说别的。

知县这才对陈二老爷说声抱歉的话,又留他在书房里住了几日,各项银子交完了,这才放他回家,陈二老爷回到家,却被嫡母教训一通,命人把他关在院中,只让两个贴身丫鬟和婆子进去,再不许他出家门一步,倒也安静。

闲话休叙,不过几日,芹哥和陆秀双双回来,方下了船,就从码头一路都是鞭炮,迎回家中,陆秀回家秉过爹娘,择了五月初八的吉日,娶玉莲过门。

这新进士娶进士的姐姐,自然是个能沾亲的,都来帮忙,宋家和陆家这两家的路上,络绎不绝的,媒婆,帮忙的,贺喜的,足足热闹了半个月,这万事方才齐备,陆老奶奶五月初六,亲自来给玉莲开了脸,上了头,两亲家各自叫过恭喜,摆了酒席,喝了一回,陆老奶奶这才回去。

初七送嫁妆,铺床,忙的陆宋两家的人,都恨不得多生出几只手,几双脚来。初八就是喜日子,看了时辰,新郎在前骑马,公服披红,媒婆在后押着轿,行亲迎之礼,一路行来,那看热闹的,啧啧羡慕。

到了宋家,拜过岳父岳母,媒婆和送嫁的,搀出蒙了红盖头的新娘子,陆秀按了习俗,要去握了新娘的手,新娘紧紧抓住门框,以示不忍离别之情,拉扯一会,媒婆等这才上前假意劝说,玉莲这才放了手,拜别爹娘,上了轿。

一路行来,这宋家去陆家,却是要路过刘家的,还没走到刘家那里,就听见一阵哭声传来,有一群人,手里拿着家伙,往刘家那边走去,轿边的媒婆不由哼了一声:“这刘家的妾,还真不是人做的,汪氏姐妹,前些日子,灵柩还乡,只怕是汪家去讨公道。”说着媒婆还不由伸长脖子去望。

轿内的玉莲听见这话,不由透过纱帘去望,没望见什么,只听到那马蹄声得得,唇边不由露出微笑,这刘家如何,早就和自己毫无干系。

作者有话要说:那个习俗,是某次猫和我说,新娘要这样的,本是进新房的时候,被我换在这里了,陈老夫人头上那个带子,不知道叫啥,只好叫帽子了,流汗。 1

玉莲进了门,待上孝顺,待下和气,进门不过短短一个月,就人人都赞好,陆秀还有个哥哥,叫陆安,是个秀才,他的娘子,也是个和善人,两妯娌见了面,说了几句,互相送了礼,哪得三四日,就似姐妹一般。

陆家父母见了这般情形,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原来陆秀原来的娘子,虽然也算温顺,平时无事,却常说给大房的东西多了,给自家的少了,和陆秀嘀咕不休,陆秀耐不住性子,也说过她几次,却每次都被说了回来,陆家父母听见,却也觉得不像,只是婚姻乃一生之事,总不好随意休弃,也只得耐下性子,听其琐碎。

故此陆秀丧妻之后,虽也有几家来说亲的,陆秀却都推了,说与其找个不好的让父母伤心,不如自己一个人过的安静。虽说后来定了玉莲,陆家父母,却还是怕世人的说话,有几分真,这才让陆三婶去相看,三婶回来,虽极口夸赞,却还是悬了一半的心。等玉莲进了门,见她行为,心方才全放了下来。

陆秀见妻子得了父母的喜欢,自己也十分欢喜,故此一家上下,全似春风拂面一般,夫妻两人,也是如胶似漆一般。

满月之时,陆秀送玉莲归宁,回宋家车上,两口说说笑笑,真的是人逢了喜事,精神便爽,玉莲只觉得方坐上车,就到了宋家。

鞭炮齐鸣,芹哥夫妻迎出门来,在大门口就作揖打拱,乱了半日,才进去里面,宋大爷和王氏两人,早就穿着整齐,坐在正堂,等着女儿女婿前来磕头。

玉莲夫妻进去,双双跪了下去,磕头行礼,又把带来的礼物送上,正堂里坐了满满一屋子的人,陆秀和玉莲都一一拜见过了,这些礼完了,这才陆秀陪着岳父说话,王氏拉了女儿回房去说。

进了房,王氏细看看女儿,见她风采更盛,面上的喜色也不是做出来的,这才放心,拉住她手笑道:“虽说你在我身边时候,巴不得你嫁了,这一嫁去,娘这颗心,真是悬的紧。”玉莲笑道:“娘,公婆都是和善人,妯娌也好,娘不消担心。”王氏拍拍她,正准备说什么,丫鬟进来说,喜儿来了。

还没说声请,喜儿穿了一身的新衣,走了进来,见了玉莲,忙跪在地上磕头,玉莲打算把她搀起来,喜儿摇头道:“姐姐,可盼到这日了。”抬起头来时,已经流下两行泪了,玉莲听了这话,心里也有感触,喜儿可是从小伺候她长大的,虽是主仆,却和姐妹差不多,为了自己的婚事,她也不知骂了刘家多少。

玉莲忙笑道:“喜儿,快些起来吧,过去的事,都休提了。”喜儿这才起身,还对玉莲说,前几日玉莲出嫁,她却在外面也没赶到,要去给陆秀磕头,王氏笑道:“喜儿,你的这片心,我领了,只是你现时,也不是我家的丫鬟,却是自己有田有土的,知道的,说是你念着旧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家轻狂,讲那些虚礼。“

上一篇:当悍妇遇到孝子 下一篇:侯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