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待他年(47)+番外

走到榻边,赵诩将他被角捻好,“殿下可是睡不好?”

轩辕晦捉住他手,“十九郎还在怪我么?”

“我并不怪王爷,”赵诩在他身旁躺下,明显感到轩辕晦吁出一口气,“我只是在想……”

轩辕晦坐直身子,将他的手放在自己心口,“我是如何的人品,难道王妃还不懂么?今日之事,我并无半点轻视调笑之意,更无半点玩弄狎昵之心!”

“玩弄狎昵?”赵诩上下打量他,嗤笑,“就凭你?”

轩辕晦一愣,本有些不服,又想起是自己理亏在先,便蔫蔫道:“是,是,是我不自量力,王妃你就别气了……”

赵诩笑了笑,在他身侧躺下,“殿下血气方刚,一时乱了方寸也是难免,只是日后这鹿肉一类,殿下还是别再吃了,此番是我,若是下回碰着沈觅王爷也如此糊涂,那可就不知如何收场了。”

想起那个场景,轩辕晦不禁打了个寒战,“本王虽不是什么登徒浪子,却也是个爱美之人,就算是偷香窃玉,也得是王妃这般的美人才能下得了口……”

见赵诩似笑非笑,轩辕晦赶紧干笑道:“王妃是伟丈夫、伟男儿,当然与寻常美人不可同日而语。”

见赵诩的眉毛又挑高了些,轩辕晦自知失言,讪笑道:“是我无状,失了体统,怎么罚,王妃你拿个章程出来。”

定定地又看了他几眼,赵诩闭上双眼,“也不是什么大事,你也不用如此慌张自责。要成大事,怎么能整日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此事你我都不必再提了,从此只叙豪情,不谈风月。”

见他大度豁然,轩辕晦才放下心来,可不知为何却有些怅然若失,仿佛已开始怀念那无话不谈的往昔。

第二日,轩辕晦回府时,守宁神色诡异地奉上个托盘,覆着的绢布下似乎是文房四宝一类。

轩辕晦蹙眉揭了,却见是极细的紫毫笔、上好的生宣,还有几本《静心咒》、《大悲咒》、《常清静经》、《大明咒》一类。

“王妃说了,”守宁道,“正是初秋时节,天干气躁,王爷有些虚火上浮,请王爷每日与诸位大人议事后抄写经书一篇,为先帝与江山社稷祈福。”

轩辕晦简直哭笑不得,“你去转告王妃,就说小王知道了,谨遵王妃训示。”

守宁嘴角微微抽搐,偷笑着告退了。

轩辕晦随手挑了本经书翻了翻,却觉得这些“烦恼皆苦”、“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有形无形的东西荒诞无比,不仅心没静下来,反添几分烦乱。

最终他用那紫毫蘸了墨,随手写了某亡国之君的名句——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写完,他便是一怔,那一笔一划,分明是赵诩的笔迹。

第54章

朝局并不会因肃王夫夫二人的纠结停滞不前。

轩辕昕自从知晓生母之事,对邓太后便心生芥蒂,尽管隔三差五便去晨昏定省,可到底失了原先的亲密热络。偏偏邓太后此时一无所觉,因皇后体弱,竟还向太皇太后请旨,要再送一个邓氏女儿入宫,打着邓氏连出三代皇后的主意,叫新帝更是忌惮。

“愚蠢之极。”轩辕晦看着邸报,笑得讽刺。

赵诩瞥他,“还有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哦?”

“太皇太后恐怕熬不过这个冬了。”赵诩看着庭中纷飞的黄叶。

轩辕晦大笑一声,“怎么能叫做不好不坏的消息呢?依我看,我得免去肃州上下三年赋税,才能纾解我狂喜之情。”

太皇太后本就不是先帝的亲母,与轩辕晦更没有半点亲缘,先帝的死,她更是难脱嫌疑。对她,轩辕晦历来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此刻有这等反应也是正常。

赵诩却依旧默然地看着轩辕晦,直到他平息下来。

“怎么不笑了?”

轩辕晦面上露出几分怅惘,“我竟不能让她死在我手上。”

说罢,他自嘲一笑,“真要论起来,逼死父皇的人有那么多,难不成我都能亲自手刃他们不成?”

昏聩的德宗、野心勃勃的邓氏、为虎作伥的权宦、装聋作哑的群臣、懦弱无能的子嗣,哪个都能让人夜不能寐。

那一碗鸩酒对于怀宗,或许是个迟来的解脱。

秋风大作,白云远飞,草木摇落,悲雁南归。

轩辕晦只觉阵阵寒意,可那日后,他却不敢轻易再对赵诩显露半点亲昵。

难道曾经亲密无间的二人就要这样渐行渐远、从此分际么?

思及此处,轩辕晦一把握住赵诩的手,故作轻松道,“不管她如何权倾朝野,现下也不过是个熬日子的老迈妇人,还能翻出什么浪来不成?只是这崔静笏可以派上用场了。”

赵诩低头看了交握双手一眼,却也没有推开,仿佛是在贪恋掌中温热,“不错,先帝那次没有得逞,此番邓党必然还想借着太皇太后的丧仪将王爷召回京城。崔静笏既与你我结盟,此番就该出些气力。”

“正是。”轩辕晦见他不曾将自己甩开,不由得也有些雀跃。

他心里知道,至此他二人可当做无事发生,那日的吻不过是一场无痕春梦。

至此,粉饰太平。

正庆元年,在怀宗驾崩一年后,太皇太后邓氏薨逝,由于侍奉德宗,之后又听政了三代皇帝,故而举国举孝,轩辕昕亲往梓宫祭酒并服缟治丧,极尽哀荣。

远在西北,曾以纯孝着称的肃王此番则淡定许多,虽也持斋守孝,却不曾有半点哀毁之象。

邓太后本想召肃王入京,与孝恵长公主一番长谈后却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只以肃王不够纯孝为由将其由亲王重新降回嗣王。

颇为淡泊地交出亲王宝册朝服,轩辕晦冷冷地对身旁守宁道:“我想要的,他们封不了。”

仅仅在太皇太后薨逝一个月后,轩辕昕便悍然发难,免去了柳俜中书令之职,而是换成卢渊之父。柳俜出身河东柳氏,乃是寒门邓党中为数不多的河东士族,将他撤职对邓党而言,简直如同一记耳光。

邓演连续三日告病不朝,邓翔亦托词照顾老父,几日不见人影。

邓党上下纷纷效仿,新帝本就是依仗邓党继位,朝中早就或主动施恩或被动接受了不少邓党,这么一来,十月的大朝会竟只到了四成。

皇帝怒不可遏,干脆将大半免职,从太学和各州县匆匆简拔了不少顶替。

这招从前世祖为二党掣肘时也曾用过,可彼时世祖为东宫太子,一早便命门下四处寻访贤才,就算是临时任命也不必担心才不堪用。而这次轩辕昕选来的那些,要么是涉世未深全靠太学师长前辈举荐,要么是无才无德一路靠着溜须拍马升官,这些人将本就错综复杂的朝事搞得更加乱七八糟。

晚间轩辕晦从军中归来,见赵诩已不等他,径自用晚膳了,也不生气,呵呵一笑便搬了个胡床坐在一边,就着赵诩案上的饭菜接着吃。

赵诩触了触碗底,“有些凉了,我让小厨房再做。”

上一篇:承平遗事 下一篇:紫衣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