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当名师(138)

作者: 三羊泰来 阅读记录

掌柜的问,“还是如往常一样的量?”

周钰道:“往常的四倍。”

掌柜的高兴,让伙计去准备,算账的时候还摸了个零头。

杨兮两口子出了店铺,周钰问,“还去哪里?”

杨兮基本将年货都采买齐了,她怕忘了特意写了单子,并没有遗漏了,想了想,“买些点心回去?”

周钰,“好。”

二人去点心铺子,南方点心花样特别的多,杨兮买了不少点心。

两口子回家,杨兮见胡娇也在,笑着道:“今日买了不少点心,还想着给你送过去,你来就不用小妹去送了。”

胡娇不好意思,“我不能要。”

杨兮不容拒绝,“你做的鞋子娘十分喜欢,你不收下点心,娘日后还怎么接你做的鞋?”

叶氏拍着胡娇的手,“收下吧。”

胡娇,“谢谢先生,谢谢伯母。”

杨兮抱起子律回去东院,心里想着胡娇,胡娇自己穿的鞋比较特殊,胡娇花了不少心思琢磨鞋子。

杨兮感叹胡娇心灵手巧,胡娇送给婆婆的鞋子,她试了试太舒服了。

可惜胡娇不敢给她做鞋子,只给婆婆做了鞋子,她想要鞋子胡娇一定不要银钱,她想想能送胡娇什么东西抵消。

回到东院,杨兮说了打算,“你觉得如何?”

周钰,“挺好的。”

杨兮示意周钰看儿子,她找出布料和用的东西回了主院,胡娇一口应下了。

胡娇不能给男子做鞋,孩子是没问题的。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过了小年,来周家送年礼的很多,不仅有学生,还有上河村的百姓。

杨兮早有预料,年底她买了两头猪还年礼用,一年到头都想敞开了吃顿肉。

新年的年味十足,可惜周家不能挂红,知道周家守孝,百姓求对联不会来周家,钟家落户上河村,百姓也不敢上门的,那是县令家。

所以都求到了学堂学生面前,写对联和福字,学生们又得了一笔银钱。

这让更多百姓想送孩子入学堂了!

胡娇做的鞋子,年三十前做好的,杨兮还了礼,够做衣服的料子,还有一些补身子的红糖等。

二十九这日,周小弟才从兵营回来,这小子带了不少年货回来。

周小弟指着马车上的东西,“嫂子,这是白将军送的年礼,这是礼单。”

他采买的年货在驴车上。

杨兮接过礼单,上面有不错的补药,最惹人主意的是二十年份的山参,其他的是点心和布料了。

周小弟买的年货都是吃的,一些珍贵的海鱼等。

周小弟兴奋的道:“我跟着将军上船出了一趟海,可惜没走多远就回来了。”

周钰挑眉,“白将军怎么想着出海?”

周小弟道:“瑞州海盗不少,将军有心思收拾海盗,可惜自从将军剿灭一支海盗后,海盗更谨慎了,将军才想出海看看。”

周钰问,“白将军攒了不少粮草吧?临近年关了,还严格控制伙食吗?”

周小弟,“还严格控制,我听副将说只有年三十能吃顿好的,将军攒的多也经不住消耗,大哥,养兵消耗太大了。”

周钰心里有数了,白将军有成算就好,只要白将军有粮草,瑞后明年依旧平稳。

嘉州,杨三一行已经到了嘉州,停在嘉州过年,杨三其实更想加快速度回瑞州,他离开瑞州太久了,周家在他心里是家,他想回家了。

可惜新年的意义不同,他要安抚人心,这个新年一定要过好的。

杨三分了几路往南下的,他带的人最多,白当家的镖行早就启程南下,这次南下只有他自己。

马老头手里拿着酒葫芦,坐到火堆边,“当家的要不要喝两杯?”

杨三摇头,“您老也少喝些酒。”

马老头哈哈笑着,“我年纪不小了,日后能喝的日子更少,趁着能喝的时候,我可要多喝几杯。”

杨三无语,“您老为了小马也要多活几年不是。”

马老头哼了一声,“他日后跟着你了,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家

杨三扯了扯嘴角,“小马十分担心您老。”

马老头想到孙子放下酒葫芦,“我就剩下这个孙子了,呵,乱民杀我全家啊!”

他恨死北方的乱民了,可惜他老了,为了孙子才继续活着。

杨三,“您老别想了,您老享福的日子在后面。”

马老头不喝酒了,拿起烟杆抽了起来,当初从家乡逃难到京城,他就看出杨三不简单,果然没看错人,这小子心思大着呢!

杨三烤着肉,闻着肉上的香气,想到了京城,现在京城可过不好新年,杨三的心情十分的愉悦。

次日,大年三十,今日没有婆子来帮忙做饭,齐婆子去了厨房,现在厨房管事的是孙柳姐弟。

年三十十道菜,寓意十全十美,其中有四道是北方菜。

齐婆子的厨艺不错,尤其是炖汤。

家里少了杨三,新年没有去年热闹,周炳日日惦记未婚妻,新年也没平静下来,吃过饭就回院子了。

反倒是李争带着小厮们吃的很热闹。

年三十守夜,叶氏已经没有去年那么伤感,还能与杨兮说笑,因为身子骨原因没坚持到最后。

大年初一,家里只有子恒两个孩子,周小弟和周小妹都攒了不少银钱,给两个侄子不小的红包,一个红包里装了一两银子。

杨兮和周钰没给那么多,他们给的是铜钱,六百六十六个铜钱,因为铜钱太多,红包里用纸写的数额。

铜钱早就装到了两个孩子的钱匣子里。

今日周家大门开着,村里的孩子会来拜年,早饭刚过,孩子们壮着胆子来了,孩子们畏惧周家,却也聪明,知道来周家拜年能得好吃的,大过年讲究吉利,不会撵他们走的。

杨兮没准备铜钱,准备了糖果,有麦芽糖,各种糖果,其中不少是杨兮指点孙柳姐弟做的,糖果用竹叶包裹着,系着彩色的线,特别的精致。

孩子们喜欢极了,每个来拜年的孩子能得到两颗糖果。

杨兮还准备了类似饼干的点心,点心每人一块。

虽然没得到铜钱,孩子们依旧很高兴,甜甜的说着吉利话。

然后来拜年的孩子更多了,糖在古代是好东西,能吃一块糖对孩子们太有吸引力了。

钟家给的是铜钱,来拜年的都会给两个铜钱,好事成双的意思。

子律和子律随着周小弟和小妹去拜年,他们都得到了红包,红包不小有一两银钱。

钟家孩子也来拜年,杨兮两口子准备的也是一个红包一两。

叶氏羡慕的道:“钟家人丁兴旺啊。”

自己什么时候能有十个孙辈?

杨兮两口子当没听见,他们已经打算好不生了,这个重担交给小弟了。

新年过后日子过的更快了,转眼到了元宵节,杨三依旧没到家。

杨兮两口子更惦记了,每日都要念叨一句杨三到哪里了,周炳已经养成每日会在门口眺望远方了。

上一篇:未来之袋袋福 下一篇:重生的倒霉大神