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139)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正月十五一过,学堂开学了,想入学的学生更多了,来报名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杨兮看着排在第一位的管邑,竟然比上河村百姓来的早,“管公子来的真早。”

管邑接过号牌,“谁让学堂的入学名额少呢。”

周钰告诉他只有五个名额,那是周钰分配好后剩下的名额,他已经知道白将军送孩子来学堂了!

杨兮笑了笑越过管邑继续发号牌,一年的时间,学堂的名声更广了,她能看到远处的马车,这次县城来了不少孩子。

杨兮准备了一百个号牌,最后没够发,又临时用竹子做了号牌。

学堂内,周钰和钟衍考核孩子们,钟浩和钟毅做记录。

这次县城和阳镇来的父母没不耐烦,去年走掉的十分后悔。

白将军送来的孩子已经先一步办理入学,这些孩子都是兵将家的孩子们,白将军送孩子来学本事的,所以选的孩子都是懂事的孩子,又有白朗压着,十个孩子都十分听话。

管邑带的二十个孩子,只有八个过了第一关,一下子去了十二个。

管邑抿着嘴,“周先生,这些孩子都是我仔细挑选过的。”

周钰一副你是谁心里没数的表情,沉声道:“成长环境对孩子心性有很大的影响。”

管邑对自己狼灭的狠没点数吗?他眼里品行不错,周钰不认同,这八个孩子能过还是他放水的结果!

孩子的成长环境太重要,别指望山匪堆里长大的孩子不受影响。

管邑扯了扯嘴角,看向落选眼底不服的十几个孩子,深吸一口气,“打扰先生了。”

钟衍胡子有些抽动,他们学堂收的都是些什么孩子啊!换做以前,他死都不会教的,想到杨三最后忍了。

今日报名的有一百五十三个孩子,里正家的长孙不算在内,去年考成绩过关,已经成了学堂的学生。

第一关有五十三个孩子过关,可见第一关多严格了。

第二关更有意思,两两一组互相观察对方,写出对方的优点并打分,十分最高。

孩子们傻眼了,品行不错,还是有自己小心思的。

第二关后只剩下三十三个孩子,其中有镖行的孩子七人,周钰留给镖行五个名额,徐氏回上河村说让镖行的孩子自己考。

管邑带来的孩子只剩下四人了。

最后一关结束,入学的有二十二个孩子,本来算上给附近村子的十个名额,加上给镖行的五个名额,今日只收二十个孩子,多出的两个孩子,周钰实在是喜欢就留下了。

镖行入学四人,管邑带来的孩子,只有两人入学。

管邑,“......”

他亲眼看着孩子们闯关,也只能认了。

周钰算着人数,加上白将军的十个名额,一共三十二个孩子入学,比他预计的多两个孩子。

他想着杨三,不知道杨三会带多少孩子回来。

入学的孩子们,明日正式开学,父母见识到入学名额竞争激烈,更觉得学堂不得了了。

柳里正摸着胡子偷笑,先生给了上河村和附近村子十个名额,先生向着上河村。

否则,村里的孩子哪里挣得过县城和镇里的孩子们。

第一日开学,周钰两口子最高兴的是杨三送信回来,杨三已经快到义州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打架

现在的学堂将近一百个学生,已经是很大的学堂,这也就造成,上河村的宅基地涨价了。

最有意思的是,上河村本就接收南下的百姓落户,因为学堂,上河村成了南下百姓的首选。

年后没出正月,上河村就有十户定居上河村。

钟家左右的宅基地都卖了出去,已经动工建宅子。

正月二十四这日,去年出去服徭役的劳力可以回家了,这是近十年最长时间的徭役。

周钰陪着柳里正去接的人,回到上河村的时候,正是学堂下学的时候。

上河村的村口已经聚集了许多的百姓,上河村下学的孩子们也去了村口等待。

杨兮的眼神好,远远就见到一条长龙,那是服徭役的人回来了。

没一会队伍越来越近,村口十分的热闹,离得远也能依稀听到声响。

杨兮没转身回家,等着周钰回来,又等了一会,家里的驴车到了家门口。

周钰从驴车上下来,杨兮问,“回来可顺利?”

周钰握着媳妇冰凉的手,“顺利。”

这时村口的百姓已经陆续往村子里走,杨兮能听到哭声了。

杨兮疑惑的看过去,“可有人出事了?”

周钰拉着媳妇往回走,“没人出事,这次服徭役辛苦,去的人瘦的厉害。”

杨兮,“能养回来比丢了命强。”

周钰,“这次去的都丢了半条命,没三四个月养不回来。”

“这么严重?”

周钰点头,“嗯,上河村是唯一没有死伤的村子,其他的村子都有伤亡,少的死了三两人,多的十几人。”

杨兮深吸一口气,心里骂着顾知府不做人,一个大夫都没给请,药也不配,心是真的狠。

次日,周家和钟家门口堆了不少的青菜和鸡蛋等。

百姓再次感谢周家和钟家对上河村的庇护,没有两家,上河村不会这么幸运。

赵家的几个孩子情绪不高,杨兮猜赵老汉的情况不太好,赵老汉本就上了年纪,这次年轻的壮劳力都受不了,何况赵老汉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杨兮依旧不懂赵老汉怎么想的,问周钰,“他为何要自己去?”

周钰,“舍不得长子。”

上次是赵老二去的,赵老汉怕长子出事,加上赵老汉以为他会多照顾他,结果算错了。

下午,赵大姑娘来学堂,赵老汉请了大夫,让赵家的几个孩子回去。

杨兮知道的时候,她和周钰明白,如果不严重,赵老汉不会找孙子们回去,赵老汉挺过去还能活,挺不过去就悬了。

下午下学,杨兮两口子刚回家没一会,隔壁学堂住宿的学生就打了起来。

二人又回了学堂,打架的学生已经被李争和莫陆分开。

杨兮一看,白将军送来的孩子和管邑送来的孩子打起来了,白将军送来的孩子以白朗为首抱团,他们不会欺负同学,却不代表脾气就是好的。

管邑送来的两个孩子,从小摔打长大的,那也是有脾气的。

天生立场不合,结果终于打了起来。

杨兮看向白朗,白朗正冷着脸,转过头问李争,“怎么回事?”

李争也不清楚,“我们也刚过来。”

白朗站出来,“我们练武,他们在一旁说是软脚虾,所以就与他们比试比试。”

杨兮一言难尽,你们十一个打两个,这叫比试?这根本就是群殴!

周钰开口,“比试?再比试给我看看。”

十几个孩子沉默,这时谁也不敢吭声,他们因为练武五感灵敏,意识到先生动怒了。

杨兮揉了揉额头,管邑带来的刘烸和赵桦是真的惨,鼻青脸肿不说,还打掉了两颗大牙,幸好还在换牙期,日后能够长出来。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